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菜是指經過洗、切、搭配、加工完成的菜品,采取冷凍或真空等一系列方式進行包裝保存,消費者購買后只需通過簡單烹調或直接開封即可食用,具有方便、高效、出品穩定的特點。
預制菜是指經過洗、切、搭配、加工完成的菜品,采取冷凍或真空等一系列方式進行包裝保存,消費者購買后只需通過簡單烹調或直接開封即可食用,具有方便、高效、出品穩定的特點。
有著“即熱、即烹、即配、即食”明顯特點的預制菜,越來越多地滿足當下消費者方便、快捷、健康、安全的需求。
國內預制菜賽道正持續升溫。其中,水產類產品預制菜尤為矚目。數據顯示,2022年水產預制菜規模1047億元,同比增長22.3%。
水產預制菜食材品種廣泛,消費場景廣、空間大,開發價值高,預計中國水產預制菜市場將保持較高增長速度,2026年水產預制菜市場規模將達2576億元。
預制菜擁有越來越廣闊的市場,離不開政府部門、行業機構的牽線與搭臺,以及相關企業的參與。2023深圳國際漁業博覽會上,揭牌成立了深圳預制菜研發中心等7個企業實體及機構,以此推動預制菜轉型升級。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日前聯合發布的《農村綠皮書:中國農村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22-2023)》指出,預制菜等新興水產消費形式的興起將帶動漁業轉型升級。
綠皮書指出,長期以來,中國漁業產業結構一直以第一產業為主,市場消費也是以鮮活、冰鮮水產品為主,水產品加工率較低。
隨著居民消費轉型升級和城鎮化進程加快,居民對高蛋白、高營養、低脂肪的水產品,以及方便、快捷和性價比較高的水產預制品的消費需求顯著提升。
《2022年中國預制菜產業發展白皮書》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達4196億元,同比增長21.3%,2026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720億元。
其中2022年水產預制菜行業規模為1047億元,同比增長22.3%。由于水產品預制菜食材品種廣泛,消費場景廣、空間大,開發價值高,預計未來中國水產品預制菜市場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2026年水產品預制菜市場規模將達2576億元。
綠皮書指出,水產品預制菜已逐漸成為水產品消費的新途徑,考慮到14億多人口的超級消費市場,水產品預制菜市場的蓬勃發展必將從需求端拉動水產品供給有效增長,充分帶動水產品加工率的提升,有效促進中國水產品加工業、水產品流通業的良好發展,為漁業產業鏈拓展、價值鏈延伸提供重大有利環境。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預制菜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研究報告》顯示:
2022年預制菜規模達到5992.2億元,預計2026年市場規模將超過萬億元,達到10083.5億元。
此外,從區域分布來看,東部地區分布最多,占比百強企業的64%。從省(自治區、直轄市)分布來看,廣東、上海、山東分布數量較多,分別為17家、12家和11家。
從城市分布來看,入榜數量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別為上海、廣州、北京,一線城市憑借其研發創新、人才集聚等資源優勢,占據榜單領先位置。
從加工程度和食用方式來看,即烹類型預制菜企業數量最多,為31家。從2022年營收規模分布來看,100億元以上的企業數量較少,為5家,預制菜企業規模小而散的問題凸顯,同時,也可以看出預制菜龍頭企業競爭優勢仍有提升空間。
《研究》指出,2020年以前,中國預制菜行業以深耕預制菜多年的預制菜加工企業為主,且主要銷售渠道為B端,C端少有涉及。
而隨著疫情的爆發以及生活節奏加快,“懶人經濟”的形成推動了C端客群對預制菜的需求,市場熱度逐漸提升,吸引了大批預制菜上游農業生產龍頭企業以及下游餐飲類龍頭企業等加入,快速布局預制菜業務,截至2022年底,中國共有預制菜企業7.6萬家。
上游企業憑借其原料掌控優 勢、下游企業憑借其渠道協同優勢,在預制菜領域占據一席之地。
《研究》顯示,2022年中國預制菜市場結構中,即烹、即熱、即食、即配類型預制菜食品規模分別為2556.3億元、2093.2億元、1228.7億元和113.9億元,其中,占比最高的為即烹產品,但其營收增速水平有所回落,從2021年的16.1%下降到2022年的13.0%。
網經社的數據更為樂觀:2022年生鮮電商交易規模為5601.4億元,同比增長20.25%。越來越多人消費從線下挪到線上。
