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網站消息,9月19日,華為創始人兼CEO任正非與ICPC(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基金會及教練和金牌獲得者的學生的談話紀要曝光。
據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網站消息,9月19日,華為創始人兼CEO任正非與ICPC(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基金會及教練和金牌獲得者的學生的談話紀要曝光。
任正非表示,我們即將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基礎就是大算力,第四次工業革命波瀾壯闊,其規模之大不可想象,今天的年青人是未來大算力時代的領袖,二三十年之內的人工智能革命,一定會看到年青人星光閃耀。
任正非還表示,未知就叫科學,當今世界,科學和技術的邊界越來越接近,科學轉化為技術的時間越來越短,如果等到大學把理論完全研究明白再去進行技術開發,就已經沒有先發優勢,沒有競爭力了,所以華為每年大約投入30-50億美金用于基礎理論研究,與大學一起共同研究看似無用的科學。
據中國算力發展指數白皮書測算,算力每投入1元,將帶動 3~4元的經濟產出。
對于算力產業而言,一方面以大模型訓練為代表的新興技術和應用快速崛起、反復迭代,助推數據量和算力需求爆炸性增長,加快算力從芯片到架構再到系統的全方位升級。
另一方面,算力的提升仍面臨多重挑戰,以延續摩爾定律為主的固有升級路線對算力規模提升作用日漸乏力,新技術新架構的演進和產業化方興未艾,算力供需之間的差距依然很大,計算技術亟需在理論架構和軟硬件實現層面產生質的飛躍。
同時方正證券表示,隨著新型存儲器件及存算技術的日趨成熟,大算力場景下存算一體也在加速滲透,典型的近存計算如HBM與主芯片在同一中介層連接有效提升了帶寬并且降低能耗,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
根據量子位智庫,預計存算一體市場規模2025年將達125億元,隨著技術成熟度的提高伴隨大規模商用落地,至2030年市場規模將達1136億元。
中國云計算市場發展迅速,在技術、標準、應用等方面取得眾多成果,與國家政策的扶持密不可分。國家政策及監管措施在云計算市場各個發展階段發揮著重要的引領作用,我國高度重視云計算產業發展,并在政策標準、產業布局、部署模式、行業應用等方面形成一些中國特色。
云計算按服務類型通常分為三類:基礎設施即服務 (IaaS)、平臺即服務 (PaaS) 和軟件即服務 (SaaS)。IaaS為用戶提供虛擬化計算資源;
PaaS 為開發人員提供了一個通過全球互聯網構建應用程序和服務的平臺;SaaS 為用戶提供完整且可直接訪問的軟件應用程序,這些應用程序在云基礎架構上運行,并且可以通過各種客戶端設備訪問。
從細分市場看,2022年全球SaaS市場規模1816億美元,占比44.8% ;PaaS市場規模1094億美元,占比27.0%;IaaS市場規模1143億美元,占比28.2%。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云計算產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分析顯示:
從本質上說,云計算是一種資源和服務共享的方式,在云計算平臺,硬件資源、網絡、應用環境都可以被隨時隨地、按需按量地分配調用。
符合上述理念的IT服務都可以叫做云計算服務。云計算是當前數字時代的核心技術,發揮著重要作用,可實現各類復雜的業務的協調發展。
云計算作為一種數字基礎設施,經過多年的發展,逐漸成為國家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云計算具有資源池、按需求調配、快速彈性、網絡訪問的廣泛性、可度量的服務等。
云計算在很大程度上是從作為內部解決方案的私有云發展而來的。數據中心最早探索應用包括虛擬、動態、實時分享等特點的技術是以滿足內部的應用需求為目的,隨著技術發展和商業需求才逐步考慮對外租售計算能力形成公共云。
因此,從部署類型或者說從“云”的歸屬來看,云計算主要分為公共云、私有云和混合云三種形態。公有云是指基礎設施由某一組織所擁有,面向公眾或某一行業提供云計算服務的部署模式。
私有云是指將云基礎設施與軟硬件資源部署在內網之中內,供機構或企業內各部門使用的云計算部署模式。混合云介于兩者之間。
新世紀以來,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重構了生產運行和信息交互邏輯,數字化轉型可助力企業適應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的發展,數字化轉型可以幫助企業滿足內部精細化管理的需求,改善工作模式,提高管理效率。
云計算可以為用戶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IT成本等, 特別是中、小型企業。但是,云計算仍然處于較早的發展階段, 還存在不少問題。
云數據中心部署結構不夠合理,資源利用率較低。在規模結構方面,中國大規模數據中心比例偏低,大型數據中心發展規模甚至不足國外某一互聯網公司總量,目前還沒有實現集約化、規模化的建設。
