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阿里巴巴發布公告稱,集團正在考慮是否參與螞蟻集團擬議的股份回購。螞蟻方面同時透露,基于對公司長期發展的承諾和信心,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的自然人股東已自愿放棄參與回購。
7月9日,阿里巴巴發布公告稱,集團正在考慮是否參與螞蟻集團擬議的股份回購。螞蟻方面同時透露,基于對公司長期發展的承諾和信心,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的自然人股東已自愿放棄參與回購。
公告稱,阿里巴巴集團收到其持有33%股權的非并表關聯方螞蟻集團的通知,螞蟻集團將召開股東大會,以批準(除其他事項外)螞蟻集團向其全體股東回購不超過7.6%股份的議案。
擬議股份回購價格代表螞蟻集團估值金額約為5671億元人民幣(約784.8億美元)。若以此計算,7.6%的股份估值超430億元。
據了解,此次回購的股份將轉入螞蟻集團公司員工激勵計劃。阿里巴巴集團正在考慮是否參與擬議的股份回購。
據悉,7月7日晚,金融管理部門依據中國人民銀行法、反洗錢法、銀行業監督管理法、保險法、證券投資基金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對螞蟻集團及旗下機構處以罰款(含沒收違法所得)71.23億元。(此前報道:71.23億元!螞蟻集團及旗下機構被罰)
7月8日,螞蟻集團發布公告稱,為補充員工激勵池以持續吸引人才,同時為進一步滿足股東對流動性的需求,將以自有資金回購現有股東的部分股份,總回購比例不超過總股本的7.6%。相關事項已獲得螞蟻集團董事會批準,并提交股東大會審議。
針對此次螞蟻集團啟動股份回購后可能有市場聲音認為其大股東有套現“嫌疑”的問題,螞蟻集團明確表示,基于對公司長期發展的承諾和信心,螞蟻集團大股東君瀚、君澳的自然人股東已自愿放棄參與回購。
市場普遍認為,螞蟻集團大股東君瀚、君澳的自然人股東放棄參與此次回購,充分體現了其對企業發展前景的信心。
此外,流動性需求是股東權益的重要體現之一。據公開信息,截至2022年底已實施兩次分紅。本次發起回購,所有股東均可在回購比例內自愿選擇是否參與。
通過螞蟻集團公告可以看到,此次回購的股份將轉入員工股權激勵池。和很多互聯網公司一樣,螞蟻集團在企業初創初期就推出了員工持股計劃。
螞蟻集團表示,將回購股份用于補充員工激勵池,有助于更好地吸引優秀人才,提升公司用科技服務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金融科技,是技術驅動下的金融創新,即以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手段,在金融領域實現業務創新與流程再造的過程。金融科技不僅賦能商業模式的創新,還可以有效提升金融服務的高效、普惠與安全。
金融科技是基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一系列技術創新,全面應用于支付清算、借貸融資、財富管理、零售銀行、保險、交易結算等六大金融領域,是金融業未來的主流趨勢。
中國金融與技術的融合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而金融科技(FinTech)的概念在2015年進入中國。
早期的技術應用是金融業務的IT基礎設施,電子化工具為主。后隨著第三方支付、P2P網貸等一系列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快速發展,技術逐漸從后臺的位置轉移到了前端,滲透到了金融的核心業務領域。
2016年起,伴隨著金融科技概念興起和監管的收緊,行業開始重新審視科技的重要性,以技術輸出為核心業務的企業開始出現,此外,金融科技對于金融業務的意義也更加重要,以消費金融為例,2018年以來,在監管愈加收緊背景下,多數互金公司轉型助貸,通過金融科技為銀行、信托、消金公司等金融機構提供獲客、風控、反欺詐等技術輸出服務。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背景下,科技與金融業務的結合也越來越廣泛與深入,科技助力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態勢顯著。
監管部門循序漸進地出臺一系列“科技+金融”的政策導向性文件,建立健全金融科技的監管制度與市場秩序。
2022年國有六大行投入總計1165.49億元,十大股份制銀行投入總計647.68億元,多家中小銀行未披露金融科技投入具體數額。
整體來看,部分銀行金融科技投入呈現負增長,銀行金融科技投入增長幅度有所減緩。在金融科技投入方面,以工商銀行投入262.64億元的數額最高。2022年股份制銀行投入總計647.68億元。
金融科技的應用空間廣闊,可以極大提升金融運營效率,降低金融服務門檻,提高金融服務質量和效率。
在營銷環節,金融機構通過運用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有效完成精準的客戶識別、導流與個性化服務。在風控環節,金融機構運用云計算、區塊鏈等最新科技,強化客戶信用管理,提高風險評估質量。
在管理環節,金融機構綜合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改造業務流程與管理架構,實現數字化轉型,降低業務差錯和操作風險,提高組織運營效率。
在協同環節,可以通過數據與流程的整合,探索全新業務協作平臺。在支付環節,金融機構著力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高效、多樣的支付模式,助力綜合金融服務體系建設。
發展金融科技,必須高度重視金融安全,加強行業治理,堅決防范系統性風險的蔓延。面對快速變化的內外環境,要把金融安全問題放在統籌發展和安全的高度來認識和把握。
要從底層技術上確保金融體系的安全運轉,要將平臺建設與治理納入綜合風險管理框架,防止出現包括操作失誤在內的各類重大風險。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金融科技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顯示: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把支持初創期科技型企業作為重中之重,加快形成以股權投資為主、“股貸債保”聯動的金融服務支撐體系。這使得商業銀行如何在多元化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中做好“貸”的文章受到關注。
農商銀行以服務“三農”為主責,同樣可以做大科技金融的“蛋糕”,特別是在支持農業科技企業與當地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方面大有作為。
近年來,監管部門加大對科技金融服務提質增效的政策支持。
