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證報8月24日報道,近期,多地相繼出臺加快新基建發展政策舉措,涉及謀劃一批重大項目、補貼獎勵等多個方面。
據上證報8月24日報道,近期,多地相繼出臺加快新基建發展政策舉措,涉及謀劃一批重大項目、補貼獎勵等多個方面。
上半年各地發行用于項目建設的專項債券2.17萬億元,累計支持專項債券項目近2萬個。專家預計,今年新基建投資或達2.6萬億元至3萬億元,助力新型城鎮化發展。
另外,近期廣州、上海等多地加快推進城中村改造。今年4月召開的政治局會議提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上證報援引研究機構觀點稱,今年全國城中村改造市場規模或重回萬億元以上。在城中村改造和新型城鎮化的推動下,規劃設計等行業將迎來發展機遇。
公司方面,據上證報表示,蘇州規劃:公司主營規劃設計與工程設計,積極布局新城建設業務。新城市:公司主營國土空間規劃、工程設計等業務。
新型城鎮化:是以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基本特征的城鎮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協調發展、互促共進的城鎮化。
城鎮化是指人口向城鎮集中的過程。這個過程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城鎮數目的增多,二方面是城市人口規模不斷擴大(大英百科全書)。城鎮化進程中,第一產業比重逐漸下降,第二、第三產業比重逐步上升,同時伴隨著人口從農村向城市流動這一結構性變動。
新型城鎮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著眼農民,涵蓋農村,實現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共同富裕。
新型城鎮化的要求是不斷提升城鎮化建設的質量內涵。與傳統提法比較,新型城鎮化更強調內在質量的全面提升,也就是要推動城鎮化由偏重數量規模增加向注重質量內涵提升轉變。
長期以來,我們習慣于粗放式用地、用能,提出新型城鎮化后必須從思想上明確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之路的重要性;過去我們主要依靠中心城市帶動,提出新型城鎮化后更應該強調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配合發展的必然性。
當前,我國新型城鎮化總體進展情況良好,突出表現在:一是農民工融入城鎮的政策在不斷完善。二是中小城市和城市群的建設扎實有序推進。三是新型城市建設加快推進。四是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初見成效。
新型城鎮化與傳統城鎮化的最大不同,在于新型城鎮化是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注重保護農民利益,與農業現代化相輔相成。
新型城鎮化不是簡單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規模擴張,而是強調在產業支撐、人居環境、社會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實現由“鄉”到“城”的轉變,實現城鄉統籌和可持續發展,最終實現“人的無差別發展”。
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鎮化的首要任務。近10年來,我國有1.3億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2021年全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4.72%。
基本公共服務覆蓋范圍和均等化水平顯著提高,2021年全國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享受政府購買民辦學校學位服務的占比達到90.9%,更多農業轉移人口“留得下”“有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快速推進,平均每年新增城鎮常住人口超過1600萬人,城鎮化率從1978年的17.9%提升到2012年的53.1%。
城鎮化吸納大量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提高城鄉生產要素配置效率,推動了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帶來了社會結構深刻變革。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著力提升城鎮化水平和質量,扎實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城鎮化率提高到2021年的64.7%,城鎮常住人口總量超過9億人,空間格局不斷優化、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為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有力支撐。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2021年末,全國城市數量達691個,比2012年末增加34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4.7%,比2012年末提高11.6個百分點。
過去十年,我國城鎮化水平穩步提高,發展活力不斷釋放,服務功能持續完善,人居環境更加優美,城市發展質量穩步提升,城鎮化進入提質增效新階段。
環境更美好。清淤拓寬、補充再生水、建設景觀廊道等等。從人人避而遠之的臭水溝到水清景美的風景線,北京的亮馬河換了新顏。
當前,295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不含州、盟)的黑臭水體基本消除,全國各類濕地公園達1600余處,建設綠道8萬余公里。
城鎮化以人為核心,關鍵在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以這十年為坐標,1.8億左右農村人口進城成為城鎮常住人口,城鎮新增就業年均超過1300萬人,城鎮棚戶區改造3961萬套惠及9000多萬居民、老舊小區改造惠及2000多萬戶。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這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為人民群眾創造美好生活的重要路徑。
堅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引領,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繼續凝心聚力抓落實、蹄疾步穩往前走,才能讓新型城鎮化建設站在新起點、取得新發展。
2020年5月2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發布的2020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強新型城鎮化建設,大力提升縣城公共設施和服務能力,以適應農民日益增加的到縣城就業安家需求。
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發揮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綜合帶動作用,培育產業、增加就業。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完善便民設施,讓城市更宜業宜居。
2023年1月2日消息,《北京城市副中心拓展區規劃(2021年—2035年)》草案在市規自委網站公示,聽取公眾意見。拓展區規劃顯示,副中心拓展區為副中心以外的通州區轄區,由亦莊新城(通州部分)和9個鄉鎮組成。拓展區要建立創新驅動、眾星拱月、以城帶鄉的城鄉融合發展模式,建設成為首都新型城鎮化典范地區。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
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本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經濟信息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海關總署、全國商業信息...
查看詳情
耳機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分析耳機是一對轉換單元,它接受來自媒體播放器或接收器所發出的電訊號,利用貼近耳朵的揚聲器將...
我國茶葉種類繁多,約2000多種,大致分為六類,分別為紅茶、綠茶、白茶、黃茶、青茶和黑茶。紅茶屬于全發酵茶,茶性溫...
招投標是市場競爭的一種重要方式,其環境如何,包括交易成本的高低、規則的合理性,直接關系到市場競爭的公平性和市場...
服務器電源保持高增長服務器電源是歐陸通的長期發展戰略重點之一,公司多年來持續投入研發,了解客戶需求,加大與客戶...
康養設備能夠提供便捷的健康管理解決方案,滿足人們對健康的需求。此外,科技的不斷進步也為康養設備的發展提供了有力...
機動車檢驗是我國檢驗檢測行業機構數量最多的細分行業之一。機動車檢驗檢測行業涉及到機動車檢驗檢測的各個環節,涉及...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