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協數據顯示,2023年7月上旬,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共生產粗鋼2240.37萬噸、生鐵2019.62萬噸、鋼材2099.16萬噸。
中鋼協:2023年7月上旬重點統計鋼鐵企業產存情況
中鋼協數據顯示,2023年7月上旬,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共生產粗鋼2240.37萬噸、生鐵2019.62萬噸、鋼材2099.16萬噸。其中粗鋼日產224.04萬噸,環比下降0.25%,同口徑相比去年同期增長7.98%,同口徑相比前年同期增長4.81%;生鐵日產201.96萬噸,環比下降0.45%;同口徑相比去年同期增長5.44%,同口徑相比前年同期增長8.58%;鋼材日產209.92萬噸,環比下降8.99%,同口徑相比去年同期增長6.39%,同口徑相比前年同期增長6.94%。7月上旬,重點統計鋼鐵企業鋼材庫存量1589.83萬噸,比上一旬(即6月下旬)增加111.81萬噸、增長7.56%;比上月同旬增加9.4萬噸、增長0.59%;比去年底增加282.39萬噸、增長21.6%;比去年同旬減少214.95萬噸、下降11.91%;比前年同旬增加184.1萬噸,增長13.1%。
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數據,在產能置換方面,截至今年6月,各地計劃更新煉鋼產能約4.05億噸,其中有2.1億噸已經投產。
在超低排放改造方面,中鋼協黨委書記、執行會長何文波介紹:“截至7月7日,已有89家企業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評估監測公示。其中64家企業完成全過程超低排放改造公示,覆蓋鋼產能3.26億噸。25家企業完成部分超低排放改造公示,鋼產能1.12億噸。目前還有48家企業正在進行公示前專家審核和企業進一步完善與整改進程中。”
極致能效工程去年年底啟動,目前已經有21家鋼鐵企業申報進入標桿企業名單,涉及1.8億噸產能。何文波透露,第二批申報正在進行,報名的企業越來越多。
7月10日,第33個全國節能宣傳周啟動。作為碳排放大戶,鋼鐵行業的綠色低碳轉型備受市場關注。尤其是在當前鋼材需求下行、盈利空間受到擠壓的特殊階段,如何實現經營效益與減排效應的雙提升,成為當前鋼鐵行業發展的關鍵問題。
近期,生態環境部、工信部、發改委等部門相繼出臺工業領域節能降碳的相關文件。在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近日舉辦的2023(第十四屆)鋼鐵行業節能減排論壇上,有關部門負責人也進一步透露了推動鋼鐵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的目標和任務。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會長何文波在會上表示,鋼鐵行業要積極推進創建產能治理新機制和優化聯合重組新政策,同時要做好覆蓋鋼鐵全產業、全產能、全流程的三大改造工程,即產能置換,超低排放和極致能效。
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劉炳江表示,全行業應保持戰略定力,持續推動鋼鐵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要著力做到四個“強化”,即強化改革攻堅成果,持續鞏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果;強化高質量超低排放改造決心,促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強化企業規范化運營管理;強化減污降碳共性技術示范應用。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國鋼鐵行業發展前景戰略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鋼鐵業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點領域和責任主體。受能源資源稟賦影響,我國鋼鐵業能源結構高碳化,而且具有產量大、企業數量多、碳排放機理復雜等特征。根據行業總體判斷,我國鋼鐵行業碳達峰碳中和先后要經歷達峰、降碳、脫碳、中和四個階段。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對此給予高度評價:這是氫冶金核心關鍵技術創新的重大突破,是中國鋼鐵史乃至世界鋼鐵史上由傳統“碳冶金”向新型“氫冶金”轉變的重要里程碑,引領鋼鐵行業邁入“以氫代煤”冶煉“綠鋼”的時代。
目前,我國大多數鋼鐵企業仍處于低碳發展初級階段。不同企業的綠色低碳發展水平不同,其降碳空間和碳減排成本也存在較大差距。
國家發展改革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碳達峰碳中和政策處處長熊哲表示,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系統性變革,需要各行各業、方方面面付出艱苦努力。希望廣大鋼鐵企業順應綠色低碳發展時代潮流,把自身發展與國家“雙碳”戰略決策密切結合,切實加大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管理創新,履行好社會責任,在實現“雙碳”目標中實現新的發展,推動鋼鐵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截至2023年6月30日,270余家鋼鐵企業約7.6億噸粗鋼產能已完成或正在實施超低排放改造。目前,鋼鐵業超低排放改造累計投資逾2000億元。全行業已有31家長流程企業與5家短流程企業成功創建了重污染天氣績效分級A級企業。