2021年12月,原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商業銀行要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為重點服務領域,努力實現科技企業貸款余額、有貸款戶數持續增長,提升綜合金融服務水平。
要積極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等創新發展,保持高技術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合理增長,加大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信用貸款、首貸和續貸投放力度,進一步強化綠色技術企業、農業科技企業服務。《指導意見》明確,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可參照執行。
科技型企業尤其是初創期科技型企業,普遍存在規模小、輕資產、難估值等特點,風險高、融資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銀企雙方。近年來在監管部門的引導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規模快速增長。
《指導意見》提出,“支持通過知識產權交易市場,開展知識產權收儲交易,拓寬知識產權質物處置渠道,加快出質知識產權的流轉變現。
”山東濟南、長三角五市、北京中關村等科創金改試驗區的總體方案都提出了支持技術收儲機制建設的要求。
業內人士稱,這有助于打通知識產權估值難、流轉難的堵點,提升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規模。
上市農商銀行發展科技金融走在前列。上海農商銀行2022年末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達712.1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5.44%;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占比超15%,較上年末提升3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農商銀行今年3月出臺《科技金融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計劃至2025年末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均在2022年基礎上爭取實現翻一番。
據2022年年報披露,重慶農商銀行支持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512.03億元,較上年末凈增8.58億元,位居重慶市前列;
加大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建設,助力重慶市“33條重點產業鏈”核心企業貸款余額154.74億元,與超30%的市級“專精特新”企業開展合作,支持戰略新興制造業貸款余額131.99億元,較上年末凈增16.67億元。
張家港農商銀行成立“科創企業創新金融支持中心”,加強與地方科技、財政等部門的合作,推出“科技貸”“高企貸”“智能制造貸”等一系列科技金融產品,對各類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創業科技企業、領軍人才企業特別是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提供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務。
截至2022年末,該行科技型企業貸款戶數1219戶,余額95.22億元,分別較年初增加530戶,18.87億元。
其一,商業銀行科技金融服務提質增效首先要以自身強化科技賦能作為支撐,從而提升業務處理能力、信貸拓展能力及精細化管理能力。
通過科技手段對企業精準“畫像”,不僅提高風險識別與防控能力,而且更全面地評價企業的科技實力和成長潛力,增強金融支持科技企業的服務效率。
其二,適當提高信貸風險容忍度。《指導意見》提出,鼓勵適當提高科技企業貸款不良容忍度,小微型科技企業不良貸款容忍度可較各項貸款不良率提高不超過3個百分點。有上市農商銀行董事長表示,科技金融的不良容忍度應高于一般貸款,因為科技金融是在培育未來的客戶,不能以單筆貸款回報得失來衡量與企業的合作價值,而應該拉長時間,從更多的維度重估企業給銀行帶來的回報。
其三,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近日,上海農商銀行科技金融事業部揭牌,同時發布“鑫聯貸”產品方案。該行對合作投資機構已投的優質科創企業,同步給予一定的授信支持,為科創企業提供“股+債”的綜合金融服務。
“鑫聯貸”以創投型信貸思維評判早中期科創企業價值和成長潛力,與投資機構深度聯動,加深對企業的行業和技術理解,從而更好地解決其痛點。
相關銀行人士指出,構建“股貸債保”聯動的金融支持科技型企業體系,有望帶動信用貸款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規模提升。
《2023-2028年金融科技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金融科技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金融科技是基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一系列技術創新,全面應用于支付清算、借貸融資、財富管理、零售銀行、保險、交易結算等六大金融領域,是金融業未來的主流趨勢。中國金融與技...
查看詳情
軌道交通行業產業現狀分析軌道交通是指運營車輛需要在特定軌道上行駛的一類交通工具或運輸系統,國家標準《城市公共交...
水槽是用于排水法收集氣體或用來盛大量水并可用于洗凈餐具、食物的儀器,其主要材料是不銹鋼。除了不銹鋼,還有鐵搪瓷...
火腿腸行業市場發展現狀調研分析大多數消費者對西式高溫、低溫肉制品已基本接受,而對傳統中式肉制品則有明顯的口味偏...
一、海水養殖行業概況海水養殖是利用沿海的淺海灘涂養殖海洋水生經濟動植物的生產活動。包括淺海養殖、灘涂養殖、港灣...
廣告業數字化轉型進一步加速,向價值鏈高端延伸。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5G、物聯網、VR/AR/MR等技術正逐步深入...
歐洲藥品管理局調查減肥藥諾和泰是否會增加自殺傾向據報道,歐洲藥品安全監管部門正在對諾和泰進行審查。歐洲藥品管理...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