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特斯拉官方微博發布消息,即日起,Model 3/Y長續航版售價正式上調,Model 3長續航版漲價1500元至29.74萬元。Model Y長續航版漲價2500元至30.24萬元。
11月9日,特斯拉官方微博發布消息,即日起,Model 3/Y長續航版售價正式上調,Model 3長續航版漲價1500元至29.74萬元。Model Y長續航版漲價2500元至30.24萬元。
實際上,特斯拉這輪漲價早有預兆。10月27日,特斯拉中國已經把Model Y高性能版車型上調了1.4萬元,調整后售價為36.39萬元。與此同時,北美Model Y長續航版的價格也上調了500美元。
彼時就有傳聞稱特斯拉即將同步調高中國售價。“特斯拉的定價策略是以成本定價,如果出現原材料的價格波動大概率不會只影響一款車。”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聯盟理事高云鵬表示認為,Model Y剛剛完成了全系車型的進化升級,如新增氛圍燈,儀表臺和前門飾板采用科技織物材質,更新了19英寸雙子星輪轂等,這些配置都會增加整車的成本。
目前國內電動車市場競爭加劇,大多廠商都在試圖通過降價促銷保持和擴大市場份額。在此背景下,特斯拉卻“反彈琵琶”,一方面宣布車型售價上漲,另一方面,引薦獎勵也開始退坡。
對此,高云鵬認為,產品的價格本就由市場供需關系決定,特斯拉的底氣來源于源源不斷的訂單,公司上調售價應該是與市場供需直接相關。
據特斯拉官方數據顯示,上海超級工廠實際年產能已經從第二季度的75萬輛/年,擴產到第三季度的95萬輛/年以上。根據最新產能標準,上海超級工廠每三十幾秒,就可以下線一輛車。
但伴隨著煥新版Model 3和Model Y相繼上市,上海超級工廠即便滿負荷運轉,市場依舊供不應求,被外界認為是此次價格調整的重要原因。銷量方面,據國內車系周銷量排行榜數據顯示,特斯拉在10月30日至11月5日的周銷量暴漲至1.4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39%。而隨著下周Model 3煥新版的大范圍交付,特斯拉的周銷量還將進一步提升。
交付周期方面,據特斯拉官網顯示,截至目前,特斯拉主銷車型交付周期均出現一定程度延長,其中Model Y提車周期為2周至8周,Model 3煥新版的提車周期更是達2周至9周。特斯拉第三季度毛利率下滑
針對此次調價,也有觀點認為,這是特斯拉基于其利潤壓力和市場競爭作出的漲價調整。今年年初,特斯拉分別在中國、日本、韓國、美國、歐洲等多國和地區大幅降價,涉及Model 3和Model Y等暢銷車型,這也成為今年前兩季度銷量高增長的主因。
彼時,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表示,愿意在動蕩時期下調電動汽車的價格,盡管這會影響公司毛利率,但愿意犧牲毛利率換取銷量增長,“特斯拉需要繼續降價,以降低用戶每月還款壓力,這樣才能讓更多人負擔得起。”然而,持續的大范圍降價令特斯拉毛利率顯著下降。
10月18日,特斯拉公布了2023年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特斯拉第三季度總營收為233.5億美元,同比增長9%,然而毛利潤為41.78億美元,同比下滑22%,毛利率為17.9%低于上一季度的18.2%,也低于去年同期的25.1%。
特斯拉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主要目標在2023年第三季度保持不變,即降低單車成本、產生自由現金流,同時最大化交付量。
上述負責人表示,特斯拉的單車成本在第三季度已降至3.75萬美元。為了進一步降低單位成本,特斯拉在第三季度實施了必要的產線升級,保障實現180萬輛的全年交付目標。
在德基先進制造與出行產業合伙人張帆看來,近期包括碳酸鋰等電動汽車主要原材料價格持續低位盤旋,在此背景下車價不降反升,表明特斯拉此番漲價更多是基于業績考慮。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10月份國內汽車銷量再創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車成績尤為亮眼。數據顯示,10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7.9萬輛和90.4萬輛,同比增長16.1%和27.7%。然而10月份之后,傳統淡季疊加年底促銷壓力,使得車市“價格戰”重燃。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1月6日,本月已有4家車企宣布降價促銷優惠,從10月份至今,降價促銷的車企多達10余家,其中不乏比亞迪、智己、極氪、零跑等多款熱銷車型,優惠幅度最高達5.1萬元。
