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產業是國家重點支持的綜合性新興產業。隨著國家對社會各類應急(爆炸、火災、地質、地震、氣象、公共衛生、恐怖襲擊等)救援越來越重視,相關部門陸續頒布了一系列有利于應急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政策法規,主要包括《關于加快應急產業發展的意見》《應急產業培育與發展
今年5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上強調指出,要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把集成電路、網絡安全、生物醫藥、電力裝備、安全應急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作為重中之重,著力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打造世界級應急裝備產業集群 應急裝備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作為向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事件等各類突發事件提供安全防范與應急準備、監測與預警、處置與救援等專用產品和服務的產業,從《安全生產“十二五”規劃》到《“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10多年來,安全應急產業在加強我國應急體系建設、壯大安全應急產業、推動安全應急裝備轉型升級,推進安全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打造產業集群,促進安全應急裝備高質量發展,安全應急產業示范基地(園區)創建的成果正在發揮重要作用。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應急裝備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風險預測報告》顯示:
應急產業是國家重點支持的綜合性新興產業。隨著國家對社會各類應急(爆炸、火災、地質、地震、氣象、公共衛生、恐怖襲擊等)救援越來越重視,相關部門陸續頒布了一系列有利于應急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政策法規,主要包括《關于加快應急產業發展的意見》《應急產業培育與發展行動計劃(2017-2019年)》《國民經濟十四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等,要求加強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建設,增強全災種救援能力;加強和完善航空應急救援體系與能力;加強重大災害防治等領域先進技術裝備創新應用。在國家政策大力扶持的背景下,我國應急產業將出現快速、穩定的增長局面。
隨著中國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快速推進,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受各種自然和社會的風險、矛盾影響,應急管理工作面臨巨大的壓力。對一個國家而言,防災減災、"未雨綢繆"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政府社會管理的一項重要職能。隨著社會各方對應急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國內應急產業顯露出極大的發展潛力。在國家政策支持、新舊動能轉換以及"新基建"等大環境下,信息通信技術、新材料、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新概念正加速與應急產業融合,新一代智能化、無人化應急產品將逐步替代傳統應急產品,未來產業內競爭將逐漸加劇。
工信部在2017年7月10日發布《應急產業培育與發展行動計劃(2017-2019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到2019年進一步提高我國應急產業集聚發展水平,培育10家左右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建設20個左右特色突出的國家應急產業示范基地和30個左右應急物資生產能力儲備基地,完成20個以上典型領域應急產品和服務綜合應用解決方案,基本建立與應對突發事件需要相匹配、與制造業和服務業融合發展相適應的應急產業體系。
工信部將重點發展事故災難搶險救援關鍵裝備、智能無人應急救援裝備等十類標志性應急產品,加快形成系列化、成套化應急產品解決方案,推動應急裝備產業向中高端發展。同時,重點發展應急管理支撐服務、應急專業技術服務、社會化應急救援服務等三類標志性應急服務,推動航空應急救援、緊急醫學救援等相關領域加快改革,鼓勵應急設施建設和運營社會化,加快應急服務向多領域發展。
《行動計劃》還提出了七大重點任務,包括提升應急裝備產業供給水平;增強應急裝備產業創新能力;促進應急產品和服務推廣應用;推動應急裝備產業融合集聚發展;培育應急裝備產業骨干力量;完善應急裝備產業技術等基礎體系;加強應急裝備產業國際交流合作。為了攻克應急裝備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工信部將在基礎研究方面,解決典型應急產品設計、應急物流演化、防護新材料等前沿基礎科學問題。在共性技術研發方面,突破極端自然災害、重大事故災難、突發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事件監測預警等關鍵技術。在技術轉移轉化方面,加快推進消防、安防、生產安全、交通安全等應急技術工程化,促進物聯網、北斗導航、虛擬現實、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高新技術應用于突發事件應對并形成新產品、新裝備、新服務。
國務院在《關于全面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中對發展應急產業提出了要求,同時在關于加強防災減災、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文件中也對應急產業相關內容進行了部署。工信部、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公安部、安監總局等出臺了與應急產業發展緊密相關的措施。
應急產業是國家應急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盡管我國應急產業前景廣闊,但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應急產業體系不全、大部分企業規模小,科技含量不足,關鍵應急技術發展緩慢等。
2022年印發的《“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發展各具特色的安全應急產業集聚區,加強國家安全應急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形成區域性創新中心和成果轉化中心。在高宏看來,許多示范基地已經在規模發展、結構優化、集聚效應、產業鏈配套等方面具有了產業集群的主要特征,正在成為提高區域經濟競爭力的重要力量。
現如今,我國應急裝備行業市場規模為16245億元,預計2025年中國應急裝備行業市場規模將達27702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為9.46%,保持穩健增長態勢。
本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經濟信息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多種相關報紙雜志的基礎信息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和數據,客觀、多角度地對中國應急裝備市場進行了分析研究。
報告在總結中國應急裝備行業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的各方面因素,對中國應急裝備行業的發展趨勢給予了細致和審慎的預測論證。報告資料詳實,圖表豐富,既有深入的分析,又有直觀的比較,為中國應急裝備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洞察先機,能準確及時的針對自身環境調整經營策略。
了解更多行業數據詳情,可以點擊查閱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應急裝備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風險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應急裝備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風險預測報告
應急產業發展環境得到改善。國務院在《關于全面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中對發展應急產業提出了要求,同時在關于加強防災減災、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文件中也對應急產業相關內容進...
查看詳情
國內成品油調價或現今年首次連漲7月12日24時,國內成品油新一輪調價窗口將開啟。機構預計,本輪調價大概率上調。梳理1...
2023《財富》中國上市公司500強排行榜揭曉 中石化、中石油和中國建筑位居前三報道稱,2023年《財富》中國上市公司500...
根據百川盈孚資訊,本周草甘膦市場走強,價格上調。截止到本周四(7月6日),95%草甘膦原粉市場均價為27291元/噸,6...
7月前三周,全國酒店預訂量環比6月同期增長了64%,較2019年疫情前同期預訂量增加了25%,暑期旅游市場回暖。暑假旅游...
我國輪胎行業處于恢復性增長階段。今年以來,國內經濟回升向好,汽車產銷量增長拉動輪胎增長,此外海外市場需求旺盛,也成...
隨著產業鏈價格逐漸回歸理性,光伏市場需求預計持續保持旺盛。晶澳科技產品經理表示,2023年,隨著上游產業鏈價格逐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