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證報報道,11月29日,江蘇首個共享式儲能站在南通市如東縣并網投運,這也是目前江蘇容量最大的電化學儲能站。“共享儲能”打破了儲能站與發電站“1對1”的傳統對應關系,轉向“1對N”關系,新能源企業可通過租賃儲能站來滿足自身供能需求,無需自主建設儲能電站。
據上證報報道,11月29日,江蘇首個共享式儲能站在南通市如東縣并網投運,這也是目前江蘇容量最大的電化學儲能站。“共享儲能”打破了儲能站與發電站“1對1”的傳統對應關系,轉向“1對N”關系,新能源企業可通過租賃儲能站來滿足自身供能需求,無需自主建設儲能電站。
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儲能電池累計出貨量為157.2吉瓦時,占全球出貨量的90%以上。鈉離子電池、液流電池等新技術加速落地,推動儲能產業不斷迭代發展,我國儲能產業技術多元化生態初步形成。
中信證券認為,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已在今年6月歷史性超越煤電。考慮到近期新型儲能成本端持續降低,為容量電價進一步實施掃除經濟性障礙,新型儲能有望盈利向好。看好新型儲能運營商、儲能EPC及系統集成商、儲能元組件及溫控等投資主線。
公司方面,據上證報表示,同飛股份:是工業溫控領域龍頭,新建58000平方米的儲能熱管理系統項目廠區,快速推進儲能溫控業務;江蘇北人:自主研發從電芯到模組到PACK全自動產線,儲能PACK產品已批量供貨。
近段時間,北京、江蘇、寧波等地紛紛出臺政策措施,結合地方實際和產業優勢,瞄向未來網絡、新型儲能、細胞和基因技術、通用智能等重點方向布局一批前沿性未來產業,力爭建設未來產業創新策源地和發展高地。初步統計,目前各地方已發布未來產業相關政策文件30余份。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產業由原創科技引領,具有前沿交叉、顛覆性等特點,能夠引領新需求、激發新動力。相關舉措有助于把握未來產業發展的時間窗口期,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開辟新興賽道、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新型儲能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相比傳統儲能,新型儲能環境適應性更強,能夠靈活部署于各類應用場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電化學儲能項目,建設周期僅需3個至6個月。新型儲能通過與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深度融合,可成為電、熱、冷、氣、氫等多個能源子系統耦合轉換的樞紐。
新型儲能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基礎裝備,已成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近年來,在國家政策大力推動和技術不斷成熟的雙輪驅動下,我國新型儲能產業高速發展。
近年來,隨著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產業的飛速發展,新型儲能需求空間迅速打開,成為能源發展“新風口”。在此風口下,這幾年從事消費電池和汽車電池的企業開始做儲能電池,其他行業如地產、家電、服裝、食品等都紛紛跨界做儲能。
國家和地方政府密集出臺政策支持新型儲能發展,新型儲能已成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
隨著我國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被譽為“充電寶”的新型儲能技術多元發展、不斷迭代,應用市場不斷拓展,產業生態已初步形成,今年上半年裝機規模相當于此前歷年累計裝機規模總和。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實現新型儲能裝機容量3000萬千瓦以上,2030年實現全面市場化的目標。我國多地也紛紛出臺“十四五”新型儲能規劃或新能源配置儲能文件,加大布局力度。
當下,市場對新型儲能的投資熱情空前高漲,大量資本涌入新型儲能行業,有望推動新型儲能技術和產業進一步成熟。近年來我國新型儲能行業持續火熱,僅2023年上半年的行業融資總額就達到734億元,涉及鋰電池、鈉電池、液流電池、便攜式/戶儲系統、儲能安全、電池回收等多個領域。
海博思創、蜂巢能源等十余家新型儲能產業鏈企業今年上半年進入上市進程或完成上市。在資本的強力助推下,我國新型儲能上下游產業鏈將不斷成熟,新型儲能成本有望快速下降。
受益于市場需求和政策導向雙重驅動,我國新型儲能規模化發展趨勢逐漸呈現。工信部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新投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863萬千瓦,相當于此前歷年累計裝機規模總和。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的《“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儲能由商業化初期步入規模化發展階段,具備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條件。
《江西省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1269”行動計劃(2023—2026年)》也提出,“培育氫能、鈉離子電池和其他新型儲能等新興產業鏈”,明確將鋰電和光伏新能源先進制造業集群作為打造新型儲能產業的重要抓手。
2023年,被稱為新型儲能爆發元年,社會各界都看好的新型儲能產業迎來了一個“井噴式”發展時期。業內預測,2030年我國新型儲能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0萬億元以上。
隨著儲能產業競爭加劇,不管是從政策導向,還是企業投資都正加大對新型儲能關鍵技術和裝備研發的重視,產學研融合發展,通過市場化的方式,倒逼新能源企業提高配建儲能利用率等,助力搶占未來新型儲能的行業制高點。
業內人士指出,在全球能源轉型的大趨勢下,儲能產業已成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連接點,新型儲能正從試點示范走向規模化商用,迎來快速發展黃金期,預計到2025年產業規模或突破萬億大關。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3-2028年新型儲能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新型儲能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新型儲能行業研究報告就是為了解行情、分析環境提供依據,是企業了解市場和把握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輔助企業決策...
查看詳情
當地時間11月29日,英偉達CEO黃仁勛在DealBook峰會上表示,如果將人工智能(AGI)定義為在測試中與人類智能相比“具有...
碳化硅晶圓行業前景及現狀如何?未來碳化硅晶圓市場投資趨勢怎么樣?碳化硅晶圓是一種高級半導體材料的基板,通常用于制...
汽車轉向系統行業前景及現狀如何?未來汽車轉向系統市場投資趨勢怎么樣?過去受制于政策和成本,線控轉向系統仍處于研發...
未來越南電力行業市場機會在哪? 在亞洲,韓國、日本、越南等國近年來加快布局,到2030年計劃裝機量合計將超過25吉瓦3...
當前巴基斯坦正面臨嚴重的能源短缺,電力短缺是其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該國夏季用電缺口有時可達5000兆瓦。巴基斯坦希...
每年的第四季度一般是韓國的電視機銷售旺季。但是今年,韓國消費者的購買意愿并不高。這也讓一向以高價為噱頭的韓國家...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