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國文化產業實現利潤總額12707億元,比上年增加341億元,增長2.8%。部分效益指標比上年有所好轉,2022年我國文化產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7.7%,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文化新業態營收占比首破30%
隨著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深入實施,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文化新業態行業快速發展,已成為推動我國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2022年,文化新業態特征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實現營業收入50106億元,比上年增長6.7%,增速快于全部文化產業5.7個百分點。文化新業態行業營業收入占全部文化產業營業收入的30.3%,占比首次超過30%,比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有力推動我國文化產業的轉型升級和結構優化。
利潤實現平穩增長。2022年,我國文化產業實現利潤總額12707億元,比上年增加341億元,增長2.8%。部分效益指標比上年有所好轉,2022年我國文化產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7.7%,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近年來,科技創新在文化產業發展中的戰略支撐作用逐步顯現,文化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有效提升。2022年,規模以上文化企業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1529億元,比上年增長6.4%;規模以上文化企業R&D經費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1.24%,比上年提高0.07個百分點。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數字文化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顯示:
數字文化指以計算機、互聯網、以及數字化視頻信息采集、處理、存儲和傳輸技術的文化的數字化共享。它是依托各公共、組織與個體文化資源,利用VR、AR、3D等數字技術以及互聯網、大數據等平臺實現文化傳播的時空普及與內容升級,具備創新性、體驗性、互動性的文化服務與共享模式。
本世紀初的英國文創經濟、日本動漫產業等,均十分典型。英國是全球最早提出“創意產業”概念的國家,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政策性推動創意產業發展的國家,迄今創意產業對英國整個GDP貢獻的占比超過金融服務業。
動漫已是日本第三大產業,年營業額達230萬億日元,占據國際市場的六成。自從2010年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以來,無論是北京、上海等經濟相對發達地區,還是湖南、江西等經濟加快發展地區,均開始注重數字化文化的發展。
在“十四五”規劃及數字文化經濟發展的背景下,政府部門通過包括文化金融在內的文化經濟政策為文化產業復蘇提供了巨大的支持,為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的文化金融發展指明了方向。在中央和地方出臺的文化金融相關政策措施支持下,文化金融及文化產業投融資市場總體上呈現反彈趨勢。
截至2021年底,30家銀行文化產業貸款余額達16,499.23億元,與2020年基本持平。互聯網文化相關領域依舊最受資本關注,互聯網信息服務、互聯網文化娛樂平臺以及數字內容服務等領域的融資事件數量占總融資事件數量的56.46%。
文化產業是驅動經濟增長、提升創新能力的重要引擎。后疫情時代,文化產業發展壓力與動力交織。數字文化產業是以文化創意內容為核心,依托數字技術進行創作、生產、傳播和服務的新興產業,具備傳輸便捷、互動融合等特點,有利于培育新供給、促進新消費。
中國的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正助推數字文化新消費。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10.67億;即時通信、網絡視頻、短視頻的用戶規模分別為10.38億、10.31億、10.12億,分別占網民整體的97.2%、96.5%、94.8%。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的加速創新,我國文化消費總量持續增加,文化消費水平不斷提高,特別是數字文化消費規模呈現快速擴大趨勢,對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文明程度提升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數字文化消費的需求具有個性化、多樣化、差異化的特點,應發揮更多樣、多層次文化生產主體的作用,釋放數字文化的創造力。
2022年,我國文化產業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7.6%,增速快于上年2.4個百分點。在九大文化行業中,文化消費終端生產、文化投資運營、內容創作生產3個行業大類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超過兩位數,分別為28.3%、18.6%和11.0%;文化輔助生產和中介服務、文化娛樂休閑服務、文化傳播渠道投資分別比上年增長6.8%、1.5%和0.4%;創意設計服務、文化裝備生產、新聞信息服務投資分別比上年下降5.1%、9.4%和12.3%。
《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對數字經濟發展進行了全面布局和統籌。文化和旅游部此前發布的《關于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也提出培育數字文化產業新興業態,如云演藝、云展覽和沉浸式業態等,提出到2025年,爭取培育20家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突出、創新能力強、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領軍企業,持續涌現各具特色、活力強勁的中小微企業,打造5個具有區域影響力、引領數字文化產業發展的產業集群,建設200個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數字文化產業項目。
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應著眼于推動文化與科技結合,利用文化數字化基礎設施和服務平臺賦能文化需求和供給兩端,更新數字文化消費方式和生態體系,持續激發數字文化消費新活力。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數字文化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報告對我國數字文化的行業現狀、市場各類經營指標的情況、重點企業狀況、區域市場發展情況等內容進行詳細的闡述和深入的分析,著重對數字文化業務的發展進行詳盡深入的分析,并根據數字文化行業的政策經濟發展環境對數字文化行業潛在的風險和防范建議進行分析。最后提出研究者對數字文化行業的研究觀點,以供投資決策者參考。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數字文化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數字文化指以計算機、互聯網、以及數字化視頻信息采集、處理、存儲和傳輸技術的文化的數字化共享。它是依托各公共、組織與個體文化資源,利用VR、AR、3D等數字技術以及互聯網、大數據等平臺實現...
查看詳情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以下簡稱龍頭企業)作為農業產業化的關鍵力量,在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帶動農民就業增收、全面...
生態農業,簡稱ECO,ECO是Eco—agriculture的縮寫,是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經濟學原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現代管理手...
農業生物技術是指運用基因工程、發酵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以及分子育種等生物技術,改良動植物及微生物品種生產性狀...
鋁是一種銀白色的輕金屬,自然界中多以化合物形態存在,擁有重量輕、價格 低、導熱性好、易于加工、不易腐蝕等優良特...
冶金專用設備主要用于鋼鐵和有色金屬的冶煉。近年來,中國汽車、造船、建筑、石油化工、核電能源、油氣輸送等國民經濟...
中國自2009年起連續12年穩居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國地位,中非貿易額占非洲整體外貿總額比重連年上升,2020年超過21%。...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