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斷調整農藥產品結構,高毒、高殘留農藥產量占比從70%以上降至2%以下。三大類農藥比例更趨合理,高效、綠色、安全的環境友好產品漸成主流。農藥劑型正在向水基化、無塵化、控釋、緩釋等高效、安全的方向迅速發展,省工、省力的產品備受青睞。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農藥工業奮發圖強、開拓進取,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行業總體水平大幅提升,已形成了包括原藥生產、制劑加工、科研創新開發和原料中間體配套的較為完整的農藥工業體系。農藥不僅為保證中國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的連年豐收作出了巨大貢獻,還廣泛應用在林業、漁業、畜牧業、園藝、公共衛生等領域。
中國不斷調整農藥產品結構,高毒、高殘留農藥產量占比從70%以上降至2%以下。三大類農藥比例更趨合理,高效、綠色、安全的環境友好產品漸成主流。農藥劑型正在向水基化、無塵化、控釋、緩釋等高效、安全的方向迅速發展,省工、省力的產品備受青睞。此外,生物農藥、植物生長調節劑、水果保鮮劑和用于非農業領域的農藥新產品、新制劑發展迅速。未來,中國農藥工業將以綠色發展為主題,積極轉型升級,以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對標世界先進水平,實現中國農藥由大向強的轉變。
農藥,是指農業上用于防治病蟲害及調節植物生長的化學藥劑。廣泛用于農林牧業生產、環境和家庭衛生除害防疫、工業品防霉與防蛀等。農藥品種很多,按用途主要可分為殺蟲劑、殺螨劑、殺鼠劑、殺線蟲劑、殺軟體動物劑、殺菌劑、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等;按原料來源可分為礦物源農藥(無機農藥)、生物源農藥(天然有機物、微生物、抗生素等)及化學合成農藥;按化學結構分,主要有有機氯、有機磷、有機氮、有機硫、氨基甲酸酯、擬除蟲菊酯、酰胺類化合物、脲類化合物、醚類化合物、酚類化合物、苯氧羧酸類、脒類、三唑類、雜環類、苯甲酸類、有機金屬化合物類等,它們都是有機合成農藥;根據加工劑型可分為粉劑、可濕性粉劑、乳劑、乳油、乳膏、糊劑、膠體劑、熏蒸劑、熏煙劑、煙霧劑、顆粒劑、微粒劑及油劑等。
2021年中國審批農藥產品44719個,其中2021年新審批的農藥產品(登記證以PD2021、EX2021、WP2021開頭)2831個,其中常規農藥PD登記2469個,衛生用藥WP登記243個,僅境外使用農藥EX登記119個。2021年中國各類農藥登記產品中,除草劑產品987個,獲批最多;其次是殺蟲劑產品684,殺菌劑563個,衛生殺蟲劑243個,植物生長調節劑220個,不同種類農藥產品的登記數量。
植物性農藥屬生物農藥范疇內的一個分支。它指利用植物所含的穩定的有效成分,按一定的方法對受體植物進行使用后,使其免遭或減輕病、蟲、雜草等有害生物為害的植物源制劑。各種植物性農藥通常不是單一的一種化合物,而是植物有機體的全部或一部分有機物質,成分復雜多變,但一般都包含在生物堿、糖苷、有毒蛋白質、揮發性香精油、單寧、樹脂、有機酸、酯、酮、萜等各類物質中。從廣義上講,富含這些高生理活性物質的植物均有可能被加工成農藥制劑,其數量和物質類別豐富。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國內農藥行業發展趨勢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顯示:
全球農藥行業進入成熟發展階段,銷售額隨全球氣候、產品結構和宏觀經濟情況出現波動,在2015年作物用農藥銷售額一度同比下降9.61%。2016年以來,受益于全球農藥企業的整合和產能布局的調整,全球作物用農藥銷售額恢復了增長,2021年達到653.1億美元。
據標準普爾全球大宗商品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數據,亞太地區是全球農藥第一大市場,2022 年農藥銷售額占比達到31.59%;其次是拉丁美洲,占比27.62%。2021年,除草劑以高達44.31%的銷售份額繼續領跑全球農藥行業,其次是殺蟲劑和殺菌劑,分別占據27.19%和25.12%的市場份額。
