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明確,到2025年,具備持續創新能力,完善產業配套,形成完整的研發、設計、制造、試驗檢測和認證體系。
在輸變電設備領域,隨著一大批重點輸變電工程的建設,設備制造企業的技術水平和國產化能力不斷提升。目前,500千伏、750千伏超高壓輸變電設備已全面實現國產化,1000千伏特高壓輸變電設備也基本實現國產化的目標,±800千伏換流變壓器制造技術已經掌握,大容量晶閘管已經能自主研發,國內輸變電裝備制造業的技術水平和整體素質得以大幅提升。
2020年,規模以上輸配電設備企業營收合計約為31551億元,增速超過10%。根據我輸配電設備銷售增長率預測未來幾年,我國規模以上輸配電設備企業銷售規模將保持穩步增長態勢,至2026年將超過4.27萬億元。
輸配電是指將從發電廠生成的高壓電力輸送到各個地區和用戶的過程,以及將輸送到變電站的高壓電力通過變壓器降壓并輸送到終端用戶的過程。
《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明確,到2025年,具備持續創新能力,完善產業配套,形成完整的研發、設計、制造、試驗檢測和認證體系。大型火電、水電、核電等成套裝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備及儲能裝置市場占有率超過80%。輸變電成套裝備100%實現智能化,傳感器等關鍵零部件自主化率達到85%。
從輸配電設備市場需求看,2021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83120億千瓦時以上,比2020年同期增長10.3%,其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用電量分別約為1020億千瓦時,56130億千瓦時和1423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9%和18%。同年,發電裝機容量約237690萬千瓦,比上年末增長7.9%,其中火電裝機容量最高,達到129675萬多千瓦,同比增長4.1%,水電和核電裝機容量分別達到39090萬千瓦和5325萬千瓦,同比增長5.6%和6.5%。
從輸配電設備市場供應來看,主要體現在變壓器,高壓開關,電力電纜三個方面2021年,中國變壓器市場產量約為17億KVA,同比下降0.4%,其次是185萬臺高壓開關,同比下降12.7%相比之下,電力電纜的產量呈增長趨勢2021年其產量達到約5160萬公里,同比增長1.8%。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輸配電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近年來,我國配電網發展相關政策不斷完善。2015年3月15日,《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9號)發布,提出“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配電業務”“逐步向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放開增量配電投資業務,鼓勵以混合所有制方式發展配電業務”。增量配電業務改革由此拉開序幕。
2022年3月,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的《“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也提出加快配電網改造升級,推動智能配電網、主動配電網建設,提高配電網接納新能源和多元化負荷的承載力和靈活性,促進新能源優先就地就近開發利用的大方向。同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提升能源資源供應保障能力,加大力度規劃建設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
2022年7月,包括北京市鑫諾律師事務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重慶市配售電行業協會、鄭州航空港興港電力有限公司在內的30家單位向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名提交《關于盡快出臺理順輸配電價結構的過渡性措施,解決增量配電網發展堵點的建議》,獲得“支持和鼓勵增量配電網與可再生能源、分布式電源等協調發展”的明確回復?!翱梢哉f,國家層面對配電網發展的支持是明確的,也是持續的?!敝袊茉雌噦鞑ゼ瘓F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編輯兼中國能源報總編輯謝戎彬在論壇上表示。
與此同時,地方電網與配電網積極探索實踐,多地試點項目蓬勃發展。例如,據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連云港徐圩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黨工委委員盧忠寶介紹,徐圩新區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項目5年間已建成投運4座220千伏變電站、2個110千伏光伏發電站,配套建設80公里220千伏線路、18.6公里110千伏線路以及159公里10千伏線路,日最大負荷已突破98萬千瓦,至今已安全運行1216天,解決了企業生產用電需求。
“目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電力集團第七師300萬千瓦風電大基地兵地融合示范項目充分應用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模式,形成兵地融合發展的電力標志性工程,依托柔性直流輸電工程實現100%清潔能源外送和消納,將兵團可再生能源消納占比提升至20%,助力實現‘雙碳’目標?!毙陆a建設兵團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燕青指出。
推進新型能源體系的重要場景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加快新型能源體系建設,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謝戎彬表示,配電網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公共基礎設施。建立安全、高效的智能配電網,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關鍵環節。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和消費國。其中,煤炭生產、消費均占全世界的53%;石油生產約占5%,消費約占17%;天然氣生產也大約在5%左右,消費占10%左右?!北本┐髮W能源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楊富強在分析我國能源稟賦時指出,當前,我國在油氣方面仍依賴進口,帶來安全挑戰。但我國可再生能源的生產和消費都占到了世界1/3,且發展較為成熟。
