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國海洋油氣開發裝備研發主要集中在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即中船集團屬下708研究所)和中海油所屬的設計公司;高校主要上海交大、哈工程大、武漢理工、大連理工和一些海事大學等;海洋油氣開發配套設備制造主要集中在寶雞石油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四川宏華石
近年來,天津港保稅區圍繞科技自立自強國家戰略需要,以海洋經濟示范區建設為抓手,依托臨港區域得天獨厚的碼頭岸線條件和優越的營商環境,持續引育海洋裝備產業項目落地發展,積極突破行業“卡脖子”難題,高質量建設國家級海洋工程裝備創新型產業集群。
科學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中國應該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大前提下,強化能源轉型的目標和實施策略,通過實施重大科技工程,推動一批面向未來的低碳能源技術轉化應用,培養戰略型新興產業,穩步推進海洋工程創新科技在海洋能源結構優化轉型中的引領作用,為構建清潔、高效、安全、低碳的現代能源體系貢獻海洋力量。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海洋工程裝備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
全球主要海洋工程裝備建造商集中在新加坡、韓國、美國及歐洲等國家,其中新加坡和韓國以建造技術較為成熟的中、淺水域平臺為主,也在向深水高技術平臺的研發、建造發展,而美國、歐洲等國家則以研發、建造深水、超深水高技術平臺裝備為核心。
目前中國海洋油氣開發裝備研發主要集中在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即中船集團屬下708研究所)和中海油所屬的設計公司;高校主要上海交大、哈工程大、武漢理工、大連理工和一些海事大學等;海洋油氣開發配套設備制造主要集中在寶雞石油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四川宏華石油設備有限公司、國營蘭州石化油井和石油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和南陽二機石油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等。
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在行業政策的指引下,我國海工裝備獲得了一定水平的進步。未來海洋工程裝備將呈現作業環境復雜化、裝備規模大型化以及水下裝備廣泛應用的趨勢,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推動下,在堅持技術引領、智能制造的情況下,我國海工裝備技術水平將不斷提升,市場份額不斷加大,為保障我國能源安全,提升制造工業經濟效益貢獻巨大力量。
新增海洋工程用海面積19932公頃,同比增加512公頃,增長2.6%。其中,渤海海域新增海洋工程113項,占26.5%;長江三角洲海域新增海洋工程126項,占29.6%;珠江三角洲海域新增海洋工程35項,占8.2%。
圍繞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積極搭建海洋科技成果轉化促進平臺和產需對接平臺,進一步構筑起龍頭企業引領下的配套創新發展產業生態。未來海洋裝備產業(人才)聯盟將進一步凝心聚力推動海洋工程裝備產業能級躍升,為天津經濟高質量發展添秤助力。
未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推動下,在堅持技術引領、智能制造的情況下,中國海工裝備技術水平將不斷提升,全球市場份額不斷加大。根據歷史數據和未來發展趨勢預測,到2027年中國海工裝備市場規模將達到824億元。
如今,“藍色經濟”已成為廣東高質量發展版圖上的一抹亮色。2022年廣東海洋生產總值1.8萬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14%,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19%,連續28年位居全國第一。廣東因海而興、因海而富,海洋生產總值連續28年居全國第一。2022年廣東省海洋經濟發展指數為112.3,同比增長1.4%。無論是陽江蓬勃發展的海上風電產業,還是湛江創新引領的現代海洋漁業,都是廣東全面建設海洋強省藍圖上的重要拼圖。千億海洋產業集群的崛起,為廣東海洋經濟插上了“騰飛之翼”。根據《廣東省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廣東邁向海洋強省的主要任務之一是以打造海洋產業集群為抓手,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其中將重點打造海上風電、海洋油氣化工、海洋工程裝備、海洋旅游以及現代海洋漁業等5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以陽江為代表,廣東海上風電產業發展成型成勢。廣東省海域將建設28個海上風電場,居全國第一。海上風電項目年發電量同比增長超300%。根據《廣東省海上風電發展規劃(2017—2030年)(修編)》,到2030年年底,建成投產海上風電裝機容量約3000萬千瓦。除了海上風電、海洋工程裝備等千億級產業集群外,廣東巴斯夫、埃克森美孚、中海殼牌等重大項目相繼落地,海洋油氣化工產業集群正蓄勢待發。2023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做大做強海洋經濟,加快建設海洋強省”。
本報告對海洋工程裝備行業進行了長期追蹤,結合我們對海洋工程裝備相關企業的調查研究,對我國海洋工程裝備行業發展現狀與前景、市場競爭格局與形勢、贏利水平與企業發展、投資策略與風險預警、發展趨勢與規劃建議等進行深入研究,并重點分析了海洋工程裝備行業的前景與風險。
報告揭示了海洋工程裝備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銀行信貸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了解更多行業數據詳情,可以點擊查閱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海洋工程裝備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海洋工程裝備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中研普華的整份研究報告向您詳盡描述您所處的行業形勢,為您提供詳盡的內容。中研普華在其多年的行業研究經驗基礎上建立起了完善的產業研究體系,一整套的產業研究方法一直在業內處于領先地位,...
查看詳情
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主要表現在由人工檢測向自動化檢測技術發展,由破損類檢測向無破損檢測技術發展,以及計算機信息技術...
中國環境污染形勢依然嚴峻,霧霾天氣多發、城市河道水體黑臭、“垃圾圍城”、土壤污染、危廢處置以及農村環境污染等問...
大型的農用拖拉機能夠提供更大的工作覆蓋范圍和生產能力,同時也能夠承載更多先進的農業技術設備和電子裝置,從而提高...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和國家出臺若干相關政策以引導康養消費的背景下,康養產業成為各地政府和市場投資機構...
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機構作為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向社會開展技術擴散、管理咨詢等諸多服務,它在促進技術創新...
隨著易結香品種綠棋楠沉香的廣泛種植,惠東縣沉香產業迎來了發展機遇。近年來,惠東先后出臺了《惠東縣發展沉香產業實...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