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蟲夏草是中國特有的中藥材,它與人參、鹿茸并列為三大補品,中國古代中醫藥典籍中都有記載。功能與主治為:甘,平。補腎益肺、止血化痰。
冬蟲夏草,中藥名。為肉座菌目麥角菌科蟲草屬真菌冬蟲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 BerK.)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蟲幼蟲上的子座及幼蟲的尸體的復合體。具有補腎益肺,止血化痰功效。主治腰膝酸痛、久咳虛喘、勞嗽痰血。本品由蟲體及從頭部長出的真菌子座組成。蟲體似蠶,長3-5cm,直徑3-8mm,表面深棕黃色至黃棕色,有環紋20-30個,近頭部的環紋較細;頭部紅棕色,足8對,中部4對較明顯;質脆,易折斷,斷面略平坦,淡黃白色。子座單生,細長圓杜形,長4-7cm,直徑約3mm;求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細縱皺紋,上部稍膨大,頭部與柄無明顯區別;質柔韌,斷面類白色。氣微腥,味淡。
本品含蛋白質氨基酸的游離氨基酸,其中多為人體必需氨基酸,還含有糖、維生素及鈣、鉀、鉻、鎳、錳、鐵、銅、鋅等元素。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鎮靜、抗驚厥、降溫等作用,對體液免疫功能有增強作用,蟲草的水或醇提取物可明顯抑制小白鼠肉瘤等腫瘤的成長,蟲草菌發酵液可對抗家兔心肌缺的ST段改變,蟲草菌對大鼠應激性心梗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蟲草水提液對大鼠急性腎衰有明顯的保護作用。
冬蟲夏草多生于海拔3000-4000米的高寒山區,主要生于草原、河谷、草叢的土壤中。在中國主要分布于西藏、青海、甘肅、四川、貴州、云南等省(自治區)的高寒地帶和雪山草原。冬蟲夏草是中國特有的中藥材,它與人參、鹿茸并列為三大補品,中國古代中醫藥典籍中都有記載。功能與主治為:甘,平。補腎益肺、止血化痰。用于腎虛精虧,陽痿遺精,腰膝酸痛,久咳虛喘,勞嗽咯血。冬蟲夏草被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大型真菌卷》(Redlist of China’s Biodiversity - Macrofungi),保護級別為易危(VU)。
在中國,政府相關部門通過下發相應的蟲草采集、管理與交易暫行辦法,針對采挖、儲存和管理制定出了詳細且完善的規定,在冬蟲夏草資源開發過程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現實生活中仍存在許多諸如地方采集管理不完善、承包經營權落實不到位、部分地區權益漠視、環境破壞嚴重等問題。與此同時,外來人員私自采挖、或者通過支付部分草場租賃和草場使用費后,濫采亂伐現象嚴重。部分不法分子甚至巧立名目借用旅游的形式,在禁止期限內進行非法挖掘行為。而且由于連年對冬蟲夏草資源的采集,草場退化嚴重,草地生態環境逐漸惡化,冬蟲夏草的數量也一直呈下降趨勢。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冬蟲夏草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價值研究咨詢報告》顯示:
隨著冬蟲夏草相關產品和應用研發持續推進,整體冬蟲夏草產量供給漸趨穩定,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冬蟲夏草產量達192.6萬噸,較2020年增長33.3萬噸,目前國內冬蟲夏草市場仍存在較為嚴重的以次充好,高價背景下吸引了一部分外來人員采集,其欠缺采藥的專業知識,過度無序的采挖使草地裸露面積擴增、土地急劇沙化、水土大量流失等,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平衡。隨著冬蟲夏草整體供給產量漸趨穩定,市場價格漸趨穩定,下游需求應用附加值提升帶動整體冬蟲夏草市場規模持續走高,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冬蟲夏草市場規模達744.3億元,同比2020年增長24%左右。
按照海拔高度將冬蟲夏草產區劃分為適宜區、次適宜區和不適宜區3個區域,冬蟲夏草適宜區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中南部,不適宜區主要在西北部。適宜區主要包括玉樹市、雜多縣和達日縣等;次適宜區主要包括烏蘭縣、共和縣和河南縣等;不適宜區主要包括格爾木市、茫崖市和西寧市周邊地區。政策規范背景下,數據顯示,2021年青海省冬蟲夏草總產值達201.6億元,從事蟲草采挖直接從業人員10萬人,采挖期人均工資1.1萬元左右,實現勞動收益120.1億元,受益農牧民近216.5萬人,人均年增收5000元左右。