楊富強指出,在中國,可再生能源已成未來能源最大的投資方向?!拔磥淼哪茉丛隽恐饕獊碜钥稍偕茉?。隨著新型能源體系的構建和化石能源的逐步退出,低碳化、電力化、分散化、數字化將是配電系統所需的重要特征?!?/p>
“隨著建設投入的不斷增加,我國配電網發展成效顯著,但用電水平較國際先進水平仍有差距,城鄉區域發展不均,供電質量有待改善。目前配電網接入新能源還存在一定限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配電網消納新能源的能力。如何破解新能源接入配電網難題并實現配電網穩定運行、促進園區綠色發展,非常值得探討?!北R忠寶說。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余貽鑫看來,我國技術上可開發的可再生能源潛力巨大。與此同時,電力負荷需求增長快,高成本下的低利用率以及保持高度可靠性是配電網面臨的挑戰。而從保證經濟性和可靠性方面看,在目前氣候變化及災害頻發背景下,分布式電源提高電網韌性的作用更加明顯。
支持新型電力系統發展
5月19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電力需求側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電力負荷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合并簡稱《辦法》征求意見稿),提出拓寬需求響應主體范圍,各類經營性電力用戶均可參與需求響應,有序引導具備響應能力的非經營性電力用戶參與需求響應。到 2025 年,各省需求響應能力達到最大用電負荷的 3%—5%,其中年度最大用電負荷峰谷差率超過 40%的省份達到 5%或以上。要求建立并完善與電力市場銜接的需求響應價格機制,通過實施尖峰電價等手段提高經濟激勵水平。
全面推進需求側資源參與電力市場常態化運行,逐步將需求側資源以虛擬電廠等方式納入電力平衡,發揮需求側的資源整合能力,支持地方電網、增量配電網、微電網開展需求響應。推動配電網增容改造和智能化升級,提升規?;尤敕植际诫娫?、柔性負荷的能力。建設各級電力能源數據中心,逐步實現多源用電信息聚合,安全有序推進用電數據開放共享等一系列措施。文件從系統具體建設內容、配套支持政策和未來商業化模式等方向,明確了后續需求側響應機制的搭建基礎與實現路徑。
推進多種主體參與需求響應市場,進一步優化市場調節機制。
《辦法》征求意見稿將需求側響應主體范圍拓寬至全部經營性電力用戶,并有序引導非經營電力用戶參與;各地 10 千伏(6 千伏)及以上高壓電力用戶應全部納入負荷管理范圍。
我們認為這一舉措一方面將需求、負荷管理范圍進一步明確,另一方面有利于逐步將大量的空調、照明、電動汽車等非經營性用戶的負荷參與到需求側響應市場中——以電動汽車為例,據中汽協數據,目前我國電動汽車保有量超1300萬輛,對應電池容量超過目前國內新型儲能裝機規模,若上述負荷逐步接入需求側響應,將進一步提高電力市場中的靈活能源水平。根據“誰受益、誰承擔”的原則,支持具備條件的地區,通過實施尖峰電價等手段提高經濟激勵水平,截至2022年底,我國共計有16個省市的峰谷電價差大于0.7元/kWh,峰谷電價差最高的廣東、海南等省份均已經引入尖峰電價調節機制。隨著尖峰電價的進一步推廣,各地峰谷電價差有望進一步擴大,推動市場調節機制持續完善。
鼓勵配用擴容升級和用電側光、儲發展,支撐用電側需求響應發展。
《辦法》征求意見稿支持增量配電網、微電網等發展,推動配電網增容改造和智能化升級。2022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達到86273億千瓦時、分布式光伏裝機達到157.6GW的背景下,我國面臨用電量和分布式能源均保持較快增長的局面,我們認為中短期內配用電側的主要升級方向來自于基礎能源架構的建設:即包括配電增容、增量配電網建設滿足電能量需求,以及用戶側儲能、光儲一體化發展等滿足靈活能源需求,從而滿足新型電力系統趨勢下配用電網穩定性的需要,以及支撐用電側資源逐步參與到需求響應市場。
政策推動虛擬電廠發展,數字經濟和電力經濟持續融合。
《辦法》征求意見稿指出,逐步將需求側資源以虛擬電廠等方式納入電力平衡。虛擬電廠聚合需求側資源,實現其與電力運行調節和市場機制的銜接。在政策支持下,有望逐步從江蘇、浙江、上海、冀北等試點省份逐步向全國擴大。中長期維度看,《辦法》征求意見稿指出,推進逐步實現多源異構用電數據的融合和匯聚,以及電力數據的共享,進而推動數字經濟和電力經濟互聯互通。我們認為,隨著用戶側儲能、分布式能源、充放電場站、智能電表等數字化、智能化能源管理調度硬件基礎逐步完善,用電側的能源管理將由目前的單體智能化逐漸轉變為以軟件層面的平臺化和用電主體的進一步聚合為導向,形成多層級且深度智能化的系統。
《2023-2028年中國輸配電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輸配電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輸配電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輸配電行業的市場規模、輸配電市場供需求狀況、輸配電市場競爭狀況和輸配電主要企業經營情況,同時對輸配電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預測。中研普華憑借多年的行業...
查看詳情
蘋果手表對蘋果年營收貢獻率約為10%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今年第一季度蘋果在手表市場的份額從32%下降...
金融數據企穩回升中國人民銀行9月11日公布的金融統計數據顯示,8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36萬億元,同比多增868億元。8月...
農場在蔬菜種植的基礎上,預留部分土地用于黃芪 、板藍根 、魚腥草等多味中草藥種植,成熟的中草藥,加入炒熟的大豆...
我國蜂膠保健食品市場已日臻成熟,正常情況下,年銷售額50億元左右。中央“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國務院《關于促進...
消費電子行業競爭極其激烈,只有做高端,才能倒逼我們在技術上尋求突破,贏得未來生存和發展的空間。華為宣布發售Mate...
iPhone14系列降價銷售蘋果官網iPhone14系列降價銷售,其中,iPhone 14售價為128GB版本5399元,256GB版本6399元,512G...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