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的消費需求和技術進步也在驅動行業快速發展。我國人口突破14億,龐大的人口基礎為行業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這主要表現在:一方面,隨著城鄉融合進程的加快和鄉村公路的發展,農村、城鎮間的往來迅速增多,帶動了居民出行半徑的增加;另一方面,面對日益嚴重的交
我國電動自行車的社會保有量已達3.5億輛,年產量超過3500萬輛,均已位居世界第一。與此同時,我國自行車保有量約4億輛,電動自行車保有量已經接近傳統自行車,成為群眾中短途交通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80%的出行多發生在0公里至20公里的微短交通范圍內。在政策與需求的雙重驅動下,這個范圍內的智能出行蘊藏了巨大的商業空間和機會,而各大相關廠商也在努力探尋賽道更多的可能性。近年來,由于使用輕便價格便宜,智能電動自行車迅速填補了城市公共交通的缺位,而“最后5公里”的新機遇也促使更多企業涌入新賽道。
電動自行車是指以蓄電池作為輔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車的基礎上,安裝了電機、控制器、蓄電池、轉把閘把等操縱部件和顯示儀表系統的交通工具。根據中國自行車協會近日統計,2022年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2100億元,同比增長3%;電動自行車規模以上企業產量同比增長9%;可見2022年規上企業收入與產量僅實現小幅增長。此外,行業預計2023年自行車產量較2022年將持平或略有下降。
新國標政策推行下,國內電動兩輪車行業逐步趨于高質量、高標準的規范化方向發展,行業競爭格局也會逐步趨于穩定,龍頭企業市占率預計逐步提升,集中度也預計趨高。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電動自行車行業市場調研與競爭格局預測報告》顯示:
隨著行業標準的提高與中小企業清退,兩輪電動車品牌發展不再是簡單地依賴“價格戰”,而是轉變為重點提升品牌價值與產品價值,包括成立高端智能鋰電電動自行車品牌,與科技公司合作提升產品智能化水平等。同時,隨著海外市場對兩輪電動車的需求不斷擴大,相關企業也在積極拓展國外銷售渠道。
根據2019年4月發布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以下簡稱新國標)要求,對2019年4月15日前購買的、不符合新國標的電動自行車實行3年—5年過渡期管理。其中,北京市、上海市和浙江省等多地明確規定,過渡期內未上牌或過渡期滿后登記為臨時牌照的電動自行車將禁止上路行駛。
新國標出臺后,市場也在加速淘汰資質不足和運營能力弱的中小企業,提高了電動自行車市場的準入門檻。2013年—2019年,電動自行車企業數量從約2000家縮減到了110家;2018年—2020年,CR4(雅迪、愛瑪、臺鈴、新日)市場份額從47.4%提升到了57.9%。
產業鏈數字化轉型迫在眉睫
可持續的消費需求和技術進步也在驅動行業快速發展。我國人口突破14億,龐大的人口基礎為行業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這主要表現在:一方面,隨著城鄉融合進程的加快和鄉村公路的發展,農村、城鎮間的往來迅速增多,帶動了居民出行半徑的增加;另一方面,面對日益嚴重的交通擁堵,很多家庭和個人在中短途出行時更傾向于機動靈活、停放方便的電動自行車。因此,作為一種經濟、便捷、省時省力的交通工具,電動自行車具有持續、長遠的剛性需求。
與此同時,新技術尤其是人工智能和連接技術近年來取得了巨大進步,并被應用到電動自行車市場,諸如無鑰匙啟動、車輛遠程定位、手機控車、故障檢測、電子圍欄、智能導航、整車OTA、輔助駕駛等功能正在逐步普及,大大提升了產品性能、改善了用戶體驗,并進而創造出新的市場機會,推動行業轉型升級。
電動自行車產業仍存在競爭低質化、產品創新力低等問題,通過數字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電動自行車產業將迎來升級換代窗口。 雅迪、愛瑪、臺鈴等傳統電動自行車品牌也在加大智能化布局。臺鈴新事業部副總經理莊清表示,電動自行車行業拓展智能化需要滿足兩點:一是滿足市場需求,據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統計,目前55%的人購買電動自行車時把智能化作為搜索依據;二是智能化對產業是一種升級,現在電動自行車行業同質化嚴重,一味打價格戰對各家企業都不劃算。
