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的推動下,我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成效顯著,涌現出六大產業融合新模式,包括農業內部融合模式、產業鏈延伸模式、功能拓展模式、新技術滲透模式、多業態復合模式、產城融合模式,為鄉村產業振興奠定了良好基礎。各地鄉村產業融合呈現蓬勃發展態勢,多
在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的推動下,我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成效顯著,涌現出六大產業融合新模式,包括農業內部融合模式、產業鏈延伸模式、功能拓展模式、新技術滲透模式、多業態復合模式、產城融合模式,為鄉村產業振興奠定了良好基礎。
各地鄉村產業融合呈現蓬勃發展態勢,多數省份已出臺用地政策和實施意見,爭相創建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
1.產業振興
產業興則百業興,實現鄉村振興要把產業發展擺在突出的位置。適度規模經營,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將有力促進鄉村產業振興。
2.人才振興
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前提,鄉村人才振興為鄉村振興提供勞動力,是鄉村工作的組織者,是建設鄉村振興和生態產品的供給者。要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在鄉村形成人才、土地、資金、產業匯聚的良性循環。
3.文化振興
鄉村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和有力支撐。推動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更好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
4.生態振興
生態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良好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支撐點。
5.組織振興
組織振興是鄉村振興的保障條件,要培養造就一批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和優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建立更加有效、充滿活力的鄉村治理新機制。
黨的二十大后,從陜西的蘋果到廣東的荔枝,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各地的鄉村產業時,也為鄉親們今后的發展指明了道路。
他強調:要積極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快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促進共同富裕。
今年以來,各地不斷深入探索新舉措,引導資金、技術、人才、信息、設施、裝備等向農業產業融合聚集,建設了一批特而強、聚而合、精而美的鄉村經濟圈。
聚焦綠色化發展,浙江安吉今年依托竹產業,大力推進“以竹代塑”“以竹代木”“以竹代鋼”綠色低碳重大項目集成研發和推廣;同時依托竹海景觀帶動綠色鄉村游發展,上半年共接待游客1635.2萬人次,同比上升67.9%。
聚焦融合化發展,廣東揭陽今年深入推進農業產業鏈“鏈長制”試點工作,市、縣兩級22個相關業務部門納入各自“鏈長制”辦公室成員,大力培育10條市級農業產業鏈和10條縣級農業產業鏈,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的加快構建,讓脫貧攻堅成果得以持續鞏固。今年,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用于產業發展比重將力爭提高到60%以上。
目前,每個脫貧縣都形成了2至3個特色主導產業,近3/4的脫貧人口與新型經營主體建立緊密利益聯結?,F代鄉村產業體系的加快構建,正在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
截至目前,全國已建設140個優勢特色鄉村產業集群,全產業鏈產值超過3.8萬億元,輻射帶動1000多萬農戶,一個個“土特產”變身大產業。
農業旅游不再是“傳統”的農家樂,這意味著其目標消費群體,也不再局限于當地城市居民,其所吸納的旅游模式也不再局限于“一日游”“周末游”,而是可以打造成具有品牌影響力、以更廣闊地域消費者為目標消費群體的長時間深度游產品,更具有沉浸性和體驗性。
而實現一定數量的消費者來長時間留宿,不僅需要農業旅游產品有很好的黏著性,也需要農業旅游產品與周邊旅游元素實現有機融合,更是對當地基礎設施、商業服務和公共服務能力的考驗,值得去進一步探索和思考。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6年中國農業旅游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農業旅游是把農業與旅游業結合在一起,利用農業景觀和農村空間吸引游客前來參觀的一種新型農業經營形態,即以農、林、牧、副、漁等廣泛的農業資源為基礎開發旅游產品,并為游客提供特色服務的旅游業的統稱,也稱觀光農業、旅游農業、鄉村旅游等。
主要是為那些不了解農業、不熟悉農村,或者回農村尋根,渴望在節假日到郊外觀光、旅游、度假的城市居民服務的,其目標市場主要在城市居民。
利用農村的自然風光作為旅游資源,提供必要的生活設施,讓游客從事農耕、收獲、采摘、垂釣、飼養等活動,享受回歸自然的樂趣。
也叫觀光旅游。農業旅游的發展,不僅可以豐富城鄉人民的精神生活,優化投資環境等,而且達到了農業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據了解,農業旅游的主要項目包括:農家樂、體驗式休閑農業,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基地等等。這些旅游項目幾乎都是建立在農村地區的綠色自然資源以及山水相依的優美環境的基礎之上的。
在某地發展旅游農業意味著一方面需要對當地的自然景觀進行一定程度的修建與包裝,并且農民通過利用自有房屋以及自產農產品向消費者提供具有農村特色的餐飲、住宿以及農業體驗等服務;
另一方面,利用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基地的建立可以為旅客提供現代農業生產方式的直觀展現,起到一定程度的科普作用并且旅客看到現代農業生產方式的推廣成果。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農業大國,農業地域遼闊,自然景觀優美,農業經營類型多樣,農業文化豐富,鄉村民俗風情濃厚多彩,在我國發展休閑農業具有優越的條件、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前景。
2023年4月11日,全球農業旅游聯盟線上正式啟動,標志著全球農業旅游產業有了統一的聲音,以共同倡導、促進和爭取這一領域的繁榮 。
為促進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發展和鄉村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休閑旅游產業,由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地理學會鄉村景觀與休閑產業研究會和中科地景規劃設計機構牽頭,共同編著了《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叢書》。
近年來,江蘇休閑農業產業規模持續擴大,涌現出了一批鄉村休閑旅游農業特色模式(項目)、鄉村休閑運動基地、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星級企業(園區),“蘇韻鄉情”及鄉游、鄉產、鄉食和鄉宿系列休閑農業品牌深入人心,休閑農業產業已逐漸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
發展農業旅游一方面必須有效的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防止發展過程中對農村自然環境的過度開發,避免農業資源的枯竭而導致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另一方面更要不斷增強利用,讓農業旅游成為保護生態環境的一種開發方式。
總之,農業旅游的發展一方面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要求,滿足了城市人口對于農村休閑的需求,也給當地帶來了對環境較為“溫和”的就業和創收的機會,所以在今后農業旅游必然將會在促進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當前,我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持續推進,農業產業鏈不斷延伸,農業多功能不斷拓展,農村新業態不斷涌現,成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農業發展步入新階段的重要特征。
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促進農旅深度融合,是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強大動力。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2-2026年中國農業旅游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6年中國農業旅游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農業旅游研究報告對農業旅游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農業旅游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
查看詳情
近日,國家標準委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應急管理部、國家能源局等部門聯合印發《氫能產業標...
一、制冷劑的概念制冷劑,又稱冷媒、雪種,是各種熱機中借以完成能量轉化的媒介物質。這些物質通常以可逆的相變(如氣...
芝加哥小麥期貨跌超3%創8月迄今最差單日表現2023年8月9日紐約尾盤,谷物分類指數下跌0.92%,報43.4825點。CBOT玉米0...
今年高校畢業季,是新冠疫情3年后的第一個畢業季,中國有1158萬應屆畢業生進入就業市場,數字創下歷史新高。在這種情2...
面板、彩電類上市公司的半年報業績預告顯示,二季度面板價格企穩上漲、部分彩電企業利潤承壓。最近,彩電業已出現一波...
工程機械是裝備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概括地說,凡土石方施工工程、路面建設與養護、流動式起重裝卸作業和各種建筑工程...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