云服務能力亟待提高,配套資源匱乏。國內云計算服務能力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有較大差距,公共云計算服務業的規模相對較小,業務也比較單一,配套環境建設落后。
信息安全法律法規和監管體系不夠健全。在與云計算安全相關的數據及隱私保護、安全管理等方面,中國云計算產業生態有著較大缺失。
在云計算產業鏈中,云服務提供商開發云產品并提供相應的服務。上游產業是基礎設施提供商,將設備服務器、路由器和交換機銷售給IDC制造商或直接銷售給云服務提供商,云計算下游面向傳統行業和個人用戶,如互聯網、政府、金融等。
我國云計算應用已從互聯網拓展至政務、金融、工業、醫療、交通等傳統行業,但各行業應用水平參差不齊,應用深度呈現階梯狀分布。
位于第一梯級的互聯網和信息服務業已基本實現云計算的深化應用。這些行業基于自身具備 IT 屬性的先天優勢,充分將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興技術與云原生能力融合,提升企業業務智能化水平。位于第二梯級的金融、政務、交通等行業云化改造能力持續加深。
以金融行業為例,普遍采用容器、微服務、中間件等云原生技術進行底層架構的云化升級,構建敏捷高效的研發運維體系,加大云原生應用重構能力的力度。
位于第三梯級的能源、醫療、工業等行業的核心系統云化改造程度有待提升。上述行業云化改造主要針對非核心系統開展。
如醫療行業的云化改造主要針對信息及門戶系統、檔案及醫事服務等系統,通常采用專有云或混合云部署;能源行業的生產環境大多處于邊遠地區,對分布式云的應用尚不足,仍需運用云邊協同進行邊緣側云化改造。
云計算廠商的商業模式包括:為用戶提供算力服務租賃、存儲空間服務租賃、綜合解決方案租賃等并收取費用,利潤來自收入與成本之間的差額。
近年來,隨著云計算市場的擴大,云計算成為一些互聯網巨頭營收的重要支撐。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云業務目前仍處于普及階段。
無論是數據中心的建設、硬件資源,還是研發人員,初期投入都是巨大的。即使大型互聯網巨頭有強大的現金流業務支撐,短期內仍難以實現盈利。但作為戰略戰場,巨頭們愿意花錢先爭奪市場份額。
未來幾年云計算行業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速將達22%,到2025年中國云計算市場規模將達3868.6億元。獲取海量數據集訪問權限的最重要的新趨勢之一是支持人工智能的云平臺。
使用機器學習技術,他們可以使用這些數據來優化他們的關鍵能力。人工智能還用于解決各種與云計算相關的挑戰。
因此,云計算服務將是擴大人工智能系統規模的唯一途徑。另一方面,云計算將使人工智能能夠進行更快的計算和更好的資源管理。
本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經濟信息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海關總署、全國商業信息中心、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相關報刊雜志的基礎信息以及云計算行業研究單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
欲了解更多關于云計算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云計算產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云計算產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
一直以來,云計算引發ICT產業的深刻變革。1)軟件方面,云計算的應用使軟件開發具備分布式特征,用戶的使用模式由購買轉為租賃;2)硬件方面,體現在硬件要求更強性能,同時具有更低功耗,可管3...
查看詳情
周邊旅游市場發展及未來周邊旅游分析周邊旅游市場發展及未來周邊旅游如何?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美1...
烹飪是一個繁瑣復雜的過程,很顯然,傳統廚房三件套的烹飪方式已經無法適應快節奏、高壓力的現代社會,年輕群體的電器...
化妝品產品市場營銷和品牌推廣嚴重依賴于它的外包裝材料。皮膚護理、頭發護理、香水和指甲護理產品通常是裝在玻璃瓶中...
近年來,隨著人類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拉鏈由最初的金屬材料向非金屬材料,單一品種單一功能向多品種多規格綜合...
平板電腦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分析調研2023年9月20日,據@華為終端公司 微博消息,華為平板全球發貨量超1億臺,9月25日M...
據波蘭通訊社當地時間18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在烏克蘭向世界貿易組織提起訴訟后,匈牙利、波蘭和斯洛伐克決定退出...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