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上午10時,武漢光谷空軌旅游線正式對外開放迎客,成為國內首條開通運營的空軌線路。
26日上午10時,武漢光谷空軌旅游線正式對外開放迎客,成為國內首條開通運營的空軌線路。
自開通次日起,光谷空軌旅游線首班車為早上8時,晚班車為晚上8時,發車間隔為10分鐘。
即日起,游客可通過線上、線下等多種途徑購票,并通過手機刷碼或刷臉進站上車,乘坐“光谷光子號”,盡情體驗“人在空中游,景在窗外動”的科幻感,暢游“一站一景,九橋相連,一橋一風光”。
目前,開通一期工程,線路全長10.5公里,共設6個站點。
空軌列車采用全自動無人駕駛模式運營,最高運行時速60公里,初期采用2節編組,最多能容納220余人,同時可在2—3節車廂之間靈活編組,適應不同客流運輸需求。
光谷空軌開通運營初期,每天運營時間為8:00—20:00,發車間隔為10分鐘,后期根據實際情況可調整運營時間和時刻表。
光谷空軌車票的票種類別分為月票、單次票和單日票三種。
其中,月票120元,日均4元,一個月有效期內、每日乘坐不限次數。單次票和單日票,開通之日起至此次國慶長假結束,統一為30元。
自開通之日起,登錄“光谷空軌旅游線”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寶小程序等購買;或抖音平臺搜索“武漢光谷空軌”購票;或在車站自助售票機、客服中心現場購買。
購票后,通過手機刷碼或刷臉進站。
以下免票或票價優惠,經工作人員查看相關證件、核實有效后,須本人進行人臉信息注冊,綁定人臉票進行乘車。
1. 現役軍人、消防救援人員、革命傷殘軍人、傷殘人民警察和軍隊離退休干部、退休士官、傷殘民兵民工,憑有效證件免費乘車。
2. 下肢殘疾人和盲人、重度聽力、言語殘疾人、貧困殘疾人,憑有效證件免費乘車。
3. 武漢市見義勇為人員及其直系親屬,憑相關證件免費乘車。
4. 持有“靈秀湖北感恩卡”的援鄂醫護人員本人及1-3名陪同人員,免門票。
5. 60—65周歲老年人,持相關證件半價乘車;65周歲以上老年人憑有效證件免費乘車。
6. 1名成年乘客可免費攜帶1名身高不超過1.3米的兒童乘車。
7. 中、小學生(具有武漢市學籍的普通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憑有效證件可享受7折優惠。
光谷空軌旅游線位于光谷中心城區域,光谷中央生態大走廊東側,人員、車流量較大。
武漢本地游客建議乘坐地鐵11號線到達光谷四路站,前往空軌高新大道站上車;或乘坐有軌電車L2線到達光谷四路站,前往空軌高新二路站上車;
外地游客,建議在漢口站、武昌站、武漢站、武漢東站到達武漢后,通過地鐵換乘,到達地鐵11號線光谷四路站,前往空軌高新大道站上車。
國慶長假或其他節假日期間自駕前往乘坐空軌,周邊停車較難,建議自駕者盡量首選乘坐公共交通,如確需自駕,建議前往空軌九峰山站(車輛可停靠在光谷公共服務中心P2停車場)上車;或駕車前往空軌高新二路站、高新四路站上車。
我國城際市域列車有了全新“升級版”。5月7日,記者從中車四方股份公司獲悉,該公司自主研制的我國新型城際市域智能列車(CINOVA2.0)在青島正式發布。
其在國內城際市域列車領域首次采用智能輔助駕駛、數字孿生等“黑科技”,搭載30多項智能化配置,實現行車、服務、運維等全運用場景智能化。
該智能列車專門用于城際市域鐵路,是我國首款城際市域列車的智能升級版。在繼承城際市域列車“快起快停、快速乘降、載客量大、安全可靠”等特點的基礎上,融合了“復興號”的先進設計理念,采用新材料和新技術打造,具有外形更靚麗、大腦更聰明、跑起來更節能、乘坐更舒適、運用更經濟等技術優勢。
與首款城際市域列車相比,“升級版”智能列車首次采用“無接觸”式智能衛生間,開關門、洗手、取紙、沖水、座圈更換等操作均采用自動感應。
4月,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292條,運營里程9652.6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1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5.3億人次,進站量15.2億人次。
4月無新增運營線路和區段,全國城市軌道交通客運量環比減少0.1億人次、降低0.5%,同比增加12.4億人次、增長95.8%,較2019年月均客運量增加5.4億人次、增長27.3%。4月份客運強度平均水平為0.552萬人次每公里日,較2019年全年客運強度平均水平增長1.2%。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城際出行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規劃報告》顯示:
城際出行是指人們在城市與城市之間進行的交通出行活動,通常涉及到不同城市之間的公路、鐵路、航空等交通方式。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速,城際出行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經濟發展和社會交流的重要基礎。
城際出行的實現方式多種多樣,不同的出行方式有著各自的優缺點,人們需要根據自身的需求和實際情況做出合理的選擇。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未來城際出行的方式也將不斷變革和完善,為人們的出行帶來更多的便利和舒適。
