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我國公共交通客流預計較往年將有大幅回升。但公共交通行業仍面臨可持續發展的現實壓力,仍需要抓住“雙碳”目標、綠色發展等政策機遇,多方合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交通運輸是研究鐵路、公路、水路及航空運輸基礎設施的布局及修建、載運工具運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運輸經營和管理的工程領域。其工程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培養從事鐵路、公路、港口、海洋、航道、機場工程勘查、設計、施工與養護,機車、汽車、航舶及航空器運用工程,鐵道、公路、水路、航空信息工程及控制,鐵路、公路、水路及航空運輸規劃,經營和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據交通運輸部官微消息,根據國務院物流保通保暢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監測匯總數據,3月20日-3月26日,全國貨運物流有序運行,其中:國家鐵路貨運繼續保持高位運行,累計運輸貨物7770.8萬噸,環比下降0.37%;全國高速公路貨車累計通行5144.9萬輛,環比下降1.55%;監測港口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24260.9萬噸,環比增長1.17%,完成集裝箱吞吐量521.8萬TEU,環比下降1.32%;民航累計保障航班98524班(其中貨運航班4053班,包括國際貨運航班2758班,國內貨運航班1295班),環比下降0.36%;郵政快遞累計攬收量約24.68億件,環比下降0.68%;累計投遞量約24.96億件,環比下降0.76%。
2020年08月06日交通運輸部發布《關于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圍繞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總體目標,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線,以促進交通運輸提效能、擴功能、增動能為導向,推動交通基礎設施數字轉型、智能升級,建設便捷順暢、經濟高效、綠色集約、智能先進、安全可靠的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
智能運輸系統是通過對關鍵基礎理論模型的研究,將先進的信息技術、通信技術、電子控制技術和系統集成技術等有效地應用于交通運輸系統,從而建立起大范圍內發揮作用的實時、準確、高效的交通運輸管理系統。
運輸工具的環保化是世界各國最關注的問題。我國為交通出行環保化在多省市施行汽車限號、公交優先等措施,收效顯著。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電子科技技術不僅是發動器械的替代品,而更加強調機電一體化、汽車的自動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發展。相較于其他運輸方式,高鐵是最環保的現代運輸工具,因此實現以城市軌道交通為主干的智能交通系統,是城市交通環保化的必由途徑。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交通運輸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顯示:
當前,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我國公共交通客流預計較往年將有大幅回升。但公共交通行業仍面臨可持續發展的現實壓力,仍需要抓住“雙碳”目標、綠色發展等政策機遇,多方合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黨的十九大提出開展綠色出行行動;黨的二十大再次明確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連續印發《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等文件,均對加快構建綠色交通運輸發展體系作出了部署安排。
近日,交通運輸部政策研究室新聞宣傳處處長馬國棟在2023年綠色出行政企對話會上表示,交通運輸部制定印發了《推進交通運輸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關于全面深入推進綠色交通發展的意見》《綠色交通“十四五”發展規劃》等系列文件,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要求,加快綠色交通運輸制度體系建設。
隨著綠色交通運輸體系的不斷完善,文明交通綠色出行理念的日益普及,政府、企業、團體、公眾等共建共創共享綠色出行體系的步伐將不斷加快。未來,將真正實現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綠色出行將成為一種享受和時尚。
2019年,交通運輸部等十二部門和單位聯合印發《綠色出行行動計劃(2019—2022年)》,從構建完善綜合運輸服務網絡、大力提升公共交通服務品質、優化慢行交通系統服務等方面作出部署。2022年年底,《綠色出行行動計劃》迎來三年收官,對此,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城市交通與軌道交通研究中心總工程師陳徐梅認為,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的綠色出行政策制度不斷健全,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等城市綠色出行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綠色出行服務品質顯著提高,綠色出行理念深入人心。
交通運輸部管理干部學院教授張柱庭表示,2007年由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公開征求意見的《城市公共交通條例》,規范了城市公共交通運營秩序、當事人權利義務、城市公共交通發展方向等內容,一直備受關注。“希望《城市公共交通條例》能早日出臺,一定會極大地促進綠色出行發展。”
