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原意是取自紡紗與織布的總稱,但是隨著紡織知識體系和學科體系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特別是非織造紡織材料和三維復合編織等技術產生后,已經不僅是傳統的手工紡紗和織布,也包括無紡布技術,現代三維編織技術,現代靜電納米成網技術等生產的服裝用、產業用、裝飾用紡織
紡織原意是取自紡紗與織布的總稱,但是隨著紡織知識體系和學科體系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特別是非織造紡織材料和三維復合編織等技術產生后,已經不僅是傳統的手工紡紗和織布,也包括無紡布技術,現代三維編織技術,現代靜電納米成網技術等生產的服裝用、產業用、裝飾用紡織品。所以,現代紡織是指一種纖維或纖維集合體的多尺度結構加工技術。
中國古代的紡織與印染技術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早在原始社會時期,古人為了適應氣候的變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資源作為紡織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簡單的手工紡織工具。日常生活中的服裝、安全氣囊和窗簾地毯都是紡織和印染技術的產物。
中國機具紡織起源于五千年前新石器時期的紡輪和腰機。西周時期具有傳統性能的簡單繅車、紡車、織機相繼出現,漢代廣泛使用提花機、斜織機,唐以后中國紡織機日趨完善,大大促進了紡織業的發展。紡織業的上游原材料包括棉花、羊毛、化學纖維等,中游是紡織行業的加工及制造環節,下游產業主要有服裝業、家用紡織品、產業用紡織品等。
數據顯示,2016-2020年中國紡織業企業數量呈下降式走勢,2021年中國紡織業企業數量增加至18729個,同比增長2.1%;紡織業企業利潤總額為1203億元,同比增長8.8%。其中2021年中國紡織服裝、服裝業企業數量為12653個,同比下降4.9%;紡織服裝、服裝業企業利潤總額為768億元,同比增長19.9%。
2017-2020年中國紡織業營業收入呈下降走勢,2021年中國紡織業營業收入增長至27863億元,同比增長22.3%;中國紡織服裝、服裝業營業收入為14823億元,同比增長8.2%。2021年中國紡織業投資收益有所下降,紡織服裝、服飾業投資收益有所增加。其中2021年中國紡織業投資收益為51.2億元,同比下降19.1%;中國紡織服裝、服飾業投資收益達105億元,同比增長92.7%。
2021年中國紡織業虧損企業相比2020年減少955個,同比下降23.8%;中國紡織業虧損金額為120億元,同比下降25.6%。其中2021年中國紡織服裝、服裝業虧損企業數量為2341個,同比下降24%;中國紡織服裝、服裝虧損金額為110億元,同比下降3.2%。
2021年12月14日,根據對全國31個省(區、市)的統計調查(新疆棉花播種面積通過遙感測量取得),2021年全國棉花播種面積為3028.1千公頃(4542.2萬畝),比2020年減少140.8千公頃(211.2萬畝),下降4.4%。2021年,受種植效益和種植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種植面積降幅較大,帶動中國整體棉花種植面積及產量下降。全國棉花總產量573萬噸,比2020年減少18萬噸,下降3.05%。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紡織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顯示: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全國紡織業、化纖業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7.6%和83.3%,均較上年同期回落2個百分點左右,但仍高于同期全國工業75.5%的產能利用水平。全國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減少0.4%,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1%,利潤總額同比減少23.6%,增速均較上年同期有所放緩。從全產業鏈看,中下游印染、長絲織造、服裝等分行業運行態勢總體良好,產銷指標實現正增長;家紡行業雖然產銷規模有所收縮,但盈利情況穩定;上游化纖、棉紡行業受原料價格高位、成本難以沿產業鏈傳導等因素影響,盈利壓力較為突出。
古今紡織工藝流程發展都是因應紡織原料而設計的,因此,原料在紡織技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古代世界各國用于紡織的纖維均為天然纖維,一般是毛、麻、棉三種短纖維,如地中海地區以前用于紡織的纖維僅是羊毛和亞麻;印度半島地區以前則用棉花。古代中國除了使用這三種纖維外,還大量利用長纖維——蠶絲。
蠶絲在所有天然纖維中是最優良、最長、最纖細的紡織纖維,可以織制各種復雜的花紋提花織物。絲纖維的廣泛利用,大大地促進了中國古代紡織工藝和紡織機的進步,從而使絲織生產技術成為中國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紡織技術。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11月,實體商店服裝鞋帽類商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4.9%,穿類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11.1%,雖然國內消費市場受疫情多點散發等因素影響,11月當月服裝商品零售額略有下降,降幅環比收窄,但實體與網絡服裝零售兩年平均增速持續較快增長,國內消費整體的復蘇態勢并未變化。
隨著紡織企業信息化投入增加,近年來中國紡織行業信息化保持逐年增長態勢,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紡織行業信息化市場規模約為236.54億元,同比增長10.64%,其中硬件規模占比達到57%,其次為軟件規模和服務規模,分別為30%、13%。
2022年前三季度,我國紡織行業積極抵御下行風險壓力,在承壓中努力修復疫情損失,展現出良好發展韌性。展望四季度和2023年,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預測,紡織行業面臨的發展環境將更趨復雜嚴峻,深化轉型升級,提高發展韌性,化解風險挑戰,仍是行業發展主題。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國紡織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紡織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紡織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紡織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紡織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產業結構、區...
查看詳情
無線充電行業市場結構現狀分析無線充電技術源于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其原理是充電器與用電裝置之間以磁場傳送能量。可分...
中國油用亞麻有600多年的栽培歷史,現主要分布在甘肅、內蒙古、青海、新疆等省區,總產量居加拿大之后,約40萬噸左右-...
信息化是指培養、發展以計算機為主的智能化工具為代表的新生產力,并使之造福于社會的歷史過程。與智能化工具相適應的...
調味品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分析調味品,是指能增加菜肴的色、香、味,促進食欲,有益于人體健康的輔助食品。它的主要功能...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6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建設管理的通知》,各省(區、市)住房2...
船舶智能化行行業運用實時數據傳輸匯集,結合數據分析、遠程控制等信息化技術,實現船舶感知、分析和決策的智能化,從...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