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的發展,首先表現在普及程度的顯著提高上。在《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4—2016年)》《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7—2020年)》中,全國適齡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目標分別是90%和95%。“十四五”期間,這一目標上升至97%。而一些省份制定了更高的標準,這
特殊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近年來,為辦好特殊教育,教育部相繼發布了《特殊教育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特殊教育辦學質量評價指南》等文件,明確提出了新時代建設高質量特殊教育體系的目標和落實各項保障措施的要求。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特殊教育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顯示:
特殊教育是運用特殊的方法、設備和措施對特殊的對象進行的教育。狹義的特殊教育是指身心缺陷的人,即盲人、聽障人(聾人)、弱智兒童教育以及問題兒童教育所納入的特殊教育范圍,并從經濟投資、科學研究、師資和設備等方面支持這類教育。各國實施這類教育的機構一般有:盲人學校、聾人學校、肢殘和畸形兒童學校、語言障礙兒童訓練中心、森林學校、療養學校、特殊學校、低能兒學校、工讀學校、兒童感化院,以及附設在普通學校的特殊班級。
2021年,全國共有特殊教育學校2288所。招收各種形式的特殊教育學生14.91萬人,在校生91.98萬人。共有特殊教育專任教師6.94萬人。
2022年,全國共有特殊教育學校2314所,特殊教育招生14.6萬人,在校生91.9萬人,畢業生15.9萬人。
在國家教育事業的全局里,發展特殊教育既是重任在肩,也是希望在前。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強化學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發展。近期,北京、廣東、吉林等地紛紛出臺特殊教育發展政策。在貴州省務川特殊教育學校,專業教師數量從起初的4名發展到現在的34名。60%的聽覺障礙學生畢業后進入了高等學校學習,90%的學生實現就業。貴州省務川特殊教育學校只是全國2000余所特殊教育學校的一個縮影。
特殊教育的發展,首先表現在普及程度的顯著提高上。在《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4—2016年)》《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7—2020年)》中,全國適齡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目標分別是90%和95%。“十四五”期間,這一目標上升至97%。 而一些省份制定了更高的標準,這意味著更多的適齡殘疾兒童將獲得受教育的機會。吉林、山東以及天津、南京等地的適齡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將保持或達到99%及以上。其中,到2025年,吉林省具有學習能力的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將達到100%。
同時,各地都把特殊學校建設作為重點工作。山東、吉林、江蘇等省份計劃到2025年,省內20萬人口以上的縣(市、區)建有或辦好一所特殊教育學校。北京則明確各區均要建一所從幼兒園到高中全學段銜接的十五年制特殊教育學校,并根據不同學段、不同專業配足配齊特教教師。山東省計劃在人口超過500萬的城市建設專門的孤獨癥兒童特殊教育學校。截至目前,吉林全省47個20萬人口以上縣(市、區)全部建有特殊教育學校,提前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
據不完全統計,四川、廣東、安徽、江蘇、吉林等地均將此標準上調。云南提出,到2025年,將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提高至每生每年7000元以上。吉林提出,確保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接受15年免費教育。山東提出,到2025年全面普及15年免費特殊教育,將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經費撥款標準提高至9000元。到2025年,全國范圍內的高質量的特殊教育體系將初步建立。為實現這一宏偉藍圖,除了做強增量外,更要持續強化特殊教育保障能力。
廣東、安徽、吉林等省份明確,到2025年,將普通教育與特殊教育融合、職業教育與特殊教育融通,重視促進醫療康復、信息技術與特殊教育的融合,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質量。廣東、四川、安徽、山東等省份則有更具體的舉措,探索開展面向殘疾學生的“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吉林重點支持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發展建設,支持有條件的高校增設適合殘疾學生就讀的相關專業,支持普通高校面向殘疾考生開展單考單招。安徽、廣東等省份計劃落實輔助器具進校園工程,優先為義務教育階段殘疾兒童少年免費提供輔助器具適配與相關服務。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特殊教育,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組織實施了兩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特殊教育普及水平、保障條件和教育質量得到顯著提升,但還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仍是教育領域的薄弱環節。為推動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教育部等七部委聯合制定《“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再次強調了“十四五”時期加快健全特殊教育體系,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機制,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質量的重要性。
本報告對國內外特殊教育行業的供給與需求狀況、相關行業的發展狀況、市場消費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研究了主要特殊教育品牌的發展狀況,以及未來中國特殊教育行業將面臨的機遇以及企業的應對策略。
報告還分析了特殊教育市場的競爭格局,行業的發展動向,并對行業相關政策進行了介紹和政策趨向研判,是特殊教育生產企業、科研單位、零售企業等單位準確了解目前特殊教育行業發展動態,把握企業定位和發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
了解更多行業數據詳情,可以點擊查閱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特殊教育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特殊教育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特殊教育是運用特殊的方法、設備和措施對特殊的對象進行的教育。狹義的特殊教育是指身心缺陷的人,即盲人、聽障人(聾人)、弱智兒童教育以及問題兒童教育所納入的特殊教育范圍,并從經濟投資、...
查看詳情
改革開發40年,中國的經濟取得世界矚目的成果,我國的很多傳統行業得以益于改革開發的成果也在進行飛速的發展。但仍有...
近年來我國學前教育規模快速擴大,普及水平穩步提升,但“入園難”“入園貴”問題仍然是當前社會高度關注的民生問題,...
發展數字經濟,算力是核心生產力,投資算力對于經濟增長有長期的倍增效應。根據《2021-2022全球計算力指數評估報告》1...
政務云(Government Cloud)是指運用云計算技術,統籌利用已有的機房、計算、存儲、網絡、安全、應用支撐、信息資源2...
疫情期間,抖音快手等短視頻直播平臺成為了新的線上銷售平臺。傳統電商向興趣電商發展。抖音、快手電商和傳統淘系電商...
固體廢物處理是通過物理的手段(如粉碎、壓縮、干燥、蒸發、焚燒等)或生物化學作用(如氧化、消化分解、吸收等)和熱...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