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營企業要踐行新發展理念,深刻把握民營經濟發展存在的不足和面臨的挑戰,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堅守主業、做強實業,自覺走高質量發展路子。中研研究院預計未來民營經濟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未來民營經濟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民營經濟是實體經濟的基礎,也是微觀經濟的活力和后勁所在。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同時對“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作出重要部署。這是開展民營經濟工作的總綱領和根本遵循。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制定實施了一系列宏觀政策,保障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國企改革成效明顯,推動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營商環境持續改善,民營經濟煥發活力,外資外貿保持增長,扶持小微企業和個體經營戶政策顯效,中小企業快速成長。
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指出“我國經濟發展能夠創造中國奇跡,民營經濟功不可沒”,改革開放以來,民營經濟不斷發展壯大,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不斷提升,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營企業要踐行新發展理念,深刻把握民營經濟發展存在的不足和面臨的挑戰,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堅守主業、做強實業,自覺走高質量發展路子。中研研究院預計未來民營經濟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國民營經濟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民營經濟市場分析2023
從黨的二十大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到今年全國“兩會”,黨中央對于民營經濟發展的高度重視一以貫之。此次《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發布,再次釋放了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政策信號,有效助力民營企業提振信心、增強活力,也為錨定中國式現代化,推動中國經濟在高質量發展軌道上行穩致遠積累動能。
民營經濟是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力量。新形勢下,有必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
長期以來,民營經濟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已經成為我國經濟制度的內在要素、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
民營經濟發展主要表現為其在國民經濟“56789”占比以及其與國有經濟占比等“量”的持續增長上,企業競爭力與大型民企帶動作用有待提升、產業結構轉型有待升級、大中小民企有待融通發展等“質”的穩步提升及“能”的不斷增強還存在不少問題。
根據國家發改委提供的最新數據,在稅收上,2012年至2021年,民企占比從48%提升至59.6%。在就業上,2012年至2022年,規上私營工業企業吸納就業占比從32.1%提高至48.3%。在數量上,2012年至2022年,民企數量占比從79.4%增長到93.3%。在外貿上,民企從2019年起成為第一大外貿主體,2022年占比達50.9%。
數據:2012-2021年,我國民營企業數量從1085.7萬戶增長到4457.5萬戶;民營企業蓬勃發展、占比顯著提升,意味著我國民營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更加鞏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底盤更加夯實。
中國企業500強中民營企業已達249家,與國企數量差距縮小至2家,正是不斷破除傳統觀念束縛,消除各種障礙,才有了一大批民營企業的蓬勃興起。
2023年1-2月份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16.1%,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48.2%,比上年同期提高1.1個百分點。
2023年上半年,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10.59萬億元,同比增長8.9%,占進出口總值的52.7%,同比提升3.3個百分點。同期,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6.16萬億元,國有企業進出口3.29萬億元,分別占進出口總值的30.7%和16.4%。
發展民營經濟是長久之策,解決以上從“量”到“質”和“能”的結構性問題,要將民營經濟的發展放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大局中,不斷完善“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之間的關系。
民營經濟報告根據行業的發展軌跡及多年的實踐經驗,對中國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民營經濟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我國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民營經濟是企業、學術科研單位、投資企業準確了解行業最新發展動態,把握市場機會!
目前,民營經濟行業市場空間也非常巨大。想要了解更多行業詳細分析,請點擊查看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國民營經濟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版甲醇產業園區定位規劃及招商策略咨詢報告
“產業園區”是執行城市產業職能的重要空間形態,園區在改善區域投資環境、引進外資、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經濟等方面發揮積極的輻射、示范和帶動作用,成為城市經濟騰飛的助推器。產業園區是...
查看詳情
未來我國口腔醫療行業發展可能呈現以下趨勢:一方面,由于消費觀念的升級,口腔醫療機構的客戶群體由拔牙、補牙的低凈...
從氫能方面看鉑金產業在氫能領域,鉑金需求潛力巨大。鉑金作為鉑族貴金屬大家庭中的一員,是發展氫能產業的關鍵金屬,對...
農業農村部發布的《中國農作物種業發展報告》(下簡稱《報告》),中國農作物種業市值約1200億元,是全球第二大種子市...
疏浚工程是指采用挖泥船或其他機具以及人工進行水下挖掘,為拓寬和加深水域而進行的土石方工程。疏浚工程的挖槽設計應...
周邊游,也可稱為短途旅游,一定意義上可概括為是以大城市或省會城市為中心,出發當日能夠到達訪問地,覆蓋其周邊及鄰...
齒輪泵是液壓系統中廣泛采用的種液壓泵,它般做成定量泵,按結構不同,齒輪泵分為外嚙合齒輪泵和內嚙合齒輪泵,而以外...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