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具有“內外均衡,一體循環”的基本特征,是遵循經濟循環思想的新型經濟發展方式,是促進國內經濟大循環的重要著力點,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在新發展格局下,我國可從“城市礦山”資源化利用、園區循環化改造、循環經濟大數據中心建設三方面著手,促進經
當前我國仍處于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階段,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減少碳排放壓力較大。循環經濟以資源的高效和循環利用為核心,對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意義重大。
循環經濟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契合可持續發展理念,對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據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的測算,僅對比生產環節,與開發利用原生資源相比,“十三五”期間,發展循環經濟對我國碳減排的綜合貢獻率達25%。
循環經濟對于應對氣候變化的作用,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可。英國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認為,通過實施循環經濟,到2050年可減少全球水泥、鋼鐵、塑料和鋁等關鍵工業材料生產過程中40%的二氧化碳排放。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循環經濟產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顯示:
循環經濟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它要求運用生態學規律而不是機械論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與傳統經濟相比,循環經濟的不同之處在于:傳統經濟是一種由“資源-產品-污染排放”單向流動的線性經濟,其特征是高開采、低利用、高排放。
循環經濟倡導的是一種與環境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它要求把經濟活動組織成一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其特征是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循環經濟為工業化以來的傳統經濟轉向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提供了戰略性的理論范式,從而從根本上消解長期以來環境與發展之間的尖銳沖突。“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是循環經濟最重要的實際操作原則。
《“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我國循環經濟發展各項指標將有所提升,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產值達到5萬億元。“十四五”期間,我國將通過三大重點任務、五大重點工程和六大重點行動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構建資源循環型產業體系和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循環經濟具有“內外均衡,一體循環”的基本特征,是遵循經濟循環思想的新型經濟發展方式,是促進國內經濟大循環的重要著力點,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在新發展格局下,我國可從“城市礦山”資源化利用、園區循環化改造、循環經濟大數據中心建設三方面著手,促進經濟發展方式向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轉型升級。
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循環經濟在國家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調整、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等多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作為我國生態文明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循環經濟產業的規模化、綠色化和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在迫切需求。
循環經濟是物質流、價值流和信息流三位一體的完整體系。其中,信息流是打通體系的關鍵,并通過增強、替代、協同和衍生作用于循環經濟系統。具體來講,信息流可以削弱供需雙方的空間摩擦,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物質循環效率;可以通過虛擬交易部分替代現實空間的物質、資金和人員流動,減少中間環節,提高經濟效益,促進循環經濟系統健康發展。
當前,循環經濟已成為我國新經濟態勢下國家關注的焦點。2020年修訂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自同年9月1日起實施,跨區域、跨行業的產業組織平臺與專業化的細分市場逐漸完善;“互聯網+”共享經濟平臺與傳統循環經濟產業回收體系整合持續加速;禁止進口洋垃圾,促進國內再生產品市場份額逐漸擴大;資源循環利用基地與“無廢城市”試點建設也在積極推進。
循環時尚作為循環經濟的細分賽道,具有無限發展空間。隨著城鎮化水平提升、人均收入增長推動消費水平提升和消費意識的轉換,具有消費能力的城鎮年輕人注重好的時尚單品的保值特性,追求更高生活質量。伴隨國際時尚趨勢中對于品牌品質的衡量從“使用壽命”轉變為“審美壽命” ,循環時尚在中國將迎來快速發展期。
循環時尚在一二線城市用戶滲透率高,排名前十大的城市占據全國45%的份額,買賣一體化用戶TOP5的城市主要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成都。在平臺專業化及直播等全新營銷方式助推下,循環時尚消費者正在完成賣家與買家角色的相互轉化。
在市場方面,預期至2025年,循環時尚產業規模將超千億,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具有較大增長潛力,預計2025年達到384億人民幣,復合增長率達到15%。
“十四五”期間循環經濟面臨重要發展機遇
伴隨著我國逐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循環經濟也面臨著巨大的發展機遇和市場空間。預計循環經濟對我國碳減排的綜合貢獻率將達30%。到2030年將達到35%。具體來看,中國循環經濟協會預計到2025年,大宗固廢綜合利用量將達到40億噸左右;各類生物質廢棄物發電量約為2200億千瓦時,與利用化石能源相比,將減少碳排放約1.8億噸/年;僅對比生產環節,與利用原生資源相比,資源再生循環利用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9.9億噸。
循環經濟涉及的多個行業,也紛紛提出了“十四五”期間的發展目標。例如,中國輪胎循環利用協會提出,到2025年,我國輪胎翻新年產量達800萬標準折算條;廢輪胎環保達標年處理量達800萬噸;廢輪胎規范回收利用率達到70%,環保達標加工利用率達到70%。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循環經濟產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循環經濟產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循環經濟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它要求運用生態學規律而不是機械論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與傳統經濟相比,循環經濟的不同之處在于:傳統經濟是一種由“資源-產品-污染排放”單向流動...
查看詳情
直銷(Direct Selling),按世界直銷聯盟的定義,直銷指以面對面且非定點之方式,銷售商品和服務,直銷者繞過傳統批6...
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強調協推動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我國園區正在由低級向高級,由單一向綜合園區發展...
22日,日本政府宣布24日起將開始核污染水排海。東京電力公司當天也公布了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的詳細步驟。按計劃,排放...
近十多年來,我國現代煤化工產業經過工業示范、升級示范兩個發展階段,產業規模穩步增長,能效、水效水平顯著提升,為...
“雙碳”發展戰略和新型能源體系建設的大背景下,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是當務之急。目前,新能源迎來跨越式發展的歷史機遇...
全球眾多的釣魚愛好者使得釣具行業成為一個市值達數百億美元的巨大市場。釣魚活動通常與季節密切相關,因此銷售季節性...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