隨著城市化和經濟發展的不斷推進,人們的出行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城際出行,就是指人們在城市之間的出行活動,包括公路、鐵路、航空、水路等多種交通方式。城際出行的實現方式也在不斷完善和更新,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出行需求。
我國城際出行行業的上游行業包括汽車制造行業、火車制造行業、飛機制造行業、輪船制造行業和軟件行業,下游行業為有出行需求的旅客,包括個體出行旅客和團體出行旅客。
我國城際出行行業區域市場分布如下,華東、華南和華北地區由于各自有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大城市群,因此城際出行市場占比較高。
調查顯示89.5%的人會選擇鐵路和公路進行城際出行,水路出行方式僅10%左右,一般存在于沿海和湖區游客。
北方的平原地區的人們更樂意選擇鐵路的出行方式,相對來說南方地區因為地形原因,丘陵山區的鐵路修建相對來說沒有北方地區完善,許多縣級人群選擇鐵路多有不便,公路是更主要的選擇。
當前全國各地紛紛掀起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高潮,國產軌道交通設備的需求大幅提升,廣闊的市場空間將有力拉動我國軌道交通設備制造業的長足發展。
目前一二線城市的軌道交通日益成熟,規劃合理,同時中等城市將迎來一股“地鐵建設潮”,隨著城市化建設步伐的加快,中型城市不斷在向周邊輻射,軌道交通建設的緊迫性也在增加。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國內地地鐵里程共7253.73公里,同比增長15.47%。其中上海以800.89公里的運營里程排在全國第一;運營里程二、三名分別為北京(761.79公里)和廣州(589.4公里)。
2021年,中國內地共有50座城市開通城市軌道交通(地鐵、市域快軌、跨座式單軌、有軌電車、導軌式膠輪系統、電子導向膠輪系統、輕軌、磁浮交通),運營里程9192.62公里。其中地鐵占比78.9%。
除了城市軌道交通外,市郊鐵路、城際鐵路、高鐵、有軌電車也迎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尤其是隨著中心城市與周邊地區的聯系日趨緊密,“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圈”的格局正在引領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國家發改委最新發布了《關于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提到到2022年,中國國都市圈同城化取得明顯進展;到2035年現代化都市圈的格局更加成熟,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都市圈,并要求開放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
根據 RT 軌道交通不完全統計,2023年內預計將有27個城市,總計58個項目(57條線路)將可能開通,預計新增開通運營里程達898.22公里,新增車站556個。
在57條線路中,地鐵線路55條,地鐵占比達到 96.49%,占到了絕大多數的比例,仍是 2023年將要開通的最主要城市軌道交通制式。
根據“十四五”發展規劃,預計到2025年,中國內地將會有65座城市開通或建設城市軌道交通線路,運營總里程將突破1.3萬公里。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城際出行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報告對我國城際出行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國內外城際出行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城際出行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本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經濟信息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海關總署、全國商業信息...
查看詳情
汽車零擔行業是指專門從事汽車零擔貨物運輸的行業。在物流領域,汽車零擔運輸是一種常見的運輸方式,主要適用于運輸重...
國家藥監局指導編發的《2023醫療器械藍皮書》顯示,截至2022年底,我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總數達到32632家,營業收入約1...
玻尿酸“進軍”我國食品領域最早要追溯到2008年,由彼時的國家衛生部批準其作為保健食品原料使用。到了2021年,國家衛...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慢性病、老年病、肥胖癥以及亞健康等趨于增多,中國的人口亞健康情況日漸凸顯。根據《2022年...
玻尿酸又名透明質酸,在人體內的存在有透明質酸,有著潤滑關節,以及皮膚保濕功能,皮膚也含有大量的透明質酸。人類皮...
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液冷服務器市場規模達到10.1億美元,同比增長189.9%。IDC(國際數據公司)預計,2022年-20275...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