2022年,《“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加快實施“東數西算”工程,提升數據中心跨網絡、跨地域數據交互能力,加強面向特定場景的邊緣計算能力,強化算力統籌和智能調度。持續推進綠色數字中心建設,加快推進數據中心節能改造,持續提升數據中心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數據資源存儲、計算和應用需求大幅提升,傳統數據中心正加速與網絡、云計算融合發展,加快向新型數據中心演進。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等先后出臺《新型數據中心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實施方案》等重要文件,有效規范了我國數據中心產業發展。當前,我國數據中心產業正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全面演進。
截至2021年底,我國在用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達 520 萬標準機架,在用數據中心服務器規模1900萬臺,算力總規模超過140 EFLOPS,其中在用超大型和大型數據中心超過 450個,智算中心超過20個,投資主體包括云廠商、AI企業、政府等,典型的數據中心案例包括; 阿里云張北超級智算中心可提供12EFLOPS(每秒1200億億次浮點運算)AI算力,將超過谷歌的9 EFLOPS和特斯拉的1.8 EFLOPS,成為全球最大的智算中心,可為AI大模型訓練、自動駕駛、空間地理等人工智能探索應用提供強大的智能算力服務;商湯“新一代人工智能計算與賦能平臺”臨港超算中心總算力規模超過 3700PFLOPS。總投資金額超過 50 億元人民幣,一期將安置5000個等效8000W 的機柜。算力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可同時接入850萬路視頻,1天即可完成 23600 年時長的視頻處理工作; 南京智算中心已運營AI計算能力達每秒80億億次(AI算力遠超傳統數據中心提供的基礎算力供給),采用浪潮AI服務器算力機組,搭載寒武紀思元270 和思元290智能芯片及加速卡。1 小時可完成100億張圖像識別、300萬小時語音翻譯或1萬公里的自動駕駛AI 數據處理任務。
2021年,《新型數據中心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進一步提出建立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省內數據中心、邊緣數據中心梯次布局,提升算力算效水平,數網、數云、云邊協同發展,穩步提升電源使用效率。2022年,《“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加快實施“東數西算”工程,提升數據中心跨網絡、跨地域數據交互能力,加強面向特定場景的邊緣計算能力,強化算力統籌和智能調度。持續推進綠色數字中心建設,加快推進數據中心節能改造,持續提升數據中心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
截止2021年末,我國在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達到500萬架,近五年年均復合增速超過30%。截至2022年6月底,我國在用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超過590萬標準機架,服務器規模近2000萬臺。在市場規模方面,全球市場平穩增長,我國維持較高增速。數據顯示,2017-2021年我國數據中心市場規模從512.8億元增長至1500.2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0.8%。隨著我國各地區、各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深入推進,我國數據中心市場收入將保持持續增長態勢。
2022年以來全國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中,新開工項目25個,數據中心規模達54萬標準機架,算力超過每秒1350億億次浮點運算,約為2700萬臺個人計算機的算力,帶動各方面投資超過1900億元。根據“東數西算”政策規劃,預計“十四五”期間,大數據中心投資還將以每年超過20%的速度增長,累計帶動各方面投資將超過3萬億元,整體發展空間巨大。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7年中國數據中心(IDC)行業發展態勢與前景展望研究報告》顯示:
經過多年相對靜態的機架密度,數據中心運營商越來越多地要求更高密度的機架。據調查,超過三分之一的數據中心運營商的機架密度在過去三年里迅速增加。《中國數據中心的三年規劃》中提到2023年底,全國數據中心機架規模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平均利用率力爭提升到60%以上,總算力超過200 EFLOPS,高性能算力占比達到10%。國家樞紐節點算力規模占比超過70%。根據數據中心產業政策與商業模式變革趨勢,數據中心產業市場規模擴張、產業結構優化與高質量發展的趨向將推動數據中心向產業基地綠色化、生產模式預制化、產品標準化及模塊化、銷售模式定制化發展。
在“東數西算”“碳中和”等頂層設計的指導下,數據中心如何合理布局、如何提升數字化與綠色化融合水平,已然成為行業關注焦點。
對此,我國已出臺一系列政策文件,對數據中心的產業布局,包括數據中心的設備、架構、技術、算力和綠色環保方面,提出相應的要求,以指導數據中心建設。例如,工信部推出的《新型數據中心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指出,新型數據中心應具有合理的布局、先進的技術、綠色低碳等特點,并指出行業應當打造綠色數據中心、注重綠色發展、優化綠色管理能力、加快先進綠色技術產品應用;保障安全可靠,提升新型數據中心可靠性;提升算力;穩固增強產業鏈等。