2021年中國化學農藥原藥產量為249.8萬噸,同比增長16.3%。2021年中國化學農藥原藥產量最多地區為江蘇54.92萬噸。我國農藥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成為全球重要的農藥生產國,并已逐步形成了包括科研開發、原藥生產、制劑加工、原材料及中間體配套的完整農藥產業體系。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我國農藥總產量2016年達到接近380萬噸高峰,2015年起,受政策影響,農藥總產量穩步下降。2022年,我國化學農藥原藥(折有效成分100%)產量為249.7萬噸,2023年1-3月,產量為60.8萬噸,較2022年同期下降2.09%。
2021年中國綠色農藥獲證企業數量達48家,較2020年增加了11家,同比增長29.73%,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以“綠色興農、質量興農作”作為發展目標,通過大力發展綠色農藥,最終實現無公害農業。隨著中國綠色農藥獲證企業數量的增加,產品數量也隨之增加,2021年中國綠色農藥獲證產品共計235個,較2020年增加了82個,同比增長53.59%,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環境保護意識以及可持續發展理念也已得到人們更多的關注。
2023年上半年,受宏觀經濟、農藥行業周期性波動及市場供需變化的影響,農藥渠道庫存消化緩慢,農藥產品價格持續走低,整體市場成交量低迷,農藥公司半年度業績均大幅下降。
中國農藥工業發展十分迅速,多年以來,中國農藥產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位。2021上半年中國農藥進口金額為8.2億美元;出口金額為97.4億美元。中國農藥品種很多,按用途主要可分為殺蟲劑、殺螨劑、殺鼠劑、殺線蟲劑、殺軟體動物劑、殺菌劑、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等。2021上半年中國除草劑進口數量1.14萬噸;殺蟲劑進口數量為1.03萬噸;殺菌劑進口數量為1.38萬噸。
我國農藥出口數量多于進口數量,其中2021年中國除草劑出口數量為46.69萬噸;中國殺蟲劑出口數量為15.99萬噸;殺菌劑出口數量為67萬噸。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1上半年中國除草劑進口金額為1.36億美元;殺蟲劑進口金額為4.37億美元;殺菌劑進口金額為2.47億美元。據中國海關數據,2021上半年中國除草劑出口金額為36.84億美元;殺蟲劑出口金額為17.44億美元;殺菌劑出口金額為41.88億美元。
2023年,全球進入了后疫情時代,意味著全球經貿往來將逐步恢復。我國農藥行業在短暫經歷了疫情3年,極端天氣頻發,能耗雙控政策發力,安全環保教訓常鳴,人員流動受限等因素帶來的供應鏈、產業鏈巨大的挑戰,也經歷了糧食和能源危機隱憂帶給行業的機遇。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國內農藥行業發展趨勢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國內農藥行業發展趨勢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農藥工業奮發圖強、開拓進取,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行業總體水平大幅提升,已形成了包括原藥生產、制劑加工、科研創新開發和原料中間體配套的較為完整...
查看詳情
近日,中國生物制藥公布2023年中期業績,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52.8億元,經調整歸母凈利潤14.8億元。值得一提的是,今3...
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態勢如何?近年來,工業機器人應用場景不斷“出圈”,正從汽車制造、金屬加工等傳統領域向光伏、鋰5...
鹵制品的產品形態和加工方法多樣,而且飲食和消費具有區域性和季 節性特征。鹵制食品以農副產品為食材,通過鹵烹加工...
酸菜魚預制菜銷售市場分析酸菜魚預制菜銷售市場,酸菜魚預制菜市場及品牌如何?隨著酸菜魚預制菜市場火熱,多品牌入局3...
淡水魚苗進口如何及淡水魚養殖相關企業發展分析淡水魚苗進口如何及淡水魚養殖相關企業發展如何?隨著淡水魚苗增加和進5...
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2023BIPV是光伏建筑一體化,就是將光伏發電裝置融入建筑,合二為一,成...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