電動自行車智能化發展,產業鏈的數字化轉型不可或缺。電動自行車產業鏈數字化轉型迫在眉睫。產業鏈數字化轉型涉及多個方面,包括智能企劃、數字化設計、數字化制造和智能履約。在電動自行車領域,哈啰以C端切入,積累了海量用戶、技術實力和生態協同能力,帶動電動自行車行業從產品智能企劃、數字生產到產品交付和售后在內全鏈條的改變。
智能換電也將成為新風口
消費者購買兩輪電動車首要關注的因素,依舊是電池和續航,占比達到了60.9%;其次關注的是,動力和質量方面;對于智能化的關注,僅排在第四位。在續電補能這一市場剛需的驅動下,通過充換電一體柜現場置換滿電電池以實現極速補能的模式,正逐步將分散式、自主性的充電行為轉變為一種全新業態,構建起龐大的藍海市場。
近年來,多地已經開始推廣智能換電柜。以哈啰旗下的小哈換電為例,其在廣東東莞已有換電服務的相關企業落實試點,采用智能換電柜和快速充電樁結合的方式,依托共享模式,對社區用戶不同類型的充電需求提供針對性解決辦法,做到新舊電動車普適、隨到隨充、隨換隨走。
目前,已有主流平臺對自有配送員電動自行車、電動車進行換電改革,比如美團、餓了么、順豐同城等。哈啰、滴滴、美團業已加速布局換電基礎設施,或以子業務形式開展,如小哈換電,或以與第三方換電企業合作的方式開展,比如美團和e換電。
未來幾年對C端來說,將是“充電+換電”相結合,充電還是主流,換電滲透率會逐步提高;另外,電動自行車充換電行業標準化會逐步成型,行業各家廠商會讓底層互聯互通成為可能。
出海成業績新增長點
綠色環保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各國紛紛出臺補貼政策及碳積分政策,降低購買短途出行交通工具門檻。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2021年,我國電動自行車的進出口規模不斷增長,且以出口貿易為主。2021年,我國電動自行車整車出口2290萬輛,同比增長27.7%;出口額52.9億美元,同比增長50.8%。疊加近期國際汽油價格波動等因素,專家預計,這一增長趨勢仍將持續。
在廣闊市場利好刺激下,包括雅迪、愛瑪、新日和臺鈴等傳統品牌,以及九號公司、小牛電動等新銳電動自行車企業都在積極布局海外市場。目前,愛瑪在歐洲布局了旗艦店,北美旗艦店也在規劃之中;而新日則通過海外代理商渠道出口到近100個國家和地區;小牛已進入海外50個國家和地區。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電動自行車行業市場調研與競爭格局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電動自行車行業市場調研與競爭格局預測報告
電動自行車,是指以蓄電池作為輔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車的基礎上,安裝了電機、控制器、蓄電池、轉把閘把等操縱部件和顯示儀表系統的機電一體化的個人交通工具。我國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動自行車生產、...
查看詳情
當前我國可再生能源正全面邁向高質量躍升發展新階段,“光伏+”也持續升溫,新模式不斷涌現。業內人士指出,未來光伏...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質量保衛戰是新能源電池企業奪取最終勝利的關鍵戰役。電池復雜的內部結構、加工過程中的損傷和電...
過去10年,超級食品迎來快速發展階段,羽衣甘藍、藜麥、燕麥、奇亞籽、牛油果都是認知度比較高的超級食品,因其特定的...
作為醫療器械的子行業,體外診斷也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診斷試劑產業是醫療器械產業的一個重要分支,結合了傳統工業...
在近日召開的金磚國家工商論壇上,深化金磚農業合作成為一項焦點議題。記者獲悉,金磚國家糧食總產量占全球約40%,農...
早在20世紀70年代,小型風電技術在中國風能資源豐富的內蒙古、新疆等地得到了發展,最初小型風電技術被廣泛應用在送電...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