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是改善丘陵山區農業機械通行作業條件、破解農業機械化和農業現代化發展最大短板的有效路徑,是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大基礎性工程,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是改善丘陵山區農業機械通行作業條件、破解農業機械化和農業現代化發展最大短板的有效路徑,是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大基礎性工程,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業機械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了今后在田間道路、田塊長度寬度與平整度等“宜機化”改造方向,要求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推動農田地塊小變大、短變長、陡變平、彎變直和互聯互通農田“宜機化”改造,重點改善丘陵山區因地理條件和家庭聯產承包耕地的碎細化、小型化問題。耕地的“碎細化、小型化”已不適應現代農業規模經營和大中型機械的高效作業,阻礙了農業機械效率的提高和農業生產力的發展。要適應現代農業高效發展,必須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積極推進“宜地化”改造,不斷優化機械作業環境,通過“宜地化”改造,提高農業機械生產效率,提高土地產出率,實現節本增效的目的。
圖表:2020-2022年我國農業機械化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研究院
根據中研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農業機械化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分析得知,隨著農業機械技術不斷向著中高端水平更新、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及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高端農業機械產品轉型日漸深入,我國農業機械化行業市場規模呈穩定擴大趨勢。根據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農業機械的市場規模約為5611億元,同比增長6.71%。
未來幾年,我國農業機械的普及率和滲透率會進一步提升,預計2028年農業機械化行業的市場容量將超過7400億元,總體來看,我國農業機械化的市場規模將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
農業機械化行業進入壁壘分析
①生產準入壁壘
為加強農業機械工業的行業管理,促進農業機械工業健康有序協調發展,工信部于2011年7月27日發布《聯合收割(獲)機和拖拉機行業準入條件》,對境內所有生產自走式聯合收割(獲)機產品的企業和從事制造功率大于18.40kW的以多缸柴油機為動力的拖拉機生產企業開始實行生產準入管理,即由國務院工業主管部門按照該準入條件組織核查,對符合準入條件的企業,國家和地方各有關部門才將給予相關政策支持。
②農業機械的推廣許可
2004年開始,我國政府為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進程,對農民購置進入國家推廣支持目錄的農業機械進行直接補貼。但只有獲得省級及以上農業機械部門的推廣許可鑒定證書才能進入該目錄。而為保證農業機械的性能和質量,國家對農業機械產品的推廣鑒定制定了較為嚴格的程序。因此能否獲得農業機械的推廣許可鑒定以進入國家推廣支持目錄,對行業新進入企業至關重要。
③技術壁壘
我國農業機械工業經過六十余年的技術改造、技術引進和自主開發,技術發展模式已由“選、改、仿、創”逐步向自主集成創新轉變,產品技術要求已從以前的“簡、廉、牢”向目前的機電液一體化,信息、生物綜合運用的先進技術轉變。低水平的、傳統機械技術生產的農業機械已無法在市場取得競爭優勢,行業新進入者將面臨較高水平的技術競爭。
④市場品牌和美譽度
農業機械直接面向廣大農村終端用戶,直接關系到農民的生產利益。農業機械品牌往往是農戶在使用后根據親身試用感受,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逐漸建立起來的,企業需要在產品質量、企業文化、渠道建設、技術創新、售后服務以及廣告宣傳等多方面進行長期不懈的努力才能獲得廣大農戶的認可,樹立起良好的口碑。因此,市場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會成為制約行業新進入者的障礙之一。
⑤供應商渠道和經銷商網絡的建立
農業機械裝備的生產需要大量的零部件,往往涉及到上百家供應商及外協廠商。這些供應商和外協廠商提供的零部件直接決定了農業機械最終產品的性能、質量和價格,對于農業機械生產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因此,行業內現有農業機械生產企業往往通過長期的探索才能找到和培養出適合本企業要求的供應商和外協廠商,并與之建立起長期和穩定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甚至一對一專享的供應關系。同時,由于我國農業機械消費具有高度差異化和分散化以及農戶對售前、售后服務要求高的特點,農業機械生產企業的經銷網絡以及售后服務網絡的建立至關重要。對于主要通過經銷商進行銷售的農業機械企業而言,農業機械企業往往需要在前期投入較大的精力和時間來建立能夠覆蓋產品需求市場并具有一定市場影響力的經銷商網絡。因此,行業新進入企業往往很難在短時間內建立起能夠保證質量和可靠產能的供應商渠道以及能夠支撐較大規模農業機械銷售的經銷商網絡,構成其進入本行業的重要壁壘之一。
⑥資金投入壁壘
農業機械制造行業屬于資金密集型的制造行業,農業機械的研發、機型的改進、生產線的建設、品牌的推廣和營銷渠道的建設往往都需要投入大量資金。是否有足夠的資金予以投入,將決定行業新進入者能否在這一競爭日益激烈的行業中生存和發展。
⑦專業型人才和復合型人才壁壘
對于農業機械的研發、試驗、產品鑒定、制造裝配而言,需要有經驗豐富、專業知識基礎扎實的研發人才;對于農業機械的市場營銷和售后服務而言,需要一批既懂得農業機械市場營銷又懂得維修服務的復合型人才。而前述人才在目前農業機械化行業較為稀缺。因此,具備一定數量的專業人員和復合型人才,并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引進、培養和激勵約束的制度體系,是行業新進入企業必須面臨和解決的問題。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農業機械化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農業機械化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農業機械化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農業機械化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
查看詳情
黨的十九大以來,國家為推進農業生產現代化水平,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解決小農生產規模小、效率低、機械化程度低等不利...
《“十四五”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明確農業機械化發展目標,到2025年,全國農業機械總動力穩定在11億千瓦左右,農...
隨著農業機械各種細分品類陸續進入飽和期,以及補貼政策推動的行業洗牌、整合,上游廠家數量會快速減少,按正比例的關...
水稻作為我國最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有著近3億平方米的種植面積,其產量更是占到了全國糧食總產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為2...
水稻是我國糧食作物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在我國的糧食消費及生產中占據著主導地位。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
目前可知的是230多家大中拖企業、80多家玉米機企業中受國四產品研發能力、關鍵件制造能力、產業鏈配套能力、售后服務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