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微信公眾號消息,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決策部署,更好保障電力安全穩定供應,推動新能源加快發展和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建立煤電容量電價機制的通知》,決定自20241
11月10日,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微信公眾號消息,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決策部署,更好保障電力安全穩定供應,推動新能源加快發展和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建立煤電容量電價機制的通知》,決定自2024年1月1日起建立煤電容量電價機制,對煤電實行兩部制電價政策。
《通知》提出,為適應煤電向基礎保障性和系統調節性電源并重轉型的新形勢,決定將現行煤電單一制電價調整為兩部制電價。其中,電量電價通過市場化方式形成,容量電價水平根據煤電轉型進度等實際情況逐步調整,充分體現煤電對電力系統的支撐調節價值,更好保障電力系統安全運行,為承載更大規模的新能源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通知》明確,對合規在運的公用煤電機組實行煤電容量電價政策,容量電價按照回收煤電機組一定比例固定成本的方式確定。
其中,用于計算容量電價的煤電機組固定成本實行全國統一標準,為每年每千瓦330元;2024~2025年,多數地方通過容量電價回收固定成本的比例為30%左右,部分煤電功能轉型較快的地方適當高一些;2026年起,各地通過容量電價回收固定成本的比例提升至不低于50%。煤電容量電費納入系統運行費用,每月由工商業用戶按當月用電量比例分攤。
《通知》強調,同步強化煤炭價格調控監管,加強煤電中長期合同簽約履約指導,促進形成競爭充分、合理反映燃料成本的電量電價,引導煤炭、煤電價格保持基本穩定。
《通知》要求,各地要加強政策協同,加快推進電力市場建設發展,完善市場交易規則,促進電量電價通過市場化方式有效形成,與煤電容量電價機制協同發揮作用,更好保障電力安全穩定供應,促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火力發電包括燃煤發電、燃氣發電、燃油發電、余熱/余壓/余氣發電、垃圾焚燒發電、生物質發電等。由于經濟性、資源稟賦等因素,我國火電裝機以煤電為主。2000-2021年我國火電累計裝機容量由238GW增長至1297GW,其中煤電裝機容量增長至1110GW。
當前,煤電仍是我國電力供應的主體電源,發揮著兜底保障作用,但其生存之憂也引發業界思考。隨著我國推動實現“雙碳”目標,構建以新能源占比逐漸提升的新型電力系統,煤電角色正逐漸向基礎保障性和系統調節性電源轉型,而這也將影響煤電企業盈利水平。
所謂“綠色煤電”技術,就是以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IG C C )和碳捕集與封存(C C S)技術為基礎,以聯合循環發電為主,并對污染物進行回收,對二氧化碳進行分離、利用或封存的新型煤炭發電技術。一個完整的煤電產業鏈,包括上游的煤炭開采、中間運輸,之后是電力產業發電、輸配電和售電這幾個相互銜接的環節。
“綠色煤電”技術作為基于燃燒前捕集的C C S技術,適合于新建的燃煤電站,其與國際同類項目同時起步,具有高起點、自主創新等特點。以“綠色煤電”為代表的清潔煤發電技術在我國的發展已走到了一個轉折點,在政策、資金、行業壁壘、運營成本等方面面臨著一定的瓶頸和困難,亟須政府扶持。
我國火電裝機以煤電為主。據統計,截至2021年我國煤電裝機容量為28GW。考慮到風光大基地對于打捆火電送出的需求和發達省份的能源保供需求,“十四五”期間預計全國火電新增容量有望超過270GW,2022-2024年全國煤電新增裝機容量分別為40/50/50GW。
“十三五”期間我國年均煤電核準容量為28GW。根據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發布的報告,2021年中國新增核準煤電裝機約18.55GW,同比減少57.66%。
但2021年第四季度煤電核準開始加速,單季度核準超過11GW。2022年前8個月我國新增核準煤電裝機26.62GW,已超過2021年全年核準量。
以華潤電力、三峽能源和龍源電力為例,2021年上半年,這三家公司的新能源部分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7億元、32.7億元和44.2億元。
從增速上看,華潤電力三季度單季風電發電量增速約70%,前三季度增速為55.2%;三峽能源三季度單季發電量增速35.19%,前三季度增速42.70%;龍源電力三季度單季新能源發電量增速約17%,前三季度增速約20%。
中國能建是傳統能源電力建設的國家隊、排頭兵和主力軍,在火電設計、建設領域代表著世界最高水平,可以承攬全部容量等級火電工程的咨詢、勘測、設計、施工等業務,享有較高的行業領導地位和話語權。
