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9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7814家,同比增長32.4%;實際使用外資金額9199.7億元,同比下降8.4%。商務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前9個月引資增速下降主要是由于去年的高基數效應。2022年1至9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規模突破了1萬億元,達到10037.6億元,為歷史同期最1
外商投資在拉動中國經濟增長、提升工業化水平、增加就業、貢獻稅收、擴大進出口貿易、改善國際收支、滿足市場需求、提升企業治理水平、促進技術進步和經濟結構升級以及推動改革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今年1至9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7814家,同比增長32.4%;實際使用外資金額9199.7億元,同比下降8.4%。商務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前9個月引資增速下降主要是由于去年的高基數效應。2022年1至9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規模突破了1萬億元,達到10037.6億元,為歷史同期最高水平。在去年同期基數較高的情況下,今年1至9月引資規模有所下降,但仍處于歷史高位。
與此同時,近期多個優質外資項目相繼落地,“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等利好消息頻頻傳出,我國“穩外資”政策支持力度持續提升,顯示出我國吸引外資長期向好的趨勢并未改變。
中國市場對外資仍保持較強吸引力
今年三季度,中國貿促會對700家外資企業進行調研訪問,其中67%來自制造業,64%為小微企業,形成了《2023年第三季度中國外資營商環境調研報告》。
報告顯示,八成以上受訪外資企業對中國營商環境評價滿意以上。其中超九成對“納稅”評價滿意以上。近九成對“獲取經營場所”“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報裝”“解決商業糾紛”“辦理結業手續”“市場準入”評價滿意以上。
從產業鏈布局看,七成受訪外資企業在華產業鏈布局趨向“保持穩定”,這一比例較二季度環比提高4.57個百分點。從在華經營現狀及預期看,八成受訪外資企業預期本年度利潤持平或有所提高,近九成預期未來5年利潤持平或有所提高。從發展機遇看,受訪外資企業連續3個季度認為“技術創新與研發”是中國市場最大的發展機遇,約半數具有增資意愿的受訪外資企業考慮在西部地區增資。從發展期盼看,受訪外資企業普遍希望進一步“保證供應鏈、產業鏈穩定”“提高產業配套能力和集聚效應”“增強助企紓困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外商投資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顯示:
外商投資是市場行為,階段性波動是正常的。既要看規模,也要看結構;既要看當下,也要看長遠。此外,外商投資特別是綠地投資會有一個較長的過程,從項目洽談簽約到設立企業、建設、投產有時甚至持續數年,其間外資一般按項目建設進度陸續到資,因此每年吸引外資數據都會有所波動。
從行業看,今年以來,引資結構不斷優化。1至9月,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624.1億元,增長2.4%,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12.8%。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分別增長37.1%、21.5%。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6302.3億元,下降15%。建筑業、研發與設計服務領域實際使用外資分別增長46.3%和10.2%。
從來源地看,部分發達經濟體對華投資力度加大,法國、英國、加拿大、瑞士、荷蘭實際對華投資分別增長121.7%、116.9%、109.2%、76.9%、32.6%(含通過自由港投資數據)。同時,外國投資者在華投資新設外資企業同比增長超30%,“這顯示出外資來華勢頭不減,跨國公司仍看好在華投資前景。”商務部外資司負責人表示。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91302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2%。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長4.5%,二季度增長6.3%,三季度增長4.9%。從環比看,三季度GDP增長1.3%。
中國前三季度經濟數據發布后,多家外資金融機構近日表示,中國經濟運行積極因素不斷累積,經濟總體回升態勢更趨明顯。由于三季度經濟表現超預期,多家機構隨之上調2023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測。
瑞銀集團將2023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預測由此前的4.8%上調至5.2%;德意志銀行由5.1%上調至5.2%;野村控股由4.8%上調至5.1%;摩根大通從5%上調至5.2%。
多家外資金融機構認為,中國三季度GDP增速超過預期,工業、服務業、消費、投資等多個指標呈回升態勢,經濟增長動能走強。
近日,我國宣布了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在“支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行動方面,提及將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意味著中國在吸引外資方面的開放程度更高,對外資的限制和障礙更少,這將為外資提供更多的投資機會和更好的營商環境,推動中國經濟的發展和結構優化,并促進經濟全球化發展。
投資方面,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表示,由于近期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加速,9月基建投資提速,同時由于政策持續加碼和近期工業利潤有所改善,當月制造業投資得以提升。
我國宣布“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表明了在國際環境復雜嚴峻,尤其是部分發達經濟體推動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構的大環境下,我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決心。這將推動我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制造領域更加緊密的合作。中國開放的大門一直敞開著,中國在全球經濟增長中的動力源和壓艙石地位難以撼動,中國仍是外商直接投資的熱土,中國市場始終是外商投資的優質選擇。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外商投資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外商投資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外商投資行業研究報告就是為了解行情、分析環境提供依據,是企業了解市場和把握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輔助企業決策...
查看詳情
安檢設備行業市場整體概況安檢設備為安全檢查設備的簡稱,主要包含:安檢門、手持金屬探測儀、安檢X光機、危險液體檢1...
據美國駐華大使館2日公布的消息,美國農業部將帶領17家參展商參加本屆進博會,規模為歷年之最。據美國駐華使節與美國2...
鋰離子蓄電池行業前景及現狀如何?未來鋰離子蓄電池市場投資趨勢怎么樣?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家能源局發布《新型儲...
刀具為制造業切削加工核心耗材,高壁壘高附加值:刀具為切削加工核心耗材,切削加工約占整個機械加工工作量的90%。混...
智能汽車,又稱智能化汽車或智能化交通工具,是一種利用先進的計算機科技、傳感器技術和通信技術來提高汽車性能、效率...
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產業鏈長、關聯度高、帶動性強,發揮著工業經濟穩增長的“壓艙石”作用。當前,國...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