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府近期發布公告稱,限制包括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在內的個人電腦的進口,企業需要提前申請到許可證才能豁免,預計相關措施從11月1日起正式生效。這對全球的電子企業以及印度本土市場會產生什么影響?
印度政府近期發布公告稱,限制包括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在內的個人電腦的進口,企業需要提前申請到許可證才能豁免,預計相關措施從11月1日起正式生效。這對全球的電子企業以及印度本土市場會產生什么影響?
分析指出,印度此舉主要就是為了提振本國的電子制造業并減少對進口的依賴。
全球分析公司Counterpoint的數據顯示,印度大約65%的筆記本電腦等個人電腦產品依賴進口。而在這些進口中,中國所占的比例很大,2022年到2023年,中國占到印度進口的各類個人電腦產品的大約76.9%。
限制令發出后,印度本土的電子企業股價大幅上漲。迪克森科技在限制令發布后,當天上漲了大約8%。
根據分析公司Canalys的數據,這張圖展示了2022年在臺式電腦和筆記本電腦市場中,排名前五的企業。
其中,惠普以31.6%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一,排名第二的聯想占到了19.8%的份額,第三的戴爾占到14.3%。而在平板電腦市場中,排名前三的依舊是跨國企業,包括三星、蘋果和聯想。排名第四的熔巖是印度企業。
電子產品巨頭們也是針對禁令作出了反應。據彭博社報道,目前蘋果、三星和惠普等企業已經暫停了向印度出口個人電腦。
有分析還指出,在印度個人電腦市場上,新產品的推出可能會明顯晚于國際市場。另外還需要注意,秋季學期即將開始,此外10月印度還將迎來排燈節,節日通常是銷售旺季。而最新的限制令可能會導致個人電腦產品供應吃緊,甚至可能會導致短期價格上漲。
其實,今年5月印度政府就出臺了一項大約20億美元的激勵計劃,希望復制手機產業的成功經驗,吸引更多電腦制造商到印度落戶生產,但是當時乏人問津。
如今,限制令進一步體現出印度想要在全球電子產品供應鏈中發揮重要作用。印度希望到2026年制造3000億美元的電子產品。
全球筆記本電腦出貨量在2023年Q2同比下降13%至 4740萬。2023年Q1 - Q2筆記本電腦市場實現了環比增長,這是自2021年以來的首次。盡管2023年的出貨量仍將低于2022年,但今年Q2的返校需求將為下半年的持續商業復蘇鋪平道路。
在前五大供應商中,蘋果是唯一一家實現同比增長的廠商,盡管這主要是由于蘋果在2022年Q2期間經歷了供應中斷。惠普在美國的筆記本電腦和Chromebook銷量尤為強勁,與一年前相比基本持平。其他所有廠商的銷量都出現了兩位數的下滑。
Windows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在該季度筆記本電腦總銷量中占比79%。ChromeOS占據了10%的市場份額,由于返校需求較早,其銷量和份額都比上一季度有所增加。
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PC出貨量同比下降15%,但環比增長8%。
雖然第二季度庫存水平繼續正常化,但繼第一季度同比下降28%后,同比再次出現兩位數下降。不過第二季度是自2022年第一季度以來首次環比增長。第二季度的出貨量可以被視為個人電腦市場企穩的早期跡象。由于缺乏穩定的增長動力,Counterpoint預計2023年下半年將出現溫和復蘇。
聯想第二季度出貨量第一名的穩固地位保持不變,但由于部分市場需求持續疲軟,該公司同比下降18%。
惠普22%的市場份額是自2021年第二季度以來的最高水平,而其靈活的出貨量得益于早期庫存調整和Chromebook訂單增量。
戴爾本季度出貨量環比增長,但由于整體需求疲軟,同比下降兩位數。
與去年相比,蘋果的出貨量出現了較高的個位數增長。這一增長主要是由于2022年第二季度出貨量相對較低,還有就是由于新產品的推出。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筆記本電腦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價值研究咨詢報告》顯示:
不過,盡管全球PC市場出貨量在第二季度出現了2022年第一季度之后的首次環比增長,但根據 Counterpoint宏觀指數跟蹤器的數據,今年下半年市場可能要經歷一些動蕩才能迎來曙光。
2023年下半年,返校勢頭將增強銷量,同時可能會推出支持AI的筆記本電腦和Arm筆記本電腦。
疫情期間居家辦公和學習推動電腦需求激增,2020年全球PC出貨量達3億臺,同比增13%,2021年PC需求也同樣表現強勁,出貨達3.41億臺,同比增長15%。但今年以來,因疫情衍生的PC消費需求正在退去。
具體到廠商方面,Canalys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聯想在全球個人電腦市場保持領先地位,但出貨量同比下降16%至1690萬臺;惠普連續二個季度在前五大廠商中跌幅最大,出貨量為1270萬臺,同比下降28%;排名第三的戴爾也出現大幅下滑,出貨量接近1200萬臺,降幅為21%。
蘋果完成了因中國供應中斷而推遲的第二季度的訂單,并推出了新的M2 Macbook,因此季度表現優于競爭對手,以800萬臺的出貨量排名第四,同比小幅增長2%;華碩以550萬臺的出貨量位居前五,同比下降8%。
