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業機械化行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行業參與者不斷增多,市場競爭加劇。農業機械廠商眾多但多數規模較小,使得行業市場呈現孝散、亂、弱的格局。隨著國內工程機械頭部企業由于整體銷量不樂觀而紛紛跨界農業機械,我國農業機械產品整體水平有望提升,行業整合也將加速
《“十四五”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明確農業機械化發展目標,到2025年,全國農業機械總動力穩定在11億千瓦左右,農業機械具配置結構趨于合理,農業機械作業條件顯著改善,覆蓋農業產前產中產后的農業機械社會化服務體系基本建立,農業機械裝備節能減排取得明顯效果,農業機械對農業綠色發展支撐明顯增強,機械化與信息化、智能化進一步融合,農業機械化防災減災能力顯著增強,農業機械數據安全和農業機械安全生產進一步強化。
圖表:2020-2022年我國農業機械化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研究院
根據中研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農業機械化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分析得知,隨著農業機械技術不斷向著中高端水平更新、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及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高端農業機械產品轉型日漸深入,我國農業機械化行業市場規模呈穩定擴大趨勢。根據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農業機械的市場規模約為5611億元,同比增長6.71%。
隨著我國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以及農戶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同時伴隨著農戶生產作業方式的改變,農業機械的產品朝著大型化和高效化的趨勢發展,這也正是未來行業市場的產品競爭方向。其中大型化體現在發動機功率越來越高、作業工具規格越來越大等方面。以聯合收割機為例,該類產品正朝著割幅更寬、糧倉容積更大、配套動力更強、廣泛采用靜液壓動力裝置的大方向發展。與此同時,農業機械產品也朝著高效化的方向發展,具體體現為復式作業和聯合作業能力不斷增強。復式作業是指可以將幾道工序合并到一種機具上,通過一次作業完成多項任務,使機械能夠充分利用動力,減少油耗,節約勞動時間。此外,功能較多的農業機械可以在同一區域內完成對多個品種作物的作業,提高作業效率,增加用戶的綜合收益。
我國農業機械化行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行業參與者不斷增多,市場競爭加劇。農業機械廠商眾多但多數規模較小,使得行業市場呈現孝散、亂、弱的格局。隨著國內工程機械頭部企業由于整體銷量不樂觀而紛紛跨界農業機械,我國農業機械產品整體水平有望提升,行業整合也將加速。
新型經營主體是擁有、使用農業機械的主要群體,也是推進農村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力量。因此,要不斷強化新型經營主體發展能力,要制定有利于新型經營主體注冊認定、融資擔保、經營場所審批等方面優惠政策,確保國家惠農富民政策落地生根。同時要進一步規范新型經營主體監管機制,充分利用“四級”示范社評審機制,以“評促建”為契機,多方面對標對表加強監管、指導和培訓,規范其經營行為,科學發展增強自身發展能力。此外,要加大對新型經營主體的扶持力度,新型經營主體是新時代解決“誰來種地、如何種地”的新生力量,起步短底子薄,自身發展能力還不夠強勁,政府部門還需在資金、技術等多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不斷開展專業技術的培訓,足額發放各項政策性補助、支農補貼等,使新型經營主體的發展能在規模、能力等方面全方位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求。
1加強農業機械化技術人才培養
農業機械化技術的發展需要大量具有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熟練掌握操作技能、良好管理能力的人才。因此,政府應積極引進一些高層次,有豐富工作閱歷,科研創新精神強,具備較多實際工作經歷,能夠獨立解決農業機械問題的相關技術人員。①培養農業機械化學科帶頭人。目前,我國對農村專業技術推廣人員進行系統培訓不到位,缺少專門從事此項業務的人才機構和組織,缺少專業的農業機械化學科帶頭人。②加強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人才培養。應從國家政策和資金上,為農業機械研發人員提供良好條件;建立健全相關制度、法規、培訓體系等;積極引進國內外優秀科技成果與管理經驗,結合中國國情制定適合本企業發展的農業機械化學科帶頭人培養計劃。③加強高校與政府間合作關系,可以建立專門針對農民進行培訓、咨詢的機構,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來實現信息溝通和共享以及引進國外先進科技成果等途徑,為農戶提供更多優質服務,培養農業機械專業技術人才。
2加強農業機械化技術專業人才隊伍
要建立健全適合中國國情和現代化建設需要的農業機械推廣體系,積極鼓勵農村中從事相關行業人才進入到此崗位。在引進新設備、學習先進經驗方面,可以給一些優秀技術人員以一定物質獎勵或政策扶持;也可以通過提高待遇等方法,吸引更多的人來進行農業機械化技術發展研究,讓他們能夠在自己所從事的崗位上發揮其應有作用。
從行業發展情況看,農業機械市場需求整體穩定,部分傳統農業機械產品保有量已經較大,新增市場需求不會非常大,行業增長較為緩慢。
隨著農業機械化行業前幾年的高速發展,大中型拖拉機在2015年產量達到了68.82萬臺的峰值,農業機械保有量達到了飽和。自2019年大中型拖拉機的產量開始逐漸回升,這也預示著,目前以及未來幾年,農業機械產品逐漸進入淘汰、置換和新增購買的時期,市場需求會得到進一步的釋放。
2021年3月,《2021—2023年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公布了新的農業機械購置補貼標準,并強調了要做到“有升有降”,其中對急需機具以及智能、復式、高端產品補貼比例從30%升至35%。可以看出,補貼政策在向技術先進的農業機械產品傾斜,未來智能化、復合型的農用機械產品發展前景廣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農業機械化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農業機械化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農業機械化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農業機械化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
查看詳情
隨著農業機械各種細分品類陸續進入飽和期,以及補貼政策推動的行業洗牌、整合,上游廠家數量會快速減少,按正比例的關...
水稻作為我國最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有著近3億平方米的種植面積,其產量更是占到了全國糧食總產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為2...
水稻是我國糧食作物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在我國的糧食消費及生產中占據著主導地位。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
目前可知的是230多家大中拖企業、80多家玉米機企業中受國四產品研發能力、關鍵件制造能力、產業鏈配套能力、售后服務2...
拖拉機是我國重要的農業機械,當前,我國拖拉機行業是典型的存量市場,產量雖然整體呈下降趨勢,但保有量卻呈逐年上升...
近年來,包括減免農業稅、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在內的一系列國家出臺的對農業的扶持政策逐步得以落實,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