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網消息,韓國科學技術情報通信部11月1日宣布,將投資4404億韓元(約合23.7億元人民幣)研發6G通信技術。韓國希望6G技術能夠提供多樣服務,包括開發超高速、大容量的光纖傳輸系統,來改善有線網絡的延遲,此外城市空中交通、虛擬現實等也可以利用6G帶來的好處。
集微網消息,韓國科學技術情報通信部11月1日宣布,將投資4404億韓元(約合23.7億元人民幣)研發6G通信技術。
韓國希望6G技術能夠提供多樣服務,包括開發超高速、大容量的光纖傳輸系統,來改善有線網絡的延遲,此外城市空中交通、虛擬現實等也可以利用6G帶來的好處。
據光大證券,6G網絡的容量將是5G的1000倍,峰值速率將高達1Tbps,定位精度實現室外50cm、室內1cm,能效將是5G的100倍。
光大證券表示,當前6G仍處于研發階段,科技巨頭紛紛搶占核心技術。產業層面,華為已在法國、加拿大成立了6G研發組織,中興通訊也組建6G研究團隊,之江實驗室、四創電子、亨通光電等公司積極布局太赫茲產業鏈。中國移動還制定了6G十年研究規劃,明確提出2025年-2030年將圍繞6G標準、商業化應用等展開工作。
申萬宏源表示,6G預計具備三大特征:一是從陸地通信演進為空天地海一體化通信。二是由面向人與人的通信演進為人-機-物智慧互聯。三是真實物理世界與虛擬數字世界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衛星互聯網將成為重要組成部分。
公司方面,據上市公司互動平臺表示,賽微電子:公司已積極在5G、6G及太赫茲通信所涉及基礎器件的工藝制造技術領域進行提前研發布局。華豐科技:公司的高速背板連接器廣泛適用于3G、4G、5G以及正在研制的6G的通訊設備、數據中心用高端服務器。
據科技日報10月23日消息,為評估下一代網絡蜂窩設備,韓國三星電子表示將在美國得克薩斯州普萊諾周邊1公里距離內,進行12.7GHz—13.25GHz頻段的6G測試。
三星電子美國分部日前已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申請無線電頻率使用許可。
2021年底,三星電子曾在得克薩斯州針對500米距離申請無線電頻率使用許可,并進行了6G測試。此次申請的測試距離再次增加,若測試成功,將刷新6G數據的傳輸距離紀錄。
盡管目前6G的研發仍處于初期,但許多專家普遍認為,6G的數據傳輸速率有望達到5G的50倍,并且時延將縮短到5G的十分之一的水平。同時,6G在峰值速率、時延、流量密度、連接數密度、移動性、頻譜效率以及定位能力等方面將遠遠超越5G技術的現有水平。
證券時報表示,目前包括華為等在內的科技巨頭早已在相關技術領域提前布局。今年3月我國工信部部長表示,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全面推進6G技術研發。隨著行業龍頭公司研發的加速推進及政策的鼓勵,6G時代望加速到來。
公司方面,據證券時報表示,盛路通信:公司一直按照“天基組網、地網跨代、天地互聯”的思路,以地面網絡為基礎、空間網絡為延伸,積極布局6G技術的研發工作。
沃特股份:公司同步參與客戶6G產業相關材料開發工作,公司現已承擔深圳市《5G/6G高頻通訊用液晶高分子材料關鍵技術》重大技術攻關計劃項目。
華為Mate 60系列的大熱,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了解到了衛星通信這一概念。目前國內最新的手機直連衛星通話服務使用了我國自研的“天通一號”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目前已經有三顆衛星在地球同步軌道運行,支持面向個人終端使用。
除手機領域之外,衛星通信還可以應用到很多其他領域。衛星通信是未來通信發展的趨勢之一,衛星通信有望和地面的4G、5G網絡相結合,形成一張天地一體化的網絡,從而實現網絡的“無死角”覆蓋。不過,由于具有投資規模大、建設周期長、技術復雜度高的特點,衛星通信的建設也需要足夠的時間及資金。
10月1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上海市進一步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其中,在打造開放賦能的高能級創新基礎設施方面,《行動方案》提出,前瞻布局6G技術研發試驗設施。
率先打造地面外場技術試驗環境和寬帶衛星通信與感知驗證系統,為未來6G設備和衛星設備入網認證提供實驗和測試條件。實施6G技術與產品試驗驗證工程,構建智能超表面技術驗證實驗室、6G試驗網絡測試實驗室、6G射頻基礎測試實驗室和設備環境可靠性實驗室等,加速芯片、模組、終端等關鍵領域前沿技術突破。