中國從事冬蟲夏草產業的企業盡管多達數百家,但規模小、分散、實力弱、低水平重復現象嚴重,絕大多數以原料冬蟲夏草為主,沒有形成強大的龍頭企業,缺少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中國冬蟲夏草相關的銷售企業不多,包括同仁堂、三江源、神象、同慶和堂、雷允上、康美、金訶藏藥、珠峰圣傲八個品牌。
作為高端滋補品的冬蟲夏草,價格高昂,所以市場上一直以來不乏以次充好、造假增重等亂象,近年來一些電商平臺、線下門店大肆炒作叫賣一種“人工種植蟲草”,部分商家更是直接以“正宗西藏高海拔野生蟲草”來促銷,讓普通消費者難辨真偽。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冬蟲夏草出口國,目前我國冬蟲夏草出口量相對于產量來說較低,但是出口量整體上呈現增長趨勢。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冬蟲夏草出口量和出口金額分別為1.52噸和2324.56萬美元,2022年出口量和出口金額分別為1.72噸和2658.04萬美元,出口均價上漲至1543.58萬美元/噸。2022年我國香港地區出口冬蟲夏草占比大陸冬蟲夏草出口金額超8成,為2261.3萬美元,另外我國澳門地區、日本和新加坡也出口占比較高,分別為136.7萬美元、105.6萬美元和114.8萬美元。
2023年1-5月中國冬蟲夏草出口量已完成0.95噸,出口額已完成1300.69萬美元,出口均價為1364.84萬美元/噸,其中,北京冬蟲夏草出口額完成487.78萬美元,全國排名第一,青海冬蟲夏草出口額完成369.49萬美元,全國排名第二,江蘇冬蟲夏草出口額完成229.64萬美元,全國排名第三。從出口目的地來了,中國冬蟲夏草主要出口至中國香港、日本、新加坡、中國澳門、泰國、新西蘭等地,出口額分別為1109.11萬美元、93.91萬美元、39.85萬美元、35.32萬美元、14.21萬美元和8.29萬美元。
從消費結構來看,冬蟲夏草下游消費以原草直接消費為主,占比高達94%,深加工消費僅占6%,隨著冬蟲夏草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產業化的趨勢發展,未來市場容量將不斷擴大。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冬蟲夏草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價值研究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冬蟲夏草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價值研究咨詢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冬蟲夏草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冬蟲夏草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供深...
查看詳情
中國養老產業市場規模中國養老產業市場規模始終在擴大,養老產業市場規模將突破10萬億元關口,達到10.35萬億元。圖表2...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快先進農機研發推廣。農機具的推陳出新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各地在發展優勢主導產業和區域...
在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我國傳統工業技術改造、工廠自動化和企業信息化均需要大量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市場潛力...
人造纖維是化學纖維的一種,是以天然聚合物為原料,經過化學處理與機械加工而制得的化學纖維。根據人造纖維的形狀和用,...
旋挖鉆機是一種適合建筑基礎工程中成孔作業的施工機械。主要適于砂土、粘性土、粉質土等土層施工,在灌注樁、連續墻、...
近年來,隨著中國互聯網的不斷普及,中國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逐步成熟,甚至開始出現了無限流量,用網門檻不斷降...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