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醫療具有廣泛的市場需求和多元化的業務趨向,預計到2025年,人工智能應用市場總值達到1270億美元,其中醫療行業將占市場規模的五分之一。
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已深入千行百業走在前列,從算法、芯片到自動駕駛不斷加速新興產業發展,成為驅動產業數智化轉型升級、賦能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動能。隨著內在需求增加,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市場規模將持續平穩增長。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企業數量超過3000家。
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器械眾多場景得到應用,包括健康管理、輔助診療、風險預測、藥物挖掘、醫院管理。全球醫學人工智能領域基礎研究活躍,主要集中在醫學圖像處理、健康醫療大數據的采集和挖掘、基于基因及生物標志物的癌癥等重大疾病預測、認知障礙的早期診斷與預測四個方向。
此外,全球醫學人工智能技術開發活躍,積累了一定數量的高技術含量和具有潛在市場價值的成果,技術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其中,中國醫學人工智能技術開發規模最大且增速最快,專利申請7018組,占全球總量的38.7%,近10年復合增長率為34.2%,國際規模指數為1.16。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人工智能醫療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人工智能醫療,是指通過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醫療領域,來提升醫療診斷、治療及管理水平的一種新型醫療模式。它可以通過大數據、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技術手段、制定治療方案。
2020年,工信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的《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就提出,要在今年率先在醫療領域初步建立人工智能標準體系,鼓勵人工智能醫療發展。
2022年,科技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快場景創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應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更是將影像智能輔助診斷、臨床診療輔助決策等場景支持列為醫療領域應積極探索的方向。
人工智能醫療面臨著諸多政策上的挑戰和機遇。在政策層面,各國政府和相關部門紛紛出臺了相關法規和政策,以促進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行業的應用。例如,中國政府將人工智能技術納入國家戰略,提出人工智能+醫療的發展計劃;美國政府也鼓勵醫療機構和企業加大投資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同時,不同國家政策的不同,也反映出不同政策下人工智能醫療的商業化市場規模,技術發展力度等方面的差異。
目前,我國人工智能醫療器械管理體系逐步建立,標準制定加快推進,注冊審評路徑逐漸明晰。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2年11月,已有54個國產、2個進口人工智能醫療器械產品在中國上市。上市產品主要是基于醫學影像的、加入深度學習模塊的人工智能輔助檢測軟件、基于生理數據的輔助診斷軟件或搭載了此類軟件的醫療設備。
人工智能醫療行業市場規模預測
作為主導新一代產業變革的核心力量,人工智能在醫療方面展示出新的應用方式,在深度融合中又催生出新業態。AI醫學影像是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應用最為廣泛的場景,率先落地、率先應用、率先實現商業化。手術機器人、藥物研發、精準醫療等領域已有部分應用落地,但因成本或技術原因,尚未實現規模化普及,未來增長空間較大。藥物研發與人工智能的結合雖然起步較晚,但是市場規模較大、增速較快,目前占據人工智能醫療市場35%以上的份額。
隨著人工智能“百模大戰”時代開啟,AI大模型的迭代進化正以空前速度引領一場新技術革命的到來。基于大語言模型推動之下,AI向各應用場景的技術交融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數字化、智能化發展高峰,而在這其中,AI與醫療產業的“雙向奔赴”可謂是最具價值與潛力的領域之一。
在國內,從醫學科研、藥物研發、醫療設備運維、醫院管理,再到智慧診療等各階段,均有大模型產品涌現,京東健康、百度等也都圍繞醫療各個環節展開醫療大模型的布局,AI醫療成為各大玩家重點加碼的賽道。
在后疫情時期,我國人工智能醫療產業面臨諸多發展機遇,5G技術的加速落地為人工智能醫療產業提供了技術可能,提升了AI的深度學習能力和處理速度;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及慢性病發病率逐年增加的情況,需要人工智能在健康管理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資本加速投入人工智能醫療領域。
人工智能醫療具有廣泛的市場需求和多元化的業務趨向,預計到2025年,人工智能應用市場總值達到1270億美元,其中醫療行業將占市場規模的五分之一。
本報告由中研普華的資深專家和研究人員通過長期周密的市場調研,參考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行業協會、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專業研究機構提供的大量權威資料,并對多位業內資深專家進行深入訪談的基礎上,通過與國際同步的市場研究工具、理論和模型撰寫而成。全面而準確地為您從行業的整體高度來架構分析體系。讓您全面、準確地把握整個人工智能醫療行業的市場走向和發展趨勢。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人工智能醫療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人工智能醫療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本報告由中研普華的資深專家和研究人員通過長期周密的市場調研,參考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行業協會、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專業研究機構提供的大量權...
查看詳情
氫燃料電池是通過氫氣和氧氣的化學反應將化學能直接轉換成電能的發電裝置,實現氫能的移動化、輕量化和大規模普及,可...
智慧照明又叫智慧公共照明管理平臺或智慧路燈,是通過應用先進、高效、可靠的電力線載波通信技術和無線GPRS/CDMA通信...
在當代科技和工業領域,高水平的精密測量技術和精密儀器制造能力,是一個國家科學研究和整體工業領先程度的重要指標,...
創新藥一般指創新藥物,創新藥物是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專利的藥物。相對于仿制藥,創新藥物強調化學結構新穎或新的治療...
鋰電池是以鋰金屬或鋰合金為陽極材料,使用非水電解質溶液的電池。由于鋰金屬的化學特性非?;顫?,使得鋰金屬的加工、...
中國城鎮家庭寵物貓狗的數合計超過1.1億只,預計2023年寵物消費市場規模將增長至4456億元。另有調查表明,42.1%的寵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