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3 年前五個月,中國大陸的集成電路產量增長了 0.1%,達到了 1401 億個
國產芯片發展情況
據了解,我國芯片專業人才缺口預計超過20萬人。隨著近幾年集成電路行業的不斷升溫,到2025年芯片人才需求量更大,缺口預計在30萬人左右。
國產芯片包括:魂芯系列、龍芯系列、威盛系列、神威系列、飛騰系列、申威系列;嵌入式芯片有:星光系列、北大眾志系列、湖南中芯系列、萬通系列、方舟系列、神州龍芯系列。
1.“龍芯3號”芯片
“龍芯3號”芯片是我國自主研發的龍芯系列CPU芯片的第三代產品,是國內首款采用65納米先進工藝、主頻達到1GHz的多核CPU處理器,標志著我國在關鍵器件及其核心技術上取得重要進展。
2.國內首款智能電視SoC芯片
創維集團聯合華為海思發布了采用海思Hi3751智能電視SOC芯片的GLED 8200系列超高清智能電視,標志著國內首款智能電視芯片研發成功并實現量產。
智能電視SoC芯片是智能電視的核心關鍵部件,一直以來,我國智能電視芯片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嚴重制約了彩電產業的發展。近年來,工業和信息化部通過“核高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引導和支持國內芯片企業與骨干彩電企業聯合合作,堅持整機需求牽引,共同開展智能電視芯片的研發。
3.航天傳感器測量芯片
我國第一顆自主設計的ASIC芯片FDC3301由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3所ASIC試驗室研制成功。
ASIC芯片主要用于完成振梁加速度計頻率信號的同步連續測量,可直接輸出被測信號浮點值頻率,主要應用于航空航天傳感器頻率測量,工業領域測試和測量系統等。此前這一技術主要依賴國外,在國內尚屬空白。
地方政府對芯片發展的政策支持
江蘇省政府印發《關于進一步促進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對符合條件的并購企業給予最高不超過2000萬元的補助。
浙江省經信廳印發《浙江省集成電路產業鏈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2年版)》,重點提及未來三年要重點研制和規范各類芯片產品品類標準。
深圳市寶安區發展和改革局發布了《深圳市寶安區關于促進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擬對專家評審確定的半導體與集成電路重點項目、開展集成電路EDA工具軟件研發的企業給予最高不超過2000萬元的補助。
該措施將重點支持高端通用芯片、專用芯片和核心芯片等芯片設計;硅基集成電路制造;高端電子元器件制造;晶圓級封裝、三維封裝、Chiplet(芯粒)等先進封裝測試技術;EDA工具、關鍵IP核技術開發與應用;光刻、刻蝕、離子注入、沉積、檢測設備等先進裝備及關鍵零部件生產;以及核心半導體材料研發和產業化。
上海市發布《2023年市重大建設項目清單》,共191項,中芯國際12英寸芯片項目、超硅半導體300mm集成電路硅片全自動智能化生產線等芯片制造相關項目赫然在列。
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7年中國芯片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顯示
芯片行業現狀及芯片行業投資前景分析
2023年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能源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加快推動能源領域工控系統、芯片、操作系統、通用基礎軟硬件等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應用。
《“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指出,完成信息領域核心技術突破也要加快集成電路關鍵技術攻關。推動計算芯片、存儲芯片等創新,加快集成電路設計工具、重點裝備和高純靶材等關鍵材料研發。布局戰略性、前沿性、原創性、顛覆性技術。加強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空天信息、類腦計算、神經芯片、DNA存儲、腦機接口、數字孿生、新型非易失性存儲、硅基光電子、非硅基半導體等關鍵前沿領域的戰略研究布局和技術融通創新。
芯片技術水平顯著提升,有力推動了國家信息化建設。芯片行業市場規模主要由IC設計、芯片制造、封裝測試等市場規模構成。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3 年前五個月,中國大陸的集成電路產量增長了 0.1%,達到了 1401 億個。這一數據表明,國產自研芯片越來越成功!今年上半年我國芯片進口同比下降 18.5%。