衛星通信是利用衛星轉發器作為中繼反射或轉發無線電信號的通信方式。近年來,美國、中國和歐洲國家的傳統航天企業借助云平臺、大數據、天地一體化、物聯網、5G等新技術快速發展精細化、個性化的衛星通信服務;一大批新興商業航天企業及服務也迅速涌現。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衛星通信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顯示:
衛星通信是衛星最主要的應用領域之一,憑借著覆蓋范圍廣、災難容忍性強、靈活度高等獨特的優勢,在偏遠地區網絡覆蓋、航海、應急、軍用通信、科考勘探等應用領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智能手機需要通過衛星通信終端與中國衛通運營管理的高軌通信衛星連接實現相關應用服務。手機直連衛星是衛星通信應用發展的一項關鍵技術突破,未來隨著衛星通信網絡系統性能、終端設備性價比的進一步提升,衛星通信將進一步加快應用普及,豐富應用場景。
去年,華為首次將衛星通信功能引入智能手機,今年,安卓陣營的其他廠商也已躍躍欲試。目前,高通正在和多家手機廠商合作,據高通透露,由Snapdragon Satellite支持的應急消息功能將在下一代智能手機上提供,今年下半年開始在部分地區推出。
衛星通信功能的普及主要還是需求驅動,上述負責人表示,首先,衛星通信可以突破基站盲點,在沒有基站信號的偏遠地區,人們也可以通過衛星連接的方式發送信息。“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時無備。‘永不失聯’正成為剛性需求。”
其次,在國家大力推動下,衛星通信的應用需求未來或迎來爆發式增長,這些需求會倒逼國內衛星通信技術的發展。與此同時,隨著產業上游商業化運營,不斷降低成本,衛星覆蓋率會逐步提高,讓衛星通信大范圍普及成為可能。
中國電信衛星應用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劉悅說:“以前應用對象比較局限,像應急、政府、海洋、交通等場景,終端芯片的規模大概幾十萬個,最多上百萬個。
但是如果能推動到消費級別,就可能會是上千萬、上億個的規模,這樣一下子可以把終端、芯片的價格成本直接降下來。 ”此外,業內普遍認為,衛星通信未來將成為6G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未來的6G通信肯定是空天地一體化的架構,這就需要大量的衛星通信來支撐。中國正在積極推進6G技術的研發,未來十年,衛星通信一定會是重要發展方向。
業內普遍認為,衛星通信未來有望成為下一代移動通信技術6G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了解,目前我國衛星通信市場規模在800億元左右。
中研網撰寫的衛星通信行業報告對中國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還重點分析了重點企業的經營現狀及發展格局,并對未來幾年行業的發展趨向進行了專業的預判。
本報告同時揭示了衛星通信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同時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
想了解關于更多衛星通信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衛星通信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衛星通信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衛星通信是利用衛星轉發器作為中繼反射或轉發無線電信號的通信方式。近年來,美國、中國和歐洲國家的傳統航天企業借助云平臺、大數據、天地一體化、物聯網、5G等新技術快速發展精細化、個性化的...
查看詳情
據援引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已聽到存儲原廠放話,明年存儲報價將逐季調漲。此舉也提醒下游客戶加緊備貨,以免采購成本愈...
獸藥是指用于動物疾病預防、治療、診斷或有目的地調節動物生理機能的物質。隨著畜牧業的發展,獸藥的重要性逐漸得到行...
國際航運咨詢機構克拉克森最新數據顯示,今年5月份,6500CEU滾裝船的日租金達11萬美元/天,較去年同期的6萬美元/天8...
高分子材料有:橡膠、纖維、薄膜、淀粉、塑料、粘合劑、涂料等。高分子材料也叫聚合物材料,是指將動植物體內的高分子...
環保活性炭是一種新型活性炭,專門運用于環保領域。 主要用于工業上的空氣凈化與水處理,這種活性炭通常都用于環保領...
當前我國海洋經濟正在經歷從高速發展到高質量發展的轉變,海洋經濟轉型升級持續穩定;在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和科技興海戰...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