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商報8月21日報道,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本市分時電價機制等有關事項的通知》優化電價峰谷時段和峰谷價差,進一步發揮電價信號作用、引導工商業用戶錯峰用電。
據北京商報8月21日報道,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本市分時電價機制等有關事項的通知》優化電價峰谷時段和峰谷價差,進一步發揮電價信號作用、引導工商業用戶錯峰用電。
單一制用電峰平谷電價比例調整為1.71:1:0.36(不滿1千伏) 和1.8:1:0.3(1千伏及以上),兩部制用電峰平谷電價比例統一調整為1.6:1:0.4,尖峰電價在高峰電價基礎上上浮20%。
國金證券指出,今年全國峰谷價差相較去年呈現持續擴大的趨勢,特別是進入夏季用電高峰后,共有20省市 (去年同期15省市) 開始執行尖峰電價,超九成地區峰谷價差環比增大,將進一步擴大工商業儲能盈利空間。
海通證券表示,配置儲能能夠提高新能源電力供應的發電質量,提高電網運行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未來中長期看儲能行業市場規模依舊具備較大的增長空間。隨著儲能行業高速發展,各環節龍頭企業將不斷受益。
公司方面,據上證報表示,蘇文電能:公司智能用電業務主要面向工商業用戶,旗下電能俠云平臺可通過削峰填谷和需求側管理,持續為企業節省電費,客戶黏性較強。
芯能科技:公司以發電業務為核心,依托分布式光伏電站屋頂資源業主布局“充電、儲電”新應用領域。
近日,以“科創聚星,贏領未來”為主題的2023全球“未來產業之星”大賽復賽開幕式上,《上海新型儲能產業發展白皮書》《上海擴展現實產業發展白皮書》正式發布。
《上海新型儲能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上海正在以人才、技術、資本、軟件等綜合優勢助力儲能賽道發展。目前,上海的新型儲能企業覆蓋了機械儲能、電化學儲能、氫儲能等不同技術路線。
《上海擴展現實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上海在擴展現實的硬件、軟件、內容生成和平臺支撐方面優勢明顯,在光學模組、圖像傳感器、微型顯示等硬件領域優勢突出,AR終端持續發布行業引領性創新產品。
據了解,2022年9月,上海發布《上海打造未來產業創新高地發展壯大未來產業集群行動方案》,提出聚焦健康、智能、能源、空間、材料五大產業領域16個細分賽道,打造未來產業高地。
此次發布的兩份白皮書針對未來能源與未來智能兩大領域中的細分賽道,內容涉及到剖析上海在該領域發展的優勢、特色和主要進展,針對產業發展面臨的瓶頸問題提出對策建議。
上半年,上海地區生產總值為21390.1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7%,經濟延續恢復態勢,發展質量穩步提升。
分產業來看,上半年上海市第一產業增加值35.12億元,同比增長1.5%;第二產業增加值5082.60億元,同比增長15.1%;第三產業增加值16272.45億元,同比增長8.2%。
從消費、投資等方面來看,內部需求正在穩步回升。上半年,上海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3.5%;住宿企業營業額同比增長60.8%,餐飲企業營業額同比增長56.6%。
上半年,上海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7.2%。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58.4%,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85.6%。
“雙碳”目標下新能源發展迅速,新型儲能成為推動能源轉型重要支撐。在碳中和、碳達峰目標的驅動下,我國能源綠色轉型 進度加速。
新型儲能配置靈活、響應迅速,更加適合新能源儲能消納。根據國家能源局,新型儲能主要指“除抽水蓄能外以輸出電力為主 要形式,并對外提供服務的儲能項目”。新型儲能由于建設周期短、選址靈活、調節能力強,與新能源開發消納更加匹配,優勢逐漸凸顯。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新型儲能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分析:
近兩年,新型儲能政策利好密集發布,企業加碼布局,賽道競逐升溫。業內人士預計,隨著我國能源轉型不斷加快,“十四五”期間新型儲能產業發展將進入“快車道”,應用前景廣闊。
截至2023年6月底,全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超過1733萬千瓦/3580萬千瓦時,平均儲能時長2.1小時。
1—6月,新投運裝機規模約863萬千瓦/1772萬千瓦時,相當于此前歷年累計裝機規模總和。從投資規模來看,按當前市場價格測算,新投運新型儲能拉動直接投資超過300億元人民幣。
政策是推動儲能產業高速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2022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明確新型儲能發展目標是:到2025年,新型儲能由商業化初期步入規模化發展階段,具備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條件。其中,電化學儲能技術性能進一步提升,系統成本降低30%以上。
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發布的《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實現新型儲能從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轉變,裝機規模達3000萬千瓦以上,到2030年,實現新型儲能全面市場化發展。
預測到2025年我國新型儲能市場裝機規模超30GW
根據國家發改委/電科院預測,到2025年我國新型儲能市場裝機規模超30GW,2030年新型儲能裝機容量將達到1.5億千瓦。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實現碳達峰目標的關鍵期和窗口期,也是新型儲能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隨著電力系統對調節能力需求提升、新能源開發消納規模不斷加大,尤其是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集中建設的背景下,新型儲能建設周期短、選址簡單靈活、調節能力強,與新能源開發消納的匹配性更好,優勢逐漸凸顯,加快推進先進儲能技術規模化應用勢在必行。
本報告對國內外新型儲能行業的發展狀況進行了深入透徹地分析,對我國行業市場情況、技術現狀、供需形勢作了詳盡研究,重點分析了國內外重點企業、行業發展趨勢以及行業投資情況,報告還對新型儲能下游行業的發展進行了探討。
想要了解更多新型儲能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新型儲能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新型儲能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新型儲能研究報告對新型儲能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新型儲能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
查看詳情
8月21日,玻璃主力合約日盤大漲近5%,直接原因為上游純堿期貨大漲。國信證券指出,浮法玻璃剛需改善明顯,工程端需求...
據Digitimes21日報道,SK海力士宣布成功開發出面向AI的超高性能DRAM新產品HBM3E,并開始向英偉達等提供樣品進行性能驗...
我國將疫苗分為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新型疫苗主要為二類疫苗,我國疫苗市場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從一類苗市場發展到了現...
推動工業園區綠色低碳發展黨的二十大對“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出戰略部署,要求“加快發展方式綠色...
當今復雜嚴峻經濟形勢,國家重點扶持高技術產業、科技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第三方檢驗檢測行業,為這些高科產業體...
以智能建造為抓手、以綠色低碳為亮點,深度融合建筑業、制造業、數字經濟,強化 “研發-設計-制造-建造-運營”的全產業...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