惠普最近幾個月曾警告稱,消費者需求正在減少。8月底,惠普(HPQ,股價24.99美元,市值251.38億美元)公布了截至7月31日的2022財年第三財季業績。數據顯示,公司當季銷售額為146.6億美元,低于分析師預期的157.4億美元。
業務方面,惠普個人系統部門(包括個人電腦)的營收下降3%,至101億美元。不過,雖然對消費者的銷售額下降,但商用方面的營收增長了7%。
從出貨量數據來看,第三財季臺式機出貨量同比增長1%,筆記本出貨量同比下降32%,總出貨量同比下降25%。
當時,惠普首席執行官Enrique Lores表示,和許多其他公司一樣,惠普的收入受到了消費者需求惡化的影響,預計這種情況可能還會持續幾個季度。
展望未來,惠普將2022財年(10月份結束)的全年盈利預期從每股4.24-4.38美元下調至4.02-4.12美元(不包括部分項目),而分析師的平均預估為4.30美元。
當前隨著電子產品出貨量環比回升,消費電子行業逐漸走出行業低谷。進入二季度以來,國內手機出貨量出現邊際回暖,消費電子行業或將進入被動去庫存階段,后市有望在三季度迎來需求拐點。
其次下半年也將迎來電子產品發布和下達訂單的高峰期,消費電子行業有望迎來傳統旺季行業需求有所增加,行業或將在下半年出現新一輪的向上周期。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措施》指出,為深入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充分發揮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的持久動力,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現就恢復和擴大消費提出相關措施,對汽車、住房、電子產品、餐飲、文旅、文娛、鄉村旅游、數字消費等方面提出了二十條恢復和擴大消費措施。
在穩定大宗消費方面,電子產品消費被重點提及,《措施》提到,利用超高清視頻、虛擬現實、柔性顯示等新技術,推進供給端技術創新和電子產品升級換代。支持可穿戴設備、智能產品消費,打造電子產品消費應用新場景。
國內消費電子與國際市場一樣仍需求疲軟,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好的情況,今年5月,國內智能手機等大宗電子產品銷售已經出現大幅反彈。
何亞瓊表示,下一步,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繼續把恢復和擴大電子產品消費放在重要位置,更好地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改革,著力推動消費電子產業高質量發展。
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的逐步落地,以及在下半年主要廠商的旗艦新品發布的助力下,智能終端市場有望呈現有節奏的逐步回暖。可穿戴、智能家居等較為新興的市場將逐漸呈現復蘇狀態。
手機、PC(個人電腦)等相對成熟的終端市場,市場恢復節奏預期略微后延,預計要到今年第四季度市場才可能明顯反彈。
面對當前消費電子需求疲軟的現狀,《關于促進電子產品消費的若干措施》里提到,近年來電子產品向數字化、智能化發展趨勢明顯,由“有”向“優”的消費升級潛力旺盛,但仍面臨換機周期延長、部分群體滲透率偏低、回收渠道不暢等問題。
2022年以來,受行業周期、國際環境、產業鏈供應鏈等多因素影響,電子產品市場有所走弱,但仍表現出較強韌性。
為完善高質量供給體系,優化電子產品消費環境,進一步穩定和擴大電子產品消費,提出四點措施:包括加快推動電子產品升級換代;大力支持電子產品下鄉;打通電子產品回收渠道;優化電子產品消費環境。
《2023-2028年筆記本電腦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價值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筆記本電腦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價值研究咨詢報告
筆記本電腦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筆記本電腦行業的國內外發展概況、行業的發展環境、市場分析(市場規模、市場結構、市場特點等)、生產分析(生產總量、供需平衡等)、競爭分析(行業集中度、...
查看詳情
在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的推動下,我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成效顯著,涌現出六大產業融合新模式,包括農業內部融合模式、產...
近日,國家標準委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應急管理部、國家能源局等部門聯合印發《氫能產業標...
一、制冷劑的概念制冷劑,又稱冷媒、雪種,是各種熱機中借以完成能量轉化的媒介物質。這些物質通常以可逆的相變(如氣...
芝加哥小麥期貨跌超3%創8月迄今最差單日表現2023年8月9日紐約尾盤,谷物分類指數下跌0.92%,報43.4825點。CBOT玉米0...
今年高校畢業季,是新冠疫情3年后的第一個畢業季,中國有1158萬應屆畢業生進入就業市場,數字創下歷史新高。在這種情2...
面板、彩電類上市公司的半年報業績預告顯示,二季度面板價格企穩上漲、部分彩電企業利潤承壓。最近,彩電業已出現一波...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