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大型礦山企業兼并重組和整合技改中小型非煤礦山企業。加快礦山升級改造。推動中小型礦山機械化升級改造和大型礦山自動化、智能化升級改造,加快災害嚴重、高海拔等礦山智能化建設,打造一批自動化、智能化標桿礦山。
據新華社9月6日報道,中辦、國辦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礦山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
意見提出,嚴格災害嚴重煤礦安全準入。停止新建產能低于90萬噸/年的煤與瓦斯突出、沖擊地壓、水文地質類型極復雜的煤礦。實施非煤礦山整合重組。
鼓勵大型礦山企業兼并重組和整合技改中小型非煤礦山企業。加快礦山升級改造。推動中小型礦山機械化升級改造和大型礦山自動化、智能化升級改造,加快災害嚴重、高海拔等礦山智能化建設,打造一批自動化、智能化標桿礦山。
國泰君安指出,根據《山西省煤礦智能化建設指導手冊》,擁有一個采區的高配智能煤礦的智能化建設投入在2.12-2.92億元,通常而言其中智能化軟件相關投入可以達到3000萬元,預計到2025年我國將保留4000余座煤礦,市場空間廣闊。
煤礦是礦山信息化、智能化建設的先行者,若考慮3.7萬余座非煤礦山的智能化改造需求,長期成長將進一步提高,行業未來發展有望超預期。
華安證券也表示,假設到2025年智能煤礦的數量為1100處,且智能礦山的建設達到了中級水平,則“十四五”期間智能煤礦的市場規模為1265-1771億元。
公司方面,據上市公司互動平臺表示,天瑪智控:向客戶提供應用于煤礦工作面的智能化控制系統,產品性能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天地科技:煤礦智能化龍頭。
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線發布了《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22~2023)》。該報告的專題報告之一《中國煤礦機器人發展報告》顯示,煤礦機器人市場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市場競爭格局較為分散,但目前銷售額已近10億元,其中安控類和掘進類煤礦機器人發展較為迅速。2021年,我國煤礦機器人企業有368家,較上年增加25.17%。
全球煤礦機器人銷售額占機器人總銷售額的1.32%,占比整體呈穩定上升趨勢;全球煤礦機器人銷售額約3.84億美元,較上年增加0.68億美元。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煤礦機器人整體發展水平相對較高,煤炭開采成本低。
今年的全球煤炭消費量將同比增長1.2%,首次超過每年80億噸的水平,刷新2013年創下的歷史紀錄,并將維持這一水平直到2025年。具體來說,預計今年煤炭消費量增幅最大的經濟體是印度,同比增幅為7%,其后是歐盟(6%)和中國(0.4%)。在產量方面,三大煤炭生產國——中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的產量今年也將打破紀錄。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公布2022年1-5月原煤產量前十企業排行榜。榜單顯示,排名前10家企業原煤產量合計為9.4億噸,同比增加0.4億噸,占規模以上企業原煤產量的51.9%。其中,國家能源集團一季度原煤產量24966萬噸,排名第一,同比增長6.5%。
目前,礦山智能化建設投資總規模接近2000億元,已完成投資超過1000億元,現場應用的煤礦機器人達到31種、1000臺套,約300輛無人駕駛車輛在30余處露天煤礦開展試驗。
228處非煤礦山在破碎、運輸、給水排水、在線監測監控與研判等環節實現智能化。智能化煤礦百萬噸死亡率為0.024,不到平均水平的50%。
《報告》預計,到2027年,中國煤礦巡檢機器人需求量為902臺,對應煤礦巡檢機器人市場規模為7.59億元;煤礦掘進機器人需求量為692臺,對應銷售額為27.6億元。
據中研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機器人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等 17 個部門日前聯合印發了《" 機器人 +" 應用行動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加快推進機器人應用拓展,開展 " 機器人 +" 應用行動,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縱觀國內醫療機器人市場,已有不少企業在疾病篩、查、診、療等細分賽道展開布局。能種植牙齒的口腔手術機器人、可完成顱內活檢的腦出血機器人、能實現關節置換的手術機器人、可幫助殘障人士獨立行走的外骨骼機器人……
各種類型的“機器人醫生”在提高術中視野清晰度、改進手術流程、提升治療精準性、最大限度減少患者創傷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描繪出一副充滿想象的“智能醫學”新場景。
近年來,國內機器人賽道發展火熱,從市場規模來看,2021 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為 25.6 萬臺,同比增長 48.8%,已經連續 8 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國,預計 2025 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將突破 45 萬臺。
北京方面:目前北京發布的《北京市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北京機器人產業發展目標:到2025年北京市機器人核心產業收入達到300億元以上,打造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機器人產業集群。
根據行動方案的主要目標,到2025年北京機器人產業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培育100種高技術高附加值機器人產品、100種具有全國推廣價值的應用場景,萬人機器人擁有量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形成創新要素集聚、創新創業活躍的發展生態。
機器人是AI技術的重要載體,TeslaBot預熱,ChatGPT接力,機器人行業迎來產業變革。出于產品降本的考慮,預計國產機器人零部件企業在競爭中將具有顯著優勢。其中,伺服系統、減速器、傳感器等核心零部件組成執行器支持運動功能。
《“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指出,在醫療健康領域,要研制咨詢服務、手術、輔助檢查等醫療機器人產品;建設醫療、養老等場景化應用體驗中心,提升用戶體驗,擴大產品消費和加大推廣力度。
關鍵基礎性技術依然是制約機器人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高端減速器、電機伺服、控制器、專用AI芯片等技術難題亟待攻克。《“十四五”機器人發展規劃》強調,要加強核心技術攻關,聚焦國家戰略和產業發展需求,突破共性技術。
相較于國外,中國機器人產業起步雖晚但發展極快,接連涌現一批實力強勁的企業,打造出一批響當當的中國品牌。
在貼近日常生活的服務機器人領域,一些針對新興需求的國產獨角獸企業正嶄露頭角,主打無人機產品的大疆、主打拖地機產品的云鯨便是其中代表,一個用機器替代人力完成具有危險性的航拍,一個用機器替代人力完成具有重復性的拖地。
機器人行業報告由中研普華行業分析專家領銜撰寫,主要分析了行業的市場規模、發展現狀與投資前景,同時對機器人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趨勢預測和專業的行業數據分析,幫助客戶評估行業投資價值。
更多消息,請點擊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國機器人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機器人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機器人研究報告對機器人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機器人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
查看詳情
據中證報報道,9月6日,世界鉑金投資協會發布2023年第二季度《鉑金季刊》,并對全年預測進行更新。全球鉑金需求連續三...
據新華社9月6日報道,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清華大學研究發現,近期使用光晶格中束縛的超冷原子,通過多項創新技術制備出...
據券中社,華為全聯接大會2023將于9月20至22日在上海舉辦。大會以“加速行業智能化”為主題,邀請思想領袖、商業精英C...
復合肥料行業與農業發展息息相關,下游對接的是農業生產,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農民施肥習慣的改變以及農產品價格的波...
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是一種以人造地球衛星為基礎的高精度無線電導航的定位系統,它在...
合成材料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復合而成并具有某些綜合性能的材料。它分為結構復合材料和功能復合材料兩類。復合材...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