2020年,交通運輸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綠色出行創建行動方案》。今年年初,北京、上海等97個城市成為首批綠色出行創建考核評價達標城市。陳徐梅表示,城市要建立綠色出行創建的長效機制,提升綠色出行的覆蓋面,讓公眾改變行為模式和生活方式,需要政府、企業和市場形成合力。
近年來,在公眾普遍熟知的公交、地鐵、騎行等綠色出行方式的基礎上,綠色出行的內涵也在不斷擴大,出行企業積極探索,致力于為公眾帶來更加綠色、低碳的出行體驗。
交通運輸部、自然資源部、海關總署、國家鐵路局、國鐵集團聯合印發《推進鐵水聯運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聚焦提升設施聯通水平、提升聯運暢通水平等4個方面共13項任務,加快運輸結構調整優化,推動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發展。
優化調整運輸結構,是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一項重點工作。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快推動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優化。當前,以鐵水聯運為代表的多式聯運成為我國交通運輸結構調整的重要突破口。隨著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多式聯運已駛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鐵水聯運勢頭良好
多式聯運是指將公路、鐵路、航運、管道等運輸方式中的兩種或以上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通過協調、轉換和銜接等方式,形成高效、便捷的綜合運輸體系,以滿足貨物運輸的需要。這種運輸方式具有產業鏈條長、資源利用率高、綜合效益好等特點。
鐵水聯運是多式聯運中的重要一種。作為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鐵路和水路均有運量大、成本低、綠色低碳的特點,也分別擁有自己的優勢。鐵水聯運可以將二者的優點結合,進一步發揮水路、鐵路運輸比較優勢和綜合運輸組合效率,推動沿海和內河港口集裝箱、大宗貨物等運輸高質量發展。
正因如此,鐵水聯運是各地在開展多式聯運中優先發展的種類,為提高貨物的運輸效率和交通流量產生了積極作用,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
以2017年開通的“渝桂新”(重慶—廣西欽州—新加坡)海鐵聯運班列為例,其將內陸城市與沿海地區緊密地聯結在一起,成為推動地區互聯互通的重要力量。幾年來,沿線城市交通物流行業實現高速發展,為沿線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活力。從數據看,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開行數量持續攀升,年增速全國領跑,從2017年的178列增加到2022年的8800列,增長48倍。盤活了西部地區交通與物流產業的存量資源,帶動了物流和貿易的增量市場。
在全國范圍內,類似“渝桂新”海鐵聯運班列的成功實踐并不少見。經過努力,我國“公轉鐵、公轉水”成效明顯,運輸結構持續優化。環渤海、長三角地區等17個主要港口煤炭集港全部改為鐵路和水路。2022年港口完成集裝箱鐵水聯運量875萬標箱,同比增長16%。
為進一步鞏固鐵水聯運的良好勢頭,此次印發的《推進鐵水聯運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了強化一體銜接、強化組織協同、強化創新發展、強化統籌協調4個方面的具體任務。這些任務包括加強港口與鐵路的規劃和建設銜接,推進港口集疏運鐵路設施建設,優化聯運組織方式,拓展港口航線和運輸服務輻射范圍,鼓勵鐵路、港口、航運等加強合作,提升口岸通關便利化水平,推動實現鐵路水運行業的信息技術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融合應用等。這些任務將進一步提高鐵水聯運的效率和競爭力,滿足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要求。
《2023-2028年交通運輸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交通運輸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
交通運輸業是指使用運輸工具將貨物或者旅客送達目的地,使其空間位置得到轉移的業務活動。包括陸路運輸服務、水路運輸服務、航空運輸服務和管道運輸服務。它起著聯結產業之間、區域之間、城鄉之...
查看詳情
醋酸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分析乙酸,也叫醋酸(36%--38%)、冰醋酸(98%),是一種有機一元酸,為食醋主要成分。純的無...
瓦楞紙的概念及行業發展階段分析瓦楞紙是由掛面紙和通過瓦楞輥加工而形成的波形的瓦楞紙粘合而成的板狀物,一般分為單...
國金證券表示,今年上半年生豬價格持續處于養殖成本線以下,行業整體呈現虧損狀態且隨著出欄量的增加,2023Q2虧損幅度...
高標準農田是適應綠色生產、可持續發展新要求,全面加強、穩固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立與現代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相適...
《湖北省危險廢物分級分類管理辦法(試行)》,組織2023年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圍繞規范化環境管理座談。各地生態環境分局...
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盡管過去相對滯后,這個復雜而龐大的行業正逐漸意識到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