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海風中標均價3731元/KW。據該行統計,2023年國內已有11個平價海風項目公布招標價格,其中含塔筒機組中標/預中標均價在3731元/KW。
“十四五”已進入后半程,國內風電裝機呈較高積極性, 預計2023-2025年國內風電新增裝機為70/85/100 GW,其中海風新裝裝機為8/12/18 GW。
2023年1-8月招標規模同降18.0%。據該行統計,2023年1-8月風電招標規模達53.23GW,同降18.0%,其中海風招標規模6.85GW,同降45.7%。8月風電招標規模達4.03GW,同降24.0%,環比下降16.5%,本月新增海風招標1.2GW,同降33.3%,環比提升。
截至8月,海風中標均價3731元/KW。據該行統計,2023年國內已有11個平價海風項目公布招標價格,其中含塔筒機組中標/預中標均價在3731元/KW。
截至8月,2023年金風科技、遠景能源、運達股份合計中標規模位列前三。據該行統計,2023年1-8月金風科技、遠景能源、運達股份陸風中標規模位列前三,分別為10412MW、9213MW、7956MW,份額分別達21%、18%、16%。明陽智能、遠景能源、金風科技中標海風規模分列前三,分別為1725MW、1311MW、1000MW,份額分別為30%、22%、17%。2023年1-8月金風科技、遠景能源、運達股份合計中標規模位列前三,分別為11412MW、10524MW、8206MW,份額分別達20%、19%、15%。
今年上半年,光伏主要制造環節產量同比增長均在60%以上;前7月,風電光伏發電新增裝機超1.2億千瓦,占全部新增發電裝機的比重超70%,光伏發電工程完成投資同比增長108.7%……隨著綠色低碳轉型持續深入,以風電光伏等為代表的新能源正成為當前產業發展的一大亮點。
風電光伏更“風光”,離不開我國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的大背景。在全國碳排放中,能源活動碳排放占八成以上,風電光伏等新能源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力量。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加快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優化新能源項目接網流程,加大綠色債券、綠色信貸對新能源項目的支持力度……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繼實施,為新能源快速發展提供了動力。
政策環境有利,自身創新同樣給力。近年來,我國新能源行業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和裝備攻關,降本增效不斷取得新進展。近10年來,風電大功率齒輪箱、百米級葉片等關鍵部件持續突破,光伏量產單晶電池轉化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紀錄;風電項目單位千瓦造價從8000元降至4000元左右,光伏發電項目單位千瓦造價從1.2萬元降至4000元左右,不少項目度電成本與煤電相當甚至更低。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我國生產的光伏組件、風力發電機、齒輪箱等關鍵零部件,已占全球市場份額七成左右,全球新能源產業重心進一步向中國轉移。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風電設備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顯示:
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度國內風電招標規模超100GW,其中海上風電招標規模達25GW左右。截至2022年末,國內沿海省市提出的“十四五”海上風電發展計劃,開工或規劃的海風總規模已接近110GW,計劃并網容量達到60GW左右。同時,根據風芒能源統計,我國已出臺的海上風電規劃體量接近200GW,中長期發展空間廣闊。
“在‘雙碳’目標指引下,全球能源結構重塑,風電成為推進能源轉型的重要抓手,疊加風電項目自身經濟性的驅使,風電行業已逐步進入成長新周期。2022年以來,廣東、山東、浙江等多省已明確出臺了海上風電省補政策,推動海上風電項目開發由補貼向平價平穩過渡;除沿海各省陸續公開十四五裝機規劃外,原材料價格下降等因素也進一步刺激海上風電裝機需求。”
伴隨山東、浙江、廣東等省份相繼出臺補貼政策的支持落地,將助推重點區域海風項目加速開工或投產。
業內專家同時表示,2022年,海上風電的發展受到平價上網、開工項目減少等影響,導致全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量較2021年回落較大。但從目前行業情況來看,影響風電項目建設的因素在逐漸消退,投建有望提速。
