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北京市將實施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京津冀聯網智能制造等100個左右智能制造應用示范項目,引領帶動重點產業智能化轉型升級。未來經開區將加快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與制造業深度融合,聚焦關鍵技術
據了解,北京市將實施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京津冀聯網智能制造等100個左右智能制造應用示范項目,引領帶動重點產業智能化轉型升級。未來經開區將加快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與制造業深度融合,聚焦關鍵技術,加強重大技術裝備研發創新、智能制造技術集成突破,推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建設工作,全面構建新型制造體系。
北京市“十四五”時期高精尖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要做強“北京智造”產業群體。例如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十四五”時期,北京將重點在海淀區、朝陽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在新型顯示、5G核心器件、北斗等領域,突出高端領域、關鍵環節,扶持壯大一批優質企業和產品。
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高標準建設中關村、昌平、懷柔三個國家實驗室,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展現雛形,培育了一批新型研發機構,突破了一批“卡脖子”技術,涌現出一批世界領先原創科技成果。制定實施中關村24條先行先試改革政策,推動出臺科技成果轉化條例,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保持在6%左右,專利授權量年均增長13%左右,中關村示范區企業總收入年均增長10%以上,北京躋身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百強科技集群前三名。聚焦高精尖,培育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科技服務業兩個萬億級產業集群,醫藥健康、智能裝備、人工智能、節能環保、集成電路五個千億級產業集群,金融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優勢突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獨角獸企業數量均居全國各城市首位。
國內北京市智能制造行業前景如何?據中研研究院《2022年北京市智能制造產業科技服務市場專項研究報告》顯示
北京市智能制造行業市場分析 2023年北京市智能制造產業科技服務市場專項研究報告
《北京市政府統計機構統計質量全過程管理辦法》和分專業數據質量控制辦法,建立分專業、分崗位數據質量責任追溯清單,確保責任追溯到人。綜合運用執法檢查、數據核查、統計巡查、人工智能技術等手段檢驗數據質量,及時排查數據質量風險隱患。注重以培訓提升源頭數據質量,各級統計機構共開展900余場業務培訓。持續發揮“年定報微站”伴隨式助手作用,2022年總點擊量超過11萬次,在線智能解答公眾數據填報咨詢問題累計1.3萬個。
我國正處于經濟的轉型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但仍不完善,傳統體制下的工業企業的創新動力不足;民營企業雖然具有充沛的創新活力,但其自身產業研發和個人發明創造的模式先天不足,所獲的社會資源的支持十分有限。面對占企業總數達99%以上的中小企業,如果政府不能提供科技創新的公共服務,企業的科技創新成本將增加、創新速度減慢,從而影響國家的競爭能力。
支持新型研發機構在人工智能、區塊鏈、量子信息、生命科學、網絡安全等領域取得更多創新應用成果。拓展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新范式,支持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和共性技術平臺,加快建設新一期高精尖創新中心。出臺基礎研究領先行動方案,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行動計劃,推行“揭榜掛帥”“賽馬”等新型管理制度,推廣科研經費“包干制”。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模式創新,著力構建國際一流的創新生態。深化知識產權全環節改革,全面實施質量提升行動和首都標準化戰略。
北京市將實施100個左右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京津冀聯網智能制造等應用示范項目;打造60個左右智能制造標桿企業,形成北京智能制造經驗與模式,在全市制造業各領域推廣與應用。
根據方案,北京市智能制造按照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等不同智能制造應用模式,分行業制定智能制造標桿企業評價指標體系,對達到標準的企業授予“智能制造標桿企業”稱號。同時,本市也將支持標桿企業總結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北京智能制造經驗與模式,輻射帶動全市傳統優勢企業智能化轉型升級,加快推進高精尖產業發展。
這次入選的12家企業中,中芯北方集成電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博世力士樂(北京)液壓有限公司、北京ABB低壓電器有限公司、北京首鋼冷軋薄板有限公司、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長安汽車公司、北京凱達恒業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神華國華(北京)燃氣熱電有限公司、北京發那科機電有限公司、美巢集團股份公司的類型均為智能工廠;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地瑪珂電液控制系統有限公司、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車有限公司均為數字化車間。
北京市智能制造標桿企業名單包括: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信維創科通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曲美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北京柏瑞安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利樂包裝(北京)有限公司、泰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富思特新材料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車集團越野車有限公司、北大維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三立車燈有限公司、科銳配電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萬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鐵路信號有限公司......
科技創新已不再僅僅是科研機構和企業自身的事情,而是政府、科研機構及企業共同的事業。因此,為科技創新主體提供基于科技創新普遍需要的服務就是為社會運行提供公共便利、創造公共條件的過程。實際上,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政府已經全面介入科學技術知識的產生、轉化、應用過程,為科技創新提供全面的公益性服務。
國務院最新出臺的《中國制造2025》戰略中提出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業未來的主攻方向和核心競爭力。在2015年9月10日國家工信部首批擬定了試點示范項目,其中審批通過的有46個項目,在46個項目中涵蓋了38個行業,6大類別分別是流程型制造、離散型制造、智能設備和產品、智能制造產業態新模式、人工智能化管理、智能類服務,通過以上試點項目體現出了行業、地域覆蓋面和較強的代表性。
實施了“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在此項行動推廣中直接深入了主題、充分的調動了北京市智能制造行業的積極性,通過政策上的扶持來推動試點示范項目的成長,由點向面推廣,在我國2025智能制造業中的各個領域加以推廣與應用。
2023年北京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5%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生態環境質量、能源、水資源等指標落實國家要求。
制定北京市分區碳排放核算方案并開展試算,完善季度分品種能源消費試算方法。系統推進服務業統計改革,圓滿完成服務零售額數據測算并初步形成分區測算方案,深化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監測。推動跨省汽車整車制造分支機構在京納統,完成基礎研究統計、科研育種企業納統等工作。
北京市智能制造行業報告對我國內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國內外內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北京市智能制造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北京市智能制造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北京市智能制造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預測未來業務的市場前景,以幫助客戶撥開政策迷霧,尋找行業的投資商機。北京市智能制造行業報告在大量的分析、預測的基礎上,研究了行業今后的發展與投資策略,為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洞察先機,根據北京市智能制造行業市場需求及時調整經營策略,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了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
未來北京市智能制造行業現狀如何?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或查看中研研究院出版的報告:《2022年北京市智能制造產業科技服務市場專項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防爆叉車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防爆叉車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防爆叉車行業的國內外發展概況、行業的發展環境、市場分析(市場規模、市場結構、市場特點等)、競爭分析(行業集中度、競爭格局、競爭組群、競爭因素等)、產品...
查看詳情
國家郵政局發布《郵件快件智能X射線安全檢查設備技術要求》郵政行業標準的通知。對于推進智能安檢技術的深入應用,提X...
商業智能是什么意思?商業智能有何發展機會?商業智能通常被理解為將企業中現有的數據轉化為知識,幫助企業做出明智的業...
我國農用薄膜市場得以迅速發展,但由于農用薄膜的長期大量使用和缺乏有效的回收處理,使得我國環境“白色污染”進一步...
欲了解更多中央廚房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中央廚房行業發展分析4...
欲了解更多中央廚房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中央廚房行業發展分析a...
一、先進陶瓷材料行業概述陶瓷材料是指用天然或合成化合物經過成形和高溫燒結制成的一類無機非金屬材料,具有高熔點、...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