根據海關公布的數據,2023 年上半年,中國大陸集成電路(IC)的進口量同比下降了 18.5%。進口量從去年同期的 2796 億個下降至 2277 億個,相比前五個月 19.6% 的降幅,降幅略有收窄。
具體而言,二極管及類似半導體器件進口量為 2156.3 億個,下降了 34.4%,價值為 784.1 億元,下降了 14.2%;集成電路進口量為 2277.7 億個,下降了 18.5%,價值為 1.12 萬億元,下降了 17.0%。
全球芯片大廠在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的新廠建設、舊廠擴建都在加碼,新的芯片戰略計劃中,可以看到全球高端芯片大廠的布局在加重。
中國又是芯片進口大國,在芯片戰略領域的消耗力度全球排名前列,成為芯片大廠的重要銷售市場。近六年來我國存儲芯片行業快速發展,且在國產芯片的替代和消費電子需求快速增長的背景下,國內存儲芯片市場規模整體擴大。我國存儲芯片市場規模從1514億元增長至3383億元,平均年復合增長率約為20.57%。
芯片行業投資情況
全年芯片行業投資總額預計超1500億元。到2025年中國芯片業規模將增加到432億美元。中國生產的芯片到2025年仍然僅占全球集成電路市場的10%。目前的預測是,中國集成電路生產將在2020年至2025年期間實現13.7%的高復合年增長率。
未來芯片市場潛力巨大
據通信企業協會消息,我國已成為芯片專利申請大國。國際專利檢索公司QUESTEL報告顯示,在過去18年里,全球芯片專利數量增長了6倍,我國芯片專利量增長了23倍。在芯片專利申請數量方面,我國已連續5年蟬聯全球第一。
在全球芯片專利前30位專利權人中,我國中興通訊、華為公司分別居第23、27位。其中,中興通訊專利申請年復合增長率達58%,居國內企業第一,專利覆蓋2G、3G、4G、Pre 5G及5G芯片、虛擬化網絡、物聯網芯片、云存儲和云計算等領域。
未來發展目標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聚焦高端芯片和傳感器等關鍵領域,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應用,增強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壯大產業發展新動能。
未來五年,國家將將構建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的戰略科技力量,加快發展高端芯片,推動集成電路產業創新發展,提升核心電子元器件、關鍵軟件等產業水平,并構建基于5G的應用場景和產業生態。各省市也圍繞“十四五”規劃,紛紛出臺地方芯片產業建設規劃。
欲了解更多該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7年中國芯片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芯片行業報告明確目標市場、分析競爭對手,了解市場定位,把握市場特征,發掘價格規律,創新營銷手段,提出芯片行業市場進入和市場開拓策略,對行業未來發展提出可行性建議。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移動硬盤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在一個供大于求的需求經濟時代,企業成功的關鍵就在于,是否能夠在需求尚未形成之時就牢牢地鎖定并捕捉到它。那些成功的公司往往都會傾盡畢生的精力及資源搜尋產業的當前需求、潛在需求以及新的...
查看詳情
《建設工程監理范圍和規模標準規定》,成片開發建設的住宅小區工程,建筑面積在5萬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建設工程必須實行5...
美國SaaS平臺企業獲投資美國加州的遠程醫療企業Klarity Health 已獲得1000萬美元A輪融資,由Atypical Venture (R...
周黑鴨上半年利潤增4.5倍周黑鴨發布了2023年上半年業績公告,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4.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8%;凈1...
兒童消費市場是各大巨頭的必爭之地,我國兒童智能手表市場被大廠商占據。目前市場上分為品牌廠家和代工廠,較知名的品...
我國大部分處于溫帶季風氣候帶,冬季寒冷干燥,輕則引起呼吸道干澀、咳嗽、皮膚皸裂等;重則增加灰塵懸浮顆粒,滋生傳...
南昌市出臺15條房產新政:首套房首付比例最低20%南昌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關于印發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