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程度已成為衡量港口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各大港口緊抓數字經濟發展契機,積極推動智慧港口建設,實現智能化發展。
智慧港口是港口建設趨勢和發展的方向。以信息物理系統為框架,通過高新技術的創新應用,使物流供給方和需求方溝通融入集疏運一體化系統;極大提升港口及其相關物流園區對信息的綜合處理能力和對相關資源的優化配置能力;智能監管、智能服務、自動裝卸成為其主要呈現形式,并能為現代物流業提供高安全、高效率和高品質服務的一類新型港口。
6月初,位于青島西海岸新區的青島港自動化碼頭岸邊,滿載貨物的萬噸巨輪整齊地停靠在泊位上,數十臺橋吊一刻不停地裝卸著貨物。不遠處的作業區內,運輸集裝箱的自動化裝卸車輛來來往往。
2017年5月,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正式投入運營。幾年來,這座智能自動化碼頭,屢次刷新作業效率。不久前,該碼頭自主研發的智能管控系統,單臺橋吊晝夜在港裝卸集裝箱量突破1100標準箱,達到1192標準箱,比全球同類碼頭高出19%,創下新紀錄。
智能化程度已成為衡量港口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各大港口緊抓數字經濟發展契機,積極推動智慧港口建設,實現智能化發展。
2021年12月印發的《“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提出,“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與交通行業深度融合,推進先進技術裝備應用,構建泛在互聯、柔性協同、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智能交通系統”。
2021年8月,交通運輸部印發的《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1—2025年)》提出,建設港口智慧物流服務平臺。推進港口經營單位與相關部門、企業和社會團體間信息互聯共享,推動物流作業協同,提高物流便利化和業務效率。
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8%
今年以來,全國多個港口吞吐量增長勢頭明顯,港口運行保持良好態勢,折射出我國經貿發展新脈動,也為復雜形勢下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注入信心。
交通運輸部發布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81.9億噸,同比增長8%。其中,內貿吞吐量同比增長7.6%,外貿吞吐量同比增長8.9%。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5億標準箱,同比增長4.8%。
上半年,寧波舟山港完成貨物吞吐量6.79億噸,同比增長6%;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768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2%,實現穩中有增。
渤海灣畔,西煤東運、北煤南運重要樞紐黃驊港也在忙碌運轉。6月28日上午,伴隨著響亮的起航汽笛聲,滿載貨物的兩艘集裝箱貨輪在黃驊港綜合港區集裝箱碼頭起航,“黃驊港—俄羅斯遠東”外貿集裝箱航線,“黃驊港—泉州港、廈門港”內貿集裝箱航線正式開通。1至5月,黃驊港內貿煤炭出港吞吐量8719萬噸,在我國能源保供體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不斷豐富的航線資源,為產業鏈供應鏈暢通提供了有力支撐。數據顯示,上半年,河北港口集團完成吞吐量近4億噸,同比增長13.5%,通過開通3條外貿航線、2條內貿航線,黃驊港區完成吞吐量同比增長14.3%。
交通運輸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交通運輸部積極指導推進港口資源深化整合。目前,17個省份組建成立了省級港口集團,初步實現了港口資源利用集約化、運營一體化、競爭有序化、服務高效化。同時,加強部省聯動,合力推進環渤海、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港口群協同發展,提升世界級港口群的整體競爭力。
占全球商品貿易五分之四的海運公司在2021年和2022年初獲得了暴利,因為消費者對貨物的需求激增,導致港口堵塞,船舶運力受到擠壓。自那以來,赫伯羅特、馬士基和其他航運公司的集裝箱現貨運價從2021年的峰值下跌了8倍。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智慧港口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顯示:
山東承接南北、連通東西、聯動陸海,擁有全國六分之一的海岸線。依托優越的區位優勢,山東港口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倡議、RCEP協定等重大國家戰略,形成了“以青島港為龍頭,日照港、煙臺港為兩翼,渤海灣港為延展,各板塊集團為支撐,眾多內陸港為依托”的一體化協同發展格局。
在數智化助力下,山東港口充分發揮樞紐平臺作用,貨物吞吐量持續增長,2022年山東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16億噸,穩居全球第一,集裝箱量突破3700萬標箱,全球第三,服務能級全面提升。
山東港口作為全國首個“智慧港口建設”試點單位,2020年阿里云就與山東港口達成戰略合作,阿里云作為核心廠商深度參與了智慧綠色港口頂層設計,推動港口數字化轉型。此后,雙方深化合作,共同打造了生態服務云、數字孿生、智慧移動協同辦公等平臺。
根據協議,阿里云將繼續發揮技術及場景優勢,持續參與、推動山東港口數字化轉型及“一朵云”的規劃與建設,并將以阿里云通義系列大模型為基礎,共創港航物流行業大模型。結合阿里巴巴旗下菜鳥、飛豬等平臺及海外數字商業板塊,雙方還將深化端到端物流體系、文旅、數字化營銷等方面的合作。
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81.9億噸,同比增長8%。其中,內貿吞吐量同比增長7.6%,外貿吞吐量同比增長8.9%,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5億標準箱,同比增長4.8%。
港口的高效運轉離不開智能化提升。在寧波舟山港梅山港區,近4000米的岸線上集裝箱運輸裝卸繁忙。在剛完成的自動化升級中,龍門吊、橋吊等港口機械大部分實現了遠程控制。
在北部灣,全國首個海鐵聯運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欽州港大欖坪南作業區新建的自動化泊位不久前投用。上半年,全國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同比增長約9.4%,港口集聚輻射能力進一步增強。
與此同時,海南洋浦港等一批港口自動化碼頭建設項目也在加緊進行。目前,我國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已建和在建規模均居世界首位。
在加快建設水公鐵集疏運中心、羅涇港區集裝箱改造等重點工程的同時,上海港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推動“公轉鐵、公轉水”以及“水水中轉”,努力提高國際中轉效率和質量,推動上海港與江河鐵公等運輸方式高效銜接。“公轉水”產品經升級推廣后,上半年,上海港出口箱量同比增長近40%。
據統計,上半年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同比增長約9.4%,通過強化港口鐵水聯運功能,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了運營效率。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繼續會同相關部門,充分發揮水路、鐵路運輸比較優勢和綜合運輸組合效率,加快推動集疏港鐵路建設,提升鐵水聯運服務效能,增強港口集聚輻射能力。
《2023-2028年中國智慧港口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智慧港口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智慧港口是港口建設趨勢和發展的方向。以信息物理系統為框架,通過高新技術的創新應用,使物流供給方和需求方溝通融入集疏運一體化系統;極大提升港口及其相關物流園區對信息的綜合處理能力和對...
查看詳情
作為食品飲料行業的食品加工產業的子產業預加工食品,即預制菜是通過標準化作業將一種或多種農產品為主要原料的產品預...
乙醇燃料方面,三季度下游需求有所恢復,特別是在9月份,由于接近國慶和中秋節,燃料乙醇的銷量有了明顯增長。總體上2...
光纖光纜行業正高速邁向新一輪景氣周期。光纖是信息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的關鍵材料,尤其是光纖通信的關鍵傳輸載體,在國...
日前,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聯合發布《允許保健食品聲稱的保健功能目錄非營養素補充劑(2023年...
10月30日晚間,天奇股份最新財報出爐。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0.1億元,凈利潤216.26萬元,單季度扭虧為盈,主要系智能...
今年‘五一’期間文旅市場出現強勁復蘇態勢,淄博燒烤的火爆就是印證。接下來端午、暑假旅游預計也會迎來小高潮。隨著...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