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是全球綠色金融的引領者,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動和自下而上的實踐創新密切結合,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綠色金融發展路徑,為保障中國的綠色發展發揮著巨大作用。
綠色金融是金融術語。綠色金融可以促進環境保護及治理,引導資源從高污染、高能耗產業流向理念、技術先進的部門。當前我國綠色金融政策穩步推進,在信貸、債券、基金等領域都有長足發展。綠色金融有兩層含義:一是金融業如何促進環保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另一個是指金融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前者指出“綠色金融”的作用主要是引導資金流向節約資源技術開發和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引導企業生產注重綠色環保,引導消費者形成綠色消費理念;后者則明確金融業要保持可持續發展,避免注重短期利益的過度投機行為。
目前,中國是全球綠色金融的引領者,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動和自下而上的實踐創新密切結合,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綠色金融發展路徑,為保障中國的綠色發展發揮著巨大作用。隨著綠色金融各項標準的不斷出臺與落地,將有效促進和規范我國綠色金融健康、快速發展,我國綠色金融將迎來標準的逐步統一。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七部委出臺的《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這一頂層架構設計的指引下,綠色金融激勵約束政策與制度創新不斷發展,出臺的綠色金融激勵約束政策從“導向性”越來越走向“實質化”。
隨著“3060”目標的提出,綠色低碳成為各行各業的重要轉型方向。為支持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綠色金融正不斷發力。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二季度末,我國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已達到14萬億元,同比增長26.5%。2021年前8個月,我國綠債發行規模超過3500億元,同比增長152%,已超過去年全年發行總額,其中碳中和債累計發行1801億元。當前,我國綠色金融政策思路日漸清晰。然而,綠色金融朝向縱深發展仍然面臨不少堵點、痛點和難點,有待進一步完善。
過去幾年里,全球綠色金融市場繼續發展,包括綠色債券、綠色貸款、可持續基金在內的綠色金融產品的發行規模持續增加,全球碳市場的建設也進一步擴大。整體而言,綠色金融市場呈現欣欣向榮之勢。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BI)統計數據顯示,2014-2021年,全球綠色債券的發行規模從370億美元不斷增加到5090億美元。雖然以歐美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的發行規模仍然占全球的70%以上,但亞太地區新興經濟體國家的發行規模也不斷增加。其中,美國、中國、德國在2021年依舊是綠色債券發行量最大的三個國家。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綠色金融行業發展現狀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在“雙碳”戰略實施進程中,綠色金融的需求和供給都顯著增加,綠色金融面臨更大的發展機遇。在銀行領域,綠色信貸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綠色信貸規模持續增長。截止2021年末,我國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15.9萬億元,同比增長33%,發行規模已居世界首位。在證券領域,綠色債券市場保持快速增長。截至2021年末,中國綠色債券市場加速擴容,境內外貼標綠色債券發行規模約為6031億元(含資產證券化產品),同比增長64.51%。在綠色基金領域,全國共新增121支綠色基金,較2020年增長26.04%,結束2019年和2020年連續兩年的新增綠色基金數量下降趨勢。
2022年初,央行等四部門發布《金融標準化“十四五”發展規劃》指出,綠色金融發展要遵循“國內統一、國際接軌”原則,建立健全一套嚴格、明確、細致、可操作的標準。按照該規劃要求,《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指南》《環境權益融資工具》《中國綠色債券原則》《碳金融產品》等一批綠色金融標準、指引先后出爐,逐步構建起我國綠色金融標準體系,規范綠色金融市場有序發展。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我國綠色金融資產規模超過25萬億元。其中,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22.03萬億元,同比增長38.5%,去年全年增加6.01萬億元;境內“貼標”綠色債券累計發行規模達2.62萬億元,去年全年發行規模8724.57億元,同比增長44.66%;綠色保險、綠色信托、綠色基金等其他綠色金融資產均取得快速的發展,對綠色實體經濟的支持成效顯著。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我國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超過25萬億元人民幣,綠色債券余額超過1.5萬億元人民幣,均居全球前列。
目前我國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綠色金融立體發展體系,綠色金融在支持綠色發展方面已經展現巨大的潛力,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持續助力,但在綠色金融落實到現實的過程中,我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相信未來綠色金融將不只存在于金融領域,將會有更加全面的發展,助力“雙碳”目標早日實現。
讓金融深度助力我國綠色發展,有著深遠的歷史考量。眾所周知,“雙碳”愿景已被正式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這標志著我國的綠色發展之路已經提升到新的高度,并將成為我國未來數十年內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基調之一。有統計資料表明,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所需資金投入規模為150萬億到300萬億人民幣,這意味著我國每年需要投資3.75萬億到7.5萬億人民幣,如此巨大的資金需求,政府資金只能滿足很小一部分,而絕大部分資金需要通過金融體系利用市場資金加以彌補。在此大背景下,綠色金融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甚至可以稱之為我國金融行業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引擎。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國綠色金融行業發展現狀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綠色金融行業發展現狀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目前,中國是全球綠色金融的引領者,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動和自下而上的實踐創新密切結合,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綠色金融發展路徑,為保障中國的綠色發展發揮著巨大作用。隨著綠色金融各項標準的不...
查看詳情
未來國家研究建筑、衛生陶瓷應用電能、氫能、富氧燃燒等新型燒成技術及裝備,能耗智能監測和節能控制技術及裝備。建筑...
會展是指會議、展覽、大型活動等集體性的商業或非商業活動的簡稱。其概念內涵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間,許多人聚集在一起形...
DPU作為突破數據流量指數級增長帶來的性能瓶頸的關鍵技術,成為構建新型算力基礎設施的重要基礎部件和下一代芯片技術D...
滾珠絲杠是將回轉運動轉化為直線運動,或將直線運動轉化為回轉運動的理想的產品。是工具機械和精密機械上最常使用的傳...
近幾年建筑勞務行業資產規模不斷增漲,大量政府公共資金投資刺激建筑業發展,市場逐漸向頭部企業集聚,建筑勞務行業集...
生物制藥是指運用微生物學、生物學、醫學、生物化學等的研究成果,從生物體、生物組織、細胞、器官、體液等,綜合利用...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