中國能建在國內火電規劃設計方面的的份額占比約80%,承擔建設項目份額占比約60%。中國能建約占國內市場份額70%,2021年中國能建火電業務收入800億元。
數據顯示,恒源煤電2021年總資產為1776681.48萬元,相比2020年增長了208193.02萬元,同比增長12.28%;凈資產為996351.43萬元,相比2020年增長了73555.52萬元,同比增長6.66%。2021年恒源煤電總負債為770831.55萬元,相比2020年增長了135090.00萬元,同比增長21.25%。資產負債率43.39%。
2021年恒源煤電營業收入為674937.5萬元,相比2020年增長了153958.24萬元,同比增長29.55%;營業成本為520725.09萬元,相比2020年增長了83676.62萬元,同比增長19.14%。按行業分類來看,2021年恒源煤電主營業務總收入為67.49億元,主營業務總成本為52.07億元,其中:工業實現營業收入為63.01億元,營業成本為36.40億元。
2021年恒源煤電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為138715.45萬元,相比2020年增長了61433.10萬元,同比增長79.97%。按行業分類來看,2021年恒源煤電主營業務總利潤為26.61億元,其中:工業實現營業利潤為26.61億元,毛利率為42.23%。
在核準加速的同時,煤電項目投產進度也明顯加快,中電聯數據顯示2022年1-7月我國完成火電工程投資額405億元,同比增長70.2%。考慮到當前煤電的建設節奏,預計從項目核準到設備交付平均周期在1年左右,因此預計2021-2025年煤電機組設備需求CAGR有望達到24.3%;年均設備需求量為56GW,較“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量提高60%。
實現“雙碳”目標,需要在實體經濟層面加速推動電力、交通、建筑和工業的大規模去碳化。當前,燃煤發電是我國碳排放最大來源,占電力行業總碳排放的一半左右。在碳中和路徑下,電力系統需要深度脫碳,到2050年左右實現行業近零排放,非化石能源電力將占總電量的90%以上。
根據2021年10月發布的《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于開展全國煤電機組改造升級》,對供電煤耗在300克標準煤/千瓦時以上的煤電機組,應加快創造條件實施節能改造,對無法改造的機組逐步淘汰關停,并視情況將具備條件的轉為應急備用電源,“十四五”期間改造規模不低于350GW。
2021年1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全國煤電機組改造升級的通知》(發改運行〔2021〕1519號)(以下簡稱《通知》),旨在通過實施煤電機組改造升級,進一步降低煤電機組能耗,提升靈活調節能力和清潔高效水平。
為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目標,繼續發揮重要作用、做出重要貢獻,預計“十四五”期間煤電改造容量合計600GW。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
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2-2027年煤電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煤電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煤電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煤電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供深度的煤電...
查看詳情
隨著全球醫療技術水平及醫療衛生投入的持續增長、支付能力及健康意識的提升,使得全球醫療需求不斷增加,推動了全球醫...
自熱食品行業前景及現狀如何?未來自熱食品市場投資趨勢怎么樣?隨著自熱食品被越來越多的國人接受和喜愛,自熱食品在中...
機場餐飲行業前景及現狀如何?未來機場餐飲市場投資趨勢怎么樣?機場是一個城市的窗口,具有展示地方特色產品、旅游資源...
視頻會議行業前景怎么樣?未來視頻會議行業發展空間有多大?視頻會議市場不斷拓展,客戶粘性持續增加。疫情期間,新興視...
天津LNG外輸管道投產成功 促進“X+1+X”油氣市場體系不斷完善國家天然氣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重點項目——國家管網集團...
工業互聯網是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新型生產方式,是支撐工業智能化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更是加快新型工業...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