有媒體人士實探北京地區AITO問界、理想汽車等品牌門店了解到,相較于上述車企官宣降價,部分品牌還搞起了終端價格“暗降”操作。
“目前行業已經進入年末沖量階段,由于今年車型迭代快、‘價格戰’激烈,經銷商庫存情況不容樂觀。”中國乘用車產業聯盟秘書長張秀陽表示,車企之間的競爭促銷一方面會對年底車市構成穩定支撐,助力車市銷量沖擊新高點。但另一方面,沖量階段隨著競爭壓力進一步加劇,未來會有更多車企加入促銷降價行列,進一步擠壓車企利潤空間。
今年9月,我國汽車整車出口量同比增長38.7%,整車出口金額同比增長45.1%;1—9月,汽車整車出口量同比增長64.1%,整車出口金額同比增長83.7%。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車出口82.5萬輛,同比增長超110%。
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曾表示,近年來,中國汽車研發投入不斷加大,技術水平有了很大提升,無論是智能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新技術,還是產品的質量管理和品牌競爭力都有了很大進步,而且,在性價比方面,中國汽車品牌也有一定優勢,這些都是推動中國汽車出口快速增長的重要支撐。
以新能源汽車為增長主力,中國汽車出口迎來規模效應與品牌效應的新機遇期。要借著先發優勢,將性價比競爭力轉化為技術含金量、品牌溢價,把握汽車行業變革的新話語權,離不開政策發力,為新能源汽車出海“護航”。
10月27日,歐盟通過抽簽方式確定比亞迪、上汽集團、吉利汽車三家車企將成為反補貼調查對象。自10月初歐盟宣布啟動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以來,汽車行業展開了對不公平貿易保護的熱烈討論與積極應對。“這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強大后的必然伴生現象,強大了才有人關注、有人感覺不舒服。”乘聯會如是說。
隨著中國汽車品牌加速布局全球市場,想要“走出去”“走上去”,就必須直面貿易壁壘、行業標準、運力配套、市場差異、文化認知等復雜因素挑戰,如何規避貿易壁壘、提升抗風險能力,如何在全球競爭格局中把握新話語權,成為汽車出口高質量發展的新命題。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會長、中國國際商會汽車行業商會會長王俠指出,中國汽車產業出海需要政府部門、整車和零部件企業、標準和認證機構以及金融、保險等諸多后市場服務機構集體行動,單打獨斗會寸步難行。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3-202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在現代市場經濟活動中,信息已經是一種重要的經濟資源,信息資源的優先占有者勝,反之則處于劣勢。中國每年有近百萬家企業倒閉,對于企業經營而言,因為失誤而出局,極有可能意味著從此退出歷史...
查看詳情
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1.72億千瓦,同比增長93%,占新增裝機的76%。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2.07萬億...
生物制藥原料以天然的生物材料為主,包括微生物、人體、動物、植物、海洋生物等。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有目的人工制得...
Wind統計顯示,A股醫療保健行業近10個交易日整體上漲9.63%,領跑十一個一級行業;將周期拉長到近60個交易日,醫療保6...
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塑料薄膜產量的迅速增長,塑料薄膜產品的應用領域隨著居民消費場景的豐富不斷拓展。由于塑料...
城鎮供水也稱城市供水。城鎮供水是現代城鎮的基礎設施,是城鎮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任務是保證城鎮居民、工商企業...
第一屆中國測繪地理信息產業大會顯示,2022年我國地理信息產業總產值達到7787億元,增速達到3.5%,產業結構規模持續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