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北京市機器人產業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培育100種高技術高附加值機器人產品、100種具有全國推廣價值的應用場景,萬人機器人擁有量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形成創新要素集聚、創新創業活躍的發展生態,全市機器人核心產業收入達到300億元以上,打造國內領先、國際先進
北京機器人企業重大項目落地:北京支持機器人企業融資上市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印發《北京市促進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設立100億元規模的機器人產業基金,首期規模不低于20億元,支持創新團隊孵化、技術成果轉化、企業并購重組和發展壯大。組織實施“掛牌倍增計劃”,為機器人企業做好上市服務,對進入北京“專精特新”專板、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和上市的優質企業予以獎勵。支持機器人專精特新企業快速申報北交所,提高發行上市審核效率。
支持建設一批機器人產業化項目,對建設“機器人生產機器人”標桿工廠,實現機器人生產全流程無人化、智能化的機器人企業,按照不超過建設項目投資的30%予以獎勵,最高3000萬元;對具有全局性、戰略性,且獲得項目貸款的建設類重大項目,按照不超過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中長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予以貼息,貼息期限不超過3年,年度最高3000萬元。各產業集聚區出臺區級機器人產業配套政策,促進機器人企業加快項目落地。
其中提出,加大機器人領域“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力度,組織專業機構為機器人創新型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提供孵化、投資等服務,根據服務績效對符合條件的機構予以獎勵。對首次“升規”和產值首次突破1億元的“專精特新”機器人企業予以支持。支持機器人創業團隊和中小企業參與HICOOL全球創業大賽、創客北京、創客中國等創新創業賽事。鼓勵有條件的區培育機器人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北京:到2025年機器人核心產業收入超300億元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北京市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到2025年,北京市機器人產業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培育100種高技術高附加值機器人產品、100種具有全國推廣價值的應用場景,萬人機器人擁有量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形成創新要素集聚、創新創業活躍的發展生態,全市機器人核心產業收入達到300億元以上,打造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機器人產業集群。
《方案》指出,北京堅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緊扣機器人智能化、仿生化、模塊化發展趨勢,加快打造產品創新和場景示范雙驅動、生態優化和產業協同共聯動的機器人產業發展“北京樣板”,全力建設全球機器人技術創新策源地、應用示范高地和高端產業集聚區,有效支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
聚焦發展機器人“1+4”產品體系
《方案》指出,北京著眼世界前沿技術和未來戰略需求,加緊布局人形機器人,帶動醫療健康、協作、特種、物流四類優勢機器人產品躍升發展,實施百項機器人新品工程,打造智能驅動、產研一體、開放領先的創新產品體系。
加緊布局人形機器人。對標國際領先人形機器人產品,支持企業和高校院所開展人形機器人整機產品、關鍵零部件攻關和工程化,加快建設北京市人形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爭創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
鞏固提升四類優勢機器人。發揮北京機器人產業基礎優勢,提升醫療健康、協作、特種、物流四類機器人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醫療健康機器人領域,面向行業前沿和醫療應用需求,提升手術機器人全流程手術輔助能力。發揮首都醫工協同優勢,優化醫療器械注冊和衛健醫保政策,加大臨床應用推廣力度;
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國機器人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當前,我國機器人企業通過自主創新和實施全產業鏈布局戰略,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在工業機器人領域,以匯川技術、沈陽新松、安徽埃夫特、哈爾濱博實、廣州數控、南京埃斯頓等為代表的一批機器人領軍企業正在奮起直追。服務機器人在家用、教育娛樂、醫療康復、公共服務、應急救援、極限作業等領域發展相對成熟,涌現出眾多本土優勢企業,例如科沃斯、優必選、康力優藍、未來伙伴、納恩博、科大訊飛、大疆創新、科微智能等。
目前中國不能再依賴持續擴大的勞動力來推動經濟增長,自動化是提高現有工人生產力的最可靠方式。此外,中國產業結構在加快轉型,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業占比不斷提高,也在要求著機器人自動化的應用加快,高端制造在精度、穩定等方面的要求正是機器人所擅長的。
《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預計,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174億美元,2017年至2022年年均增長率達22%。其中,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達87億美元,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達65億美元,特種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達22億美元。
2030年人形機器人保守/中性/樂觀滲透率分別約為0.2%/0.4%/0.6%,按早期銷售價格70萬元(小米人形機器人成本),2030年量產后售價降低至2萬美元(人民幣約14萬元)測算,203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保守/中性/樂觀預估下,分別有望達548/855/1400億元,2021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為7億元,中性預估下10年增長超120倍。2021-2030年市場規模CAGR分別為62%/71%/80%。
機器人行業融資分析
《“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對“十四五”期間機器人產業的發展目標和重點做了明確規劃:到2025年,將把我國建設成為全球機器人技術創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應用新高地,機器人產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速超過20%。協作機器人技術的突破、國家多舉措政策扶持等因素,推動了國產協作機器人產業步入發展的快車道。
中國機器人行業已累計發生融資事件207起,其中,Pre-A輪/Pre-A+輪共有24起,A輪/A+輪共有58起,B輪/B+輪/B++輪57起,C輪之前融資事件占整體融資事件比例超過六成。整體資金更偏向服務機器人領域,工業機器人的融資更偏向產業鏈上游如傳感器、機器視覺等具有中高技術門檻的領域。
更多行業前景消息,請點擊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國機器人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養老地產行業投資策略分析及深度研究報告
養老地產,從建筑設計、園林規劃到裝飾標準,這類老年地產的建筑產品開發接近于高端住宅產品開發的規律,創新核心在于適老化設計。本報告由中研普華的資深專家和研究人員通過長期周密的市場調研...
查看詳情
如今,不少商場、影院都擺上了共享按摩椅,供消費者按摩、休息。然而,重慶一名女子近日在使用共享按摩椅時,頭發被卷...
輕鋼結構將工業化建造技術與綠色建筑技術相結合,以實現提高建筑使用品質,降低建筑能耗水平的目標。輕鋼體系建筑因其...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開年以來,多地出臺重點領域節能降碳實施方案。節能降碳和數字化改造是...
近幾年,我國墨盒行業開始拓寬渠道,大量的電商平臺和實體店開始出售墨盒產品,這有助于市場的迅速擴大,更多的消費者...
“產權式酒店”起源于歐洲20世紀70年代,風行于世界一些著名旅游城市和地區(如美國的夏威夷、加利福尼亞、佛羅里達、...
7月境內外匯供求保持基本平衡近年來我國外匯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匯率市場化改革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彈性增1...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