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證是我國可再生能源電量環境屬性的唯一證明,是認定可再生能源電力生產、消費的唯一憑證。可交易綠證除用作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憑證外,還可通過參與綠證綠電交易等方式在發電企業和用戶間有償轉讓。中信建投電新團隊指出,新能源全部獲得可交易綠證,也就擁有了潛在的
綠電交易,是以風電、光伏等綠色電力產品為標的物的中長期交易。與始于2017年的綠證相比,綠電的證書與物理電量捆綁銷售,權屬清晰,用戶可在綠電市場交易直接購電+獲得綠證。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全覆蓋工作促進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的通知。通知指出,對全國風電(含分散式風電和海上風電)、太陽能發電(含分布式光伏發電和光熱發電)、常規水電、生物質發電、地熱能發電、海洋能發電等已建檔立卡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所生產的全部電量核發綠證,實現綠證核發全覆蓋。
綠證是我國可再生能源電量環境屬性的唯一證明,是認定可再生能源電力生產、消費的唯一憑證。可交易綠證除用作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憑證外,還可通過參與綠證綠電交易等方式在發電企業和用戶間有償轉讓。中信建投電新團隊指出,新能源全部獲得可交易綠證,也就擁有了潛在的溢價空間。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綠色電力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顯示:
我國電力行業形成了以中長期交易和現貨交易為主,并輔以開展調頻、調峰、備用等輔助服務交易和發電權交易、可再生能源電力綠色證書交易等其他相關交易的電力市場交易系統,綠色電力交易是電力交易市場的一個系統。
綠電指在生產電力的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為零或趨近于零,相較于其他發電方式(如火力發電),對于環境沖擊影響較低。綠電的主要來源為太陽能、風力、生質能、地熱等,中國主要以太陽能及風力為主。
目前,綠色電力按動力來源主要分為太陽能發電、水力發電、風力發電、生物質能發電、地熱發電五大類型。截至2023年上半年,全國可再生能源裝機突破13億千瓦,達到13.22億千瓦,同比增長18.2%,歷史性超過煤電,約占我國總裝機的48.8%,其中,水電裝機4.18億千瓦,風電裝機3.89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4.7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0.43億千瓦。
從發電量來看,上半年,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1.34萬億千瓦時,其中,風電光伏發電量達729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3.5%。
綠色電力行業發展如何
截至7月12日,今年南方區域綠電綠證交易電量57.1億千瓦時,是2022年全年交易量的1.5倍,累計突破100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煤約3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700萬噸。
在參與南方區域(五省區)2022年綠電交易的262家電力用戶中,超5成用戶年綠電消費電量在300萬千瓦時以上,綠電綠證市場交易規模快速擴大。
據統計,綠電消費企業主要以金屬制造、電子科技、數據通信、建材化工、能源電力、食品生物等為主,其中東部地區以電子科技、數據通信為主,西部地區以金屬制造、建材化工為主。
綠電交易價格完全由發電企業與用戶雙邊協商、集中撮合等方式形成,完全市場化綠電產生的附加收益歸發電企業所有,向電網企業購買且享有補貼的綠電,產生的附加收益用于對沖政府補貼,發電企業如自愿退出補貼參與綠電交易,產生的附加收益歸發電企業。
近年來,國家大力支持和建設綠色電力交易市場,如2021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正式復函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推動開展綠色電力交易試點工作,通過開展綠色電力交易,將有意愿承擔更多社會責任的一部分用戶區分出來,與風電、光伏發電項目直接交易,以市場化方式引導綠色電力消費,體現出綠色電力的環境價值,產生的綠電收益將用于支持綠色電力發展和消納,更好促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自中國提出“雙碳”戰略目標以來,科技行業涌現出首批承諾2030年實現碳中和與100%可再生能源的企業,綠電消費的需求迫切增長。2021年9月全國綠色電力交易試點正式啟動之后,騰訊、阿里巴巴等多家互聯網科技企業實現了超過“億千瓦時”級別的大規模采購,成為了綠電市場的大買家。
隨著數字經濟的戰略重要性日益體現,科技行業特別是以數據中心為核心的數字基礎設施領域的綠電使用情況得到關注。據估計,2020年中國互聯網數據中心能耗總量約為1,507億千瓦時,預計2035年將超過4,500億千瓦時,碳排放量將超過億噸量級。數據中心大規模消費綠電,轉向100%可再生能源是該行業實現碳中和的關鍵路徑。
對于綠電市場的展望,據國際能源署(IEA)預測,若要達成“雙碳”目標,中國在2020~2060年期間,電力行業快速低碳轉型的同時用電量將增長130%,2030年和2060年的用電量將分別超過9萬億千瓦時、16萬億千瓦時,其中可再生能源電力比重將從2020年的約25%上升到2030年的40%和2060年的80%。
據此可推算出2030年來自可再生能源發電的綠電將超過3萬億千瓦時,與2021年我國新能源年發電量1萬億千瓦時相比,未來9年,可再生能源發電具有巨大的增長空間。多元化、智能化、標準化、市場化的綠色電力市場,是以新能源為主體、以電能為核心的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應體系的必要組成部分。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綠色電力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綠色電力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在現代市場經濟活動中,信息已經是一種重要的經濟資源,信息資源的優先占有者勝,反之則處于劣勢。中國每年有近百萬家企業倒閉,對于企業經營而言,因為失誤而出局,極有可能意味著從此退出歷史...
查看詳情
在建筑工程中,干粉砂漿設備生產的建筑砂漿的用量僅次子混凝土,其水泥用量占全部建筑工程水泥用量的25%一40%。我國...
學齡兒童的成長過程包含多個關鍵成長峰值期,包括體格、神經系統、免疫系統、生殖系統等都在6至15歲的“關鍵十年”快4...
2023年第二季度,肯德基的系統銷售額同比增長32%,同店銷售額同比增長15%,經營利潤同比增長125%。必勝客的系統銷3...
醫藥產品終端市場需求空間大,我國政府也高度重視醫藥行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產業扶持政策,如《中國制造2025》《醫...
受國內居民收入增長、財富重新配置以及存量資產不斷增值驅動,中國財富管理市場正處于蓬勃發展階段。財富一般分為個人...
今年上半年,互聯網業務收入保持小幅增長,利潤總額增幅維持較高水平。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規模以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