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金融就是金融機構將環境評估納入流程,在投融資行為中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注重綠色產業的發展。隨著人口增長、經濟快速發展以及能源消耗量的大幅增加,全球生態環境受到了嚴重挑戰,實現綠色增長已成為當前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
綠色金融是金融術語。綠色金融可以促進環境保護及治理,引導資源從高污染、高能耗產業流向理念、技術先進的部門。當前我國綠色金融政策穩步推進,在信貸、債券、基金等領域都有長足發展。
綠色金融有兩層含義:一是金融業如何促進環保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另一個是指金融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前者指出“綠色金融”的作用主要是引導資金流向節約資源技術開發和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引導企業生產注重綠色環保,引導消費者形成綠色消費理念;后者則明確金融業要保持可持續發展,避免注重短期利益的過度投機行為。
綠色金融就是金融機構將環境評估納入流程,在投融資行為中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注重綠色產業的發展。隨著人口增長、經濟快速發展以及能源消耗量的大幅增加,全球生態環境受到了嚴重挑戰,實現綠色增長已成為當前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在各國低碳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綠色金融遂成為全球多個國家著力發展的重點之一。
當前,我國進入了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時期,綠色產業的發展和傳統產業綠色改造對金融的需求日益強勁,這使得“綠色金融”成為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業發展的新的趨勢和潮流。
目前,中國是全球綠色金融的引領者,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動和自下而上的實踐創新密切結合,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綠色金融發展路徑,為保障中國的綠色發展發揮著巨大作用。隨著綠色金融各項標準的不斷出臺與落地,將有效促進和規范我國綠色金融健康、快速發展,我國綠色金融將迎來標準的逐步統一。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七部委出臺的《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這一頂層架構設計的指引下,綠色金融激勵約束政策與制度創新不斷發展,出臺的綠色金融激勵約束政策從“導向性”越來越走向“實質化”。
過去幾年里,全球綠色金融市場繼續發展,包括綠色債券、綠色貸款、可持續基金在內的綠色金融產品的發行規模持續增加,全球碳市場的建設也進一步擴大。整體而言,綠色金融市場呈現欣欣向榮之勢。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BI)統計數據顯示,2014-2021年,全球綠色債券的發行規模從370億美元不斷增加到5090億美元。雖然以歐美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的發行規模仍然占全球的70%以上,但亞太地區新興經濟體國家的發行規模也不斷增加。其中,美國、中國、德國在2021年依舊是綠色債券發行量最大的三個國家。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7年中國綠色金融行業發展現狀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在“雙碳”戰略實施進程中,綠色金融的需求和供給都顯著增加,綠色金融面臨更大的發展機遇。在銀行領域,綠色信貸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綠色信貸規模持續增長。截止2021年末,我國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15.9萬億元,同比增長33%,發行規模已居世界首位。在證券領域,綠色債券市場保持快速增長。截至2021年末,中國綠色債券市場加速擴容,境內外貼標綠色債券發行規模約為6031億元(含資產證券化產品),同比增長64.51%。在綠色基金領域,全國共新增121支綠色基金,較2020年增長26.04%,結束2019年和2020年連續兩年的新增綠色基金數量下降趨勢。
2022年初,央行等四部門發布《金融標準化“十四五”發展規劃》指出,綠色金融發展要遵循“國內統一、國際接軌”原則,建立健全一套嚴格、明確、細致、可操作的標準。按照該規劃要求,《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指南》《環境權益融資工具》《中國綠色債券原則》《碳金融產品》等一批綠色金融標準、指引先后出爐,逐步構建起我國綠色金融標準體系,規范綠色金融市場有序發展。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我國綠色金融資產規模超過25萬億元。其中,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22.03萬億元,同比增長38.5%,去年全年增加6.01萬億元;境內“貼標”綠色債券累計發行規模達2.62萬億元,去年全年發行規模8724.57億元,同比增長44.66%;綠色保險、綠色信托、綠色基金等其他綠色金融資產均取得快速的發展,對綠色實體經濟的支持成效顯著。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我國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超過25萬億元人民幣,綠色債券余額超過1.5萬億元人民幣,均居全球前列。
綠色金融是實現從“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的重要橋梁和轉化器。面對經濟綠色轉型的迫切需要,我國金融正持續發揮資源配置、風險管理、市場定價三大功能作用,在創新中釋放出推動經濟低碳發展的綠色動能。
我國綠色金融存在諸多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
現金融主管部門的綠色金融政策目標也還主要停留在限制對“兩高一資”企業的信貸投放和促進節能減排短期目標的實現上,對綠色金融缺乏完整的戰略安排和政策配套。金融主管部門還沒有全面承擔起綠色金融理念的傳播、引導職責。在國際合作領域,金融主管部門也未見有積極動作。金融機構缺乏對國際綠色金融發展最新趨勢、環境風險評估技術和環境風險管理經驗的了解、學習渠道。
綠色金融還沒有完全提升到我國金融機構的戰略層面,戰略準備工作還沒有全面展開。部分已經進入實踐探索階段的金融機構,其綠色金融發展實際上也大多還停留于某些具體經營層面,還沒有制定專門的綠色金融戰略目標和發展規劃。我國金融機構也還沒有有效展開組織保障、企業文化(包括信貸文化)、人才、政策的戰略準備工作。我國金融機構在如何將環境因素嵌入業務決策流程、如何開發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如何進行環境風險評估和管理等諸多方面還需要不斷學習。
綠色發展大勢所趨,綠色金融大有可為。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重慶綠色信貸余額為近5000億元,較年初增長29.4%;綠色貸款占各項貸款余額比重約10%,較年初增加1.5個百分點。進一步加強綠色金融建設、優化金融營商環境,不斷豐富綠色金融產品與服務,提高金融資源綠色化配置效率,定能更好地守護綠水青山,為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7年中國綠色金融行業發展現狀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7年中國綠色金融行業發展現狀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目前,中國是全球綠色金融的引領者,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動和自下而上的實踐創新密切結合,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綠色金融發展路徑,為保障中國的綠色發展發揮著巨大作用。隨著綠色金融各項標準的不...
查看詳情
公寓式酒店在一線城市酒店市場占有較大規模,運營較為成熟,而對于強二線城市廈門而言,公寓式酒店正處在發展初期,市...
鎢是全球重要的戰略資源。鎢是一種稀有的國家重要戰略資源,號稱“工業的牙 齒”,廣泛應用于工程機械、金屬切削機床...
前7個月我國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同比增長6.3%根據商務部最新發布的數據,2023年1至7月,我國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
何謂社保信息化?社保信息化是指集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信息技術及管理技術等多學科的高技術為一體,在社保各部門之2...
上半年我國冷鏈物流總額達3.1萬億元8月13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布今年上半年冷鏈物流運行數據。上半年我國冷鏈物...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