受益于風電產業放量增長空間,作為智慧風電龍頭,明陽智能在發展國內風電市場的同時,積極展望全球,落實“海平方”戰略,實現了產業布局內外“兩開花”。根據財報顯示,2022年明陽智能海外收入同比增長628%,業務進入快速拓展期。
主推風機大型化降本增效
相比于陸上風電,海上風電擁有資源潛力大、風能條件好、限制因素少、距離負荷近等優勢,被公認為是風電行業未來發展的主戰場。根據中國風能協會評估,中遠期我國海上風資源技術開發潛力超過3500GW。然而,我國海上風電在2022年正式進入平價時代,海上風電成本下降迫在眉睫,可謂任務急、挑戰大。
在此背景下,根據財報顯示,2022年明陽智能海上風電業務仍維持20%以上毛利率,盈利能力保持穩定。其中,明陽智能積極推動海上風機容量大型化功不可沒。公司通過持續推動風機大型化和輕量化,使得風機單位材料消耗量不斷下降,從而進一步降低風機產品的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
在去年,明陽智能MySE12MW 海上風機順利下線。以該風機為例,在一個100萬千瓦的項目中,8MW機組需要125臺,12MW機組僅需84臺,約減少1/3的機位,節約用海面積30%以上;全場基礎成本降低24%,塔筒成本降低27%,總體降低成本25%以上。另外,由于機位點減少,尾流約減少3-4%,并且因大機組捕風效率提高,發電量整體提升5%以上。總體而言,單位千瓦造價節省8.6%以上,度電成本降低8.3%,自有資金內部收益率能提高7.5%以上。
同時,在陸上風電方面,公司陸上風電超大機型MySE7.15MW順利下線,并發布了MySE8.5MW陸上機型。
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明陽智能始終將推動海上風機容量大型化、高質量發展視為己任。在明陽智能的引領下,全行業風機大型化進程加快。
據CWEA統計,從2011年至2021年,國內新增陸上風電平均單機容量已從1.5MW提升至3.1MW,新增海上風電平均單機容量已從2.7MW提升至5.6MW。2022年我國海上風電機組大型化提速,金風科技下線16MW機型,中國海裝完成18MW主機的裝配。根據《風能》雜志數據,2022年下線的新型海上風電機組的平均單機容量達到11.5MW,到2025年最大單機容量可達到20MW。
明陽智能方面曾表示,預計在“十四五”末,海上風機的功率會發展到25兆瓦,而“十五五”期間,海上風機的功率會進一步提升至30兆瓦的水平。
業內人士表示,海上風電機組運行環境復雜、嚴酷,高運維、成本競價、平價上網競爭環境使得業主期望海上風電設備有更高可靠性、更好發電性能;風電設備制造商渴望產品少維修、終生免維護,也期望市場能夠理性,進入到度電成本最優、更加重視可靠性等;電網希望不停機,同時輸出穩定電量。可以看出,提高產品質量可靠性成為行業的共同愿望和追求。
明陽智能通過研發,克服了機型在不斷大型化、輕量化過程當中,面臨的諸如風機傳動鏈穩定性、發電機載荷穩定性等問題。
《2023-2028年風電設備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風電設備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風電設備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風電設備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供深...
查看詳情
蘋果手表對蘋果年營收貢獻率約為10%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今年第一季度蘋果在手表市場的份額從32%下降...
金融數據企穩回升中國人民銀行9月11日公布的金融統計數據顯示,8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36萬億元,同比多增868億元。8月...
農場在蔬菜種植的基礎上,預留部分土地用于黃芪 、板藍根 、魚腥草等多味中草藥種植,成熟的中草藥,加入炒熟的大豆...
我國蜂膠保健食品市場已日臻成熟,正常情況下,年銷售額50億元左右。中央“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國務院《關于促進...
消費電子行業競爭極其激烈,只有做高端,才能倒逼我們在技術上尋求突破,贏得未來生存和發展的空間。華為宣布發售Mate...
iPhone14系列降價銷售蘋果官網iPhone14系列降價銷售,其中,iPhone 14售價為128GB版本5399元,256GB版本6399元,512G...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