2022年城鎮居民食品消費支出為21690億元,生鮮電商交易額占城鎮居民食品消費支出的比例為25.8%。2019年至2021年,城鎮居民食品消費支出分別為16624億元、17577億元、19561億元。占比分別為15.4%、20.7%、23.4%。
網經社定義生鮮電商為零售電商這一大賽道下的分支,以蔬菜、水果、肉禽蛋類等生鮮品作為核心商品,利用互聯網將生鮮品通過電商倉庫等傳統快遞方式配送,或是通過到店、到家、社區團購、周期購等模式到達消費者手中。
目前生鮮電商模式包括O2O模式、前置倉模式、到店+到家模式、社區團購模式、周期購模式等。
生鮮商品關系著日常生活的一日三餐,需求量大,頻次也高。尤其在前兩年的居家期間,能夠讓人們線上購買水果蔬菜的社區團購模式也成為很多商家和創業者的機遇。
特殊時期使用生鮮電商購物,避免了大規模的人群聚集,在保供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發揮了基礎性服務的主體功能。
而在疫情過后,大家已經開始習慣了這種購物方式。用2022年的數據與2021年相比,65.4%的消費者消費頻次增加,51.6%的消費者消費金額增加。
艾媒的數據顯示,有89.7%的人每周消費1-4次,81.7%的人單次消費金額集中于50-200元之間。
QuestMobile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7月,生鮮電商大部分消費者月消費以1000-1999元為主,占比超過40%,月活躍用戶規模保持在1億左右。
2022年預制菜領域融資事件超過30件,其中60%項目融資金額超過千萬元。預制菜產業作為推動一產轉二產的重點,有力推動食品產業從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方向發展,推進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發展模式,有力支撐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我國廣東、山東、河南、福建、四川、重慶等地發布了預制菜專項支持政策,鼓勵預制菜產業集聚發展,支持預制菜產業基地加快建設。
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重慶梁平區、廈門同安區、濰坊諸城市、河南新鄉、廣東高要區等預制菜產業基地,產業集聚效應顯著。
《研究》還顯示,截至2022年底,中國預制菜相關企業7.6萬家,較2021年新增3470家。長期來看,中國預制菜相關企業注冊量整體呈上升趨勢,整體行業存在小、散、亂的問題,行業集中度較低。
從技術發展層面來看,未來預制菜需求端量和質的要求不斷提升,企業的生產規模與品質也面臨更大的考驗,龍頭企業優勢也將逐步顯現。
從近期預制菜行業收購事件來看,安井食品收購湖北新宏業食品和湖北新柳伍等企業等,未來龍頭企業產業鏈布局將逐步加快,行業集中度也將進一步提升。
《2023-2028年中國預制菜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研究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
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預制菜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研究報告
預制菜是指經過洗、切、搭配、加工完成的菜品,采取冷凍或真空等一系列方式進行包裝保存,消費者購買后只需通過簡單烹調或直接開封即可食用,具有方便、高效、出品穩定的特點。根據其消費形式、...
查看詳情
鐵路發展已進入強化軌道交通引領、多層次軌道交通融合發展,更好服務國家戰略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地方鐵路要準確把握...
一、甜味劑的概念及種類甜味劑是指能賦予軟飲料甜味的食品添加劑。甜味劑按營養價值可分為營養性甜味劑和非營養性甜味...
隨著生產技術的進步,用于橋梁建造的鋼鐵材料各項性能得到了提高,利用其特性,實現了各種新的橋梁結構。橋梁鋼是專用...
“智慧用電”是用電監測技術領域的一個新興概念,指一套用電監測技術領域的工具和方法,由智能化的監控物聯網系統和基...
近幾年,以阿里巴巴、京東商城、蘇寧易購等為代表的電子商務企業發展迅猛,商品交易總額屢創新高,電子商務技術和交易...
在膠原蛋白產品中,魚膠是比較受歡迎的一類。由于氨基酸組成和交聯度等方面的差異,使得水產動物尤其是其加工廢棄物——...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