另外,工信部公布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明確加大對5G基站、數據中心等重點領域綠色化改造,同時提出加速信息通信技術推廣應用,為經濟社會綠色發展提供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的技術手段。如何滿足這一系列的要求,成為企業需要格外關注的問題。
“東數西算”8個國家算力節點開工
近日,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等8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并規劃了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至此,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完成總體布局設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
最新消息,據央視新聞報道,截至目前,“東數西算”工程的 8 個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建設已全部開工,“東數西算”工程從系統布局進入全面建設階段。
據悉,在甘肅,慶陽國家數據中心集群開工建設,建成后將重點服務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的算力需求,打造面向全國的算力保障基地。在已經開工的 8 個國家算力樞紐中,今年新開工的數據中心項目近 70 個,其中,西部新增數據中心的建設規模超過 60 萬機架,同比翻了一番。至此,國家算力網絡體系架構初步形成。
“東數西算”工程自啟動至今,全國新增投資超過 4000 億元,整個“十四五”期間,將累計帶動各方面投資超過 3 萬億元。
資料顯示,東數西算,即東數西算工程,指通過構建數據中心、云計算、大數據一體化的新型算力網絡體系,將東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西部,優化數據中心建設布局,促進東西部協同聯動。2022 年 2 月,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 8 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并規劃了 10 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至此,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完成總體布局設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 。簡單地說,就是讓西部的算力資源更充分地支撐東部數據的運算,更好為數字化發展賦能。
“東數西算”中的“數”,指的是數據,“算”指的是算力,即對數據的處理能力。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塑全球經濟結構。算力作為數字經濟的核心生產力,成為全球戰略競爭的新焦點。截至目前,我國數據中心規模已達500萬標準機架,算力達到130EFLOPS(每秒一萬三千億億次浮點運算)。隨著數字技術向經濟社會各領域全面持續滲透,全社會對算力需求仍十分迫切,預計每年仍將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算力已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加快推動算力建設,將有效激發數據要素創新活力,加速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進程,催生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
目前,我國數據中心大多分布在東部地區,由于土地、能源等資源日趨緊張,在東部大規模發展數據中心難以為繼。而我國西部地區資源充裕,特別是可再生能源豐富,具備發展數據中心、承接東部算力需求的潛力。為此,要充分發揮我國體制機制優勢,從全國角度一體化布局,優化資源配置,提升資源使用效率。
《2023-2027年中國數據中心(IDC)行業發展態勢與前景展望研究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7年中國數據中心(IDC)行業發展態勢與前景展望研究報告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數據資源存儲、計算和應用需求大幅提升,傳統數據中心正加速與網絡、云計算融合發展,加快向新型數據中心演進。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等先后出臺《新型數據中心發展三...
查看詳情
信托業務三大分類新規落地近年來,信托公司信托業務持續發展,業務形式不斷創新。與此同時,現行信托業務分類體系已運...
2022年,全球電梯新增數量達312萬臺,增長主要來自亞洲和歐洲地區的需求增長。亞洲地區早已經成為全球電梯的主要生產1...
電競酒店是一種依托于電競游戲的新型酒店,顧客不僅可以享受媲美網吧的高品質電競體驗,還可以擁有住酒店的舒適體驗。...
代糖熱量比糖要低很多,代糖根據合成原料的不同也分為很多種,象阿斯巴甜、木糖醇等幾乎沒有熱量。適合于患糖尿病的人...
鋼球是工業領域的最基本零件之一。隨著我國工業技術的高速發展,對鋼球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對鋼球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
銀行理財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并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