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行業前景及現狀如何?未來零售市場投資趨勢怎么樣?隨著全球市場的互聯網化,大數據在此背景之中應運而生,十三五我國已經明確大力發展“互聯網+”產業,如此背景下,我國大數據的發展非常迅猛快速。
零售行業前景及現狀如何?未來零售市場投資趨勢怎么樣?隨著全球市場的互聯網化,大數據在此背景之中應運而生,十三五我國已經明確大力發展“互聯網+”產業,如此背景下,我國大數據的發展非常迅猛快速。根據中研普華數據顯示,中國大數據產業起步晚,發展速度快。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使數據產生速度加快、規模加大,迫切需要運用大數據手段進行分析處理,提煉其中的有效信息。中國大數據市場規模達到767億元,同比增長27.8%。中國大數據市場規模約為1105.6億元,同比增長44.15%;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最新發布的《2023年中國網絡零售TOP100報告》顯示,我國網絡零售行業已步入穩健增長階段,上榜企業網絡銷售規模持續增加,非電商類企業上榜數量持續上升,前100名企業中,非電商企業達到93家。
數據顯示,2023年網絡零售TOP100企業銷售額超2.02萬億元,比2022年總體提升13.2%。入榜網絡零售TOP100的企業,入榜門檻從去年的2.8億元以上提升至今年5億元人民幣以上。其中,網絡銷售額超過千億的企業2家,百億級企業17家,十億級企業64家,億元級企業36家。
預計未來幾年,隨著零售應用效果的逐步顯現,中國大數據市場規模還將維持40%左右的高增長。大數據在我國已具備了從概念到應用落地的成熟條件,迎來了飛速發展的黃金機遇期。大數據將在打造社會治理新模式、經濟運行新機制、民生服務新體系、創新驅動新格局、產業發展新生態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同時大數據也開始在我國各大行業之中開始大規模應用,與其他行業的深入結合已經成為“互聯網+”以下的必然趨勢。
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國零售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顯示
零售現狀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333億元,同比增長7.6%。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39198億元,增長7.2%。
1—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5440億元,同比增長6.9%。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346472億元,增長7.0%。按消費類型分,10月份,商品零售38533億元,同比增長6.5%;餐飲收入4800億元,增長17.1%。1—10月份,商品零售343535億元,同比增長5.6%;餐飲收入41905億元,增長18.5%。
按零售業態分,1—10月份,限額以上零售業單位中便利店、專業店、品牌專賣店、百貨店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7.3%、4.7%、3.6%、7.2%,超市零售額同比下降0.6%。
1—10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122915億元,同比增長11.2%。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03010億元,增長8.4%,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6.7%;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吃類、穿類、用類商品分別增長11.3%、7.6%、8.2%。
1、網購額超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額
近年來,隨著網絡購物的高速發展,網購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不斷提高,全國網絡零售交易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0.7%,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12.88%,其中網絡實物商品交易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也達到10.8%。隨著網購比重的不斷提高,產生了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網購額已經與當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加額持平。
數據預計,未來5年,網上購物通過線上線下一體化的融合,本地生活各細分賽道還將保持5%-30%的高速增長,總規模有望超過38萬億元。
上半年網上購物市場交易規模為6.28萬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1.19萬億元,上半年網上購物市場規模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例達到29.63%,接近三成。
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國內網絡零售用戶規模達8.2億人,預計2021年網上購物市場交易用戶規模達8.58億人,同比增長8.74%。按網購交易規模62791億元平均下來每人網購額為7654.4元。
網上購物成為消費新引擎,2021 年上半年,全國網上零售額 61133 億元,同比增長 23.2%。其中,實物商品網上購物零售額 50263 億元,增長18.7%。我國已連續八年成為全球最大的網絡零售市場。
這種現象折射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即每年的網購額可以滿足新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需要,理論上現有的實體零售業總量不需要再增加了。這種狀況在上海表現得更為明顯,具體可參見下表。
上海每年的網購增加額甚至超過了當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加額,這就是說不考慮之前實體商業過剩的情況,僅每年新增的網購額就足以吸收當年全部新增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而且還綽綽有余,實體商業的存量將受到網購更大程度的侵蝕。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網絡零售中商品類交易的增加額也已經接近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加額,這對實體商業的擠壓更加直接。具體見下表。