“鋼鐵行業節能減排是一項實實在在的工作,需要扎扎實實地持續推進。”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會長何文波近日表示,經過各方共同努力,我國鋼鐵行業綠色發展之路一定能夠越走越好。
鋼鐵行業是我國工業的支柱性行業,約占我國GDP的5%。鋼鐵行業涉及面廣、產業關聯度高、消費拉動大,在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就業穩定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國鋼鐵行業在全球也舉足輕重,鋼鐵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半壁江山。然而,目前我國鋼鐵行業仍以碳排放強度高的長流程為主,粗鋼產能約占90%。在碳中和承諾以及去產能的雙重壓力下,我國鋼鐵行業面臨嚴峻挑戰。
目前,中國鋼鐵行業碳排放量約占中國碳排放總量的15%,是碳排放量最高的制造行業。全球每年生產和使用高達18億噸鋼鐵,其中將近50%的鋼產于中國內地,中國鋼鐵行業碳排放量也約占全球鋼鐵行業碳排放總量的50%。根據麥肯錫測算,如果要實現本世紀末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不超過1.5℃的情景,到2050年中國鋼鐵行業須減排近100%,這是極具挑戰的目標,需要從鋼鐵消費、生產、技術、供應等多個關聯領域共同推進零碳轉型。
隨著鋼鐵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企業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外優秀的鋼鐵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分析研究,特別是對當前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以期提前占領市場,取得先發優勢。正因為如此,一大批優秀品牌迅速崛起,逐漸成為行業中的翹楚。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鋼鐵行業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
本報告利用中研普華長期對鋼鐵行業市場跟蹤搜集的一手市場數據,同時依據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行業協會、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專業研究機構提供的大量權威資料,采用與國際同步的科學分析模型,全面而準確地為您從行業的整體高度來架構分析體系。讓您全面、準確地把握整個鋼鐵行業的市場走向和發展趨勢。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3-2028年中國鋼鐵行業發展前景戰略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報告對行業相關各種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洞察行業今后的發展方向、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技術標準、市場規模、潛在問題與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評估行業投資價值、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為行業投資決策者和企業經營者提供參考依據。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鋼鐵行業發展前景戰略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鋼鐵(鐵碳合金)一般指鐵碳合金,是以鐵和碳為組元的二元合金。鐵基材料中應用最多的一類——碳鋼和鑄鐵,就是一種工業鐵碳合金材料。鋼鐵材料適用范圍廣闊的原因,首先在于可用的成分跨度大,...
查看詳情
2023年6月末外匯儲備規模數據公布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930億美元,較5...
全國規模以上建材家居賣場銷售額數據顯示,全國規模以上建材家居賣場6月銷售額為1251.77億元,環比下跌9.96%,同比上...
日本計劃提議建立全球天然氣儲備以避免短缺日本計劃提議建立類似于石油行業緊急儲備的全球天然氣儲備,以避免未出現短...
福建省政府批復同意設立閩清經濟開發區近日,福建省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同意設立閩清經濟開發區的批復。一、同意設立閩清...
2023年是滬東中華lng船產能倍增的關鍵之年,全年計劃交付4~5艘大型lng船,年內同時在建lng船有望達到創紀錄的16艘,l...
中國服務消費潛力仍有增長空間中國社會經濟系統分析研究會副理事長張建平表示,當前中國居民消費中,商品消費規模占比...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