每年網購的增加額超過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加額,網購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越來越大。在總體上,實體零售業面積不僅不需要增加,反而需要減少。這可以用來解釋實體零售業越來越不景氣的原因。
2、實體零售業面臨產能過剩
統計表明,中國每天有19.6%的消費者在通過網上購物。上海網購額中商品類銷售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2.3%,上半年為21.6%。
北京兩成左右的社會消費品零售額來自于網店,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9.5%。網購的快速增長不僅在于其本身特有的優勢,而且在于其能夠吸引消費者產生額外需求。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中國網購用戶調查報告》顯示,2014年網購用戶線上消費中有78%是對傳統線下消費的替代,而其余的22%則是受網購刺激而新產生的。
現實中,網購的繁榮對實體商業的沖擊已經表現得非常明顯。據貝恩與凱度消費者指數統計,中國家庭光顧大賣場的次數同比減少5%,且單次購物件數也有所下降。在上海,與居民生活關系最為密切的業態中超市和大賣場都呈下降趨勢,且超市的下降尤其猛烈,這可由下表略見一斑。
然而,當前實體零售業銷售與網點數量的下降不能僅僅歸咎于電商的沖擊,也與其多年以來自身發展的失控有關。
商貿領域的產能過剩,一方面是因為商業房地產投資過熱,另一方面是因為各級政府主導下的大量重復建設。例如,一些市、區、縣政府不顧當地購買力實際,把原有商業推倒重來,建設大型商業中心、購物中心,計劃引進若干世界著名品牌,若干國內外零售巨頭等。商務部要求各地制定商業規劃的初衷本是為了推動商業的科學健康發展,結果卻被一些地方政府當作建設商業政績工程的工具,商業規劃使政府的意圖得到了看似科學的包裝,使商業面積大大超過了實際需要。
二三線城市的商業規劃在房地產熱的影響下,夸大了居民人數,把周邊地區的居民購買力納入了本地的商業規劃,把商業的盤子做得很大,且各城市的商業發展規劃基本上都沒有考慮到網購快速增長這一因素。
商業設施的猛增使得很多城市的零售物業空置率超過了6%的警戒線。上海市大型商業設施空置率在中心城區為5%~7%之間,非中心城區高達25%。
在總量過剩的前提下,部分業態已經嚴重偏離了居民的消費需求,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百貨商店,定價虛高,生意清淡,經營成本居高不下,形成了惡性循環。近年來,百貨商店是關門歇業最多的一個零售業態。許多百貨商店顧客寥寥,入不敷出。由于百貨商店一般都實行場地出租模式,進場的經銷商分擔了商場的虧損,使之仍然能夠勉強支撐,但由于缺乏人氣,一旦租約到期,租戶遷出,關門的概率很大。
流通領域存在嚴重的產能過剩,這些過剩產能中是否有些屬于僵尸企業呢?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僵尸企業研究報告——現狀、原因與對策》指出,在僵尸企業占比最高的5個行業中,商業貿易類企業排在第4位,僵尸企業占該行業企業數量的28.89%。
3、零售業結構調整加劇
在總量過剩的情況下,實體商業的結構性問題就凸顯出來了,業態之間的競爭和優勝劣汰變得更加激烈,零售業面臨著較大的結構性調整。
(1)百貨商店購物中心化,購物中心去百貨化
在當前零售業總體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購物中心和百貨商店兩大業態呈現出截然相反的發展態勢。其中,購物中心仍然保持著快速增長的勢頭。目前,全國已經擁有購物中心近4000家,數量位居世界第一,且購物中心建設的熱潮遠未結束。根據中國購物中心產業咨詢中心的預測,從現在起到2025年,中國還將有7000家購物中心陸續建成開業,屆時中國內地的購物中心將超過一萬家。
上海購物中心總量已經達到148家。盡管商業面積已經過度飽和,但新的商業設施仍然在不斷建造中。上海預計有88個大型商業項目投入使用。在零售業其他業態受到巨大沖擊的形勢下,集購物、餐飲、休閑誤樂為一體的購物中心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可以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進行業態結構的調整,具有包容性發展的優點,并成為當前時尚生活方式的一個載體。但是,購物中心的過熱發展已經引起了專家的注意,不排除其今后幾年會出現嚴重過剩的局面。
全國百貨上市公司營業收入下降者占60%,凈利潤下降者占69%。2016年,全國百貨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繼續雙降,占比分別達到了75%。百貨業態整體處于下降趨勢,各地大型百貨商店關店消息頻傳。萬達2015年宣布將陸續關停全國45家百貨門店。整體來看,百貨商店無論怎樣搞促銷,無論怎樣推廣會員制,都難以挽救其頹勢。
身處困境的百貨商店開始積極尋找出路,向購物中心轉型被視為最好的選擇,于是一大批百貨商店升級成為購物中心。有數據顯示,在全國范圍內拓展的百貨企業中轉型為購物中心的比例高達42%,如王府井百貨、天虹商場、新世界百貨、久光百貨、上海百聯,而新建的購物中心不再規劃百貨主力店。百貨商店購物中心化、購物中心去百貨化成為當前零售業結構調整的一個特點。
中國零售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公司資深研究團隊對市場各類資訊進行整理分析,行業研究報告可以幫助投資者合理分析行業的市場現狀,為投資者進行投資作出零售行業前景預判,挖掘投資價值,同時提出行業投資策略和營銷策略等方面的建議。
中國零售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
據了解,該行業發展空間極大,未來此市場現狀如何呢?請查看,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國零售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4-2029年中國數字告示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數字告示研究報告對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分析提出論...
查看詳情
改性塑料行業前景及現狀如何?未來改性塑料市場投資趨勢怎么樣?改性塑料在現代社會的應用極其廣泛,尤其是其具有質量輕...
功率分立器件行業前景及現狀如何?未來功率分立器件市場投資趨勢怎么樣?國家有關部門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產業支持政策,推...
通信電源系統行業前景及現狀如何?未來通信電源系統市場投資趨勢怎么樣?隨著近年來“雙碳”政策的推行,鋰電、光伏、風...
醫藥電商B2B行業前景及現狀如何?未來醫藥電商B2B市場投資趨勢怎么樣?除了從傳統藥批企業轉型而來的B2B平臺,其他從互B...
二次元服裝行業前景及現狀如何?未來二次元服裝市場投資趨勢怎么樣?隨著JK制服的流行,不少網絡商家也加入到了銷售隊伍...
糖尿病用藥行業前景及現狀如何?未來糖尿病用藥市場投資趨勢怎么樣?體力活動減少已成為2型糖尿病發病的重要因素。隨著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