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跨境電商快速發展,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五年增長10倍,2022年達2.1萬億元,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6%。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五年增長10倍,2022年達2.11萬億元。當前,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融合、貿易與產業融合、線上線下融合的趨勢日益顯現,跨境電商的發展正在帶動貿易
跨境電商發展前景廣闊。在服貿會期間的2023中國電子商務大會上,與會嘉賓表示,2022年至2026年發展預期數據顯示,全球零售電商增速將是全球零售增速的2倍,同時,跨境電商占零售電商的比重不斷增加。
我國跨境電商快速發展離不開政策扶持。目前,我國跨境電商綜試區達165家,分布全國。各地也在稅收、通關檢疫、支付結算、結售匯等方面給企業發展提供支持。
據海關初步統計,今年上半年跨境電商在“買全球、賣全球”方面的優勢和潛力繼續釋放,進出口1.1萬億元,同比增長16%。其中,出口8210億元,增長19.9%,進口2760億元,增長5.7%,繼續保持了好的發展勢頭,有效助力了我國外貿穩規模優結構。
與傳統的進出口貨物貿易統計相比,跨境電商統計在資料來源和編制方法方面是有明顯區別的,目前暫無國際通行的統計規則。目前,我國的跨境電商統計調查頻率是半年報和年報。
近年來,我國廣大外貿企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應對國際市場的變化,開拓創新,在穩固與發達經濟體經貿往來的同時,也深入開拓發展中國家市場和東盟等區域性市場,貿易市場的多元化取得了積極進展,呂大良表示。
其中,東南亞國家聯盟作為我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上半年我國對東盟進出口3.08萬億元,同比增長5.4%,占同期我國進出口總值的15.3%,較去年同期提升了0.5個百分點。這主要有三個方面的亮點:一是雙邊合作更加緊密。二是跨境通道作用更加凸顯。三是我國自東盟進口的農產品規模在不斷擴大。
跨境電商加快重塑傳統商業模式
國海關總署發布的《中國跨境電商貿易年度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首次突破2萬億元人民幣,達到2.1萬億元,比2021年增長7.1%。 作為當前發展速度最快、潛力最大、帶動作用最強的外貿新業態,跨境電商已成為推動我國外貿高質量發展的新生力量和重要抓手。跨境電商不僅為中國外貿發展注入新動能,同時帶動傳統產業和中小微企業轉型升級,而從更深層次看,跨境電商正在重塑甚至顛覆傳統的生產方式和商業模式。
上海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取得顯著成效,2021年、2022年連續兩年在商務部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評估中獲評“成效明顯”,綜合排名位列第一檔。上海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已實現從十億元級到千億元級發展,2022年全市跨境電商進出口1841.2億元,增長38.6%。今年上半年,全市跨境電商進出口1419.6億元,增長84%。
其中,出口海外倉由于提前備貨、批量運輸和本地退換的靈活經營優勢,成為跨境電商企業出口的重要通道和增長動能。搭建海外倉綜合服務平臺,將有效解決跨境電商企業在海外倉出口中面臨的數據歸集、出口退稅、收結匯等痛點堵點,進一步釋放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發展潛力。
我國跨境電商快速發展,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五年增長10倍,2022年達2.1萬億元,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6%。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五年增長10倍,2022年達2.11萬億元。當前,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融合、貿易與產業融合、線上線下融合的趨勢日益顯現,跨境電商的發展正在帶動貿易全流程和各環節數字化。
我國國際電子商務發展迅速,2022年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首次超過2萬億元,占全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的4.9%。今年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1.1萬億元,同比增長16%。
服貿會期間發布的《數字貿易發展與合作報告2023》顯示,2022年我國B2C電子商務交易額在全球占比達37.2%,位居世界第一。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跨境電商行業市場調查與投資建議分析報告》顯示:
外貿進出口國家持續擴大。“一帶一路”戰略是國家實施新一輪擴大開放、營造有利周邊環境的重大舉措,我省處在面向東北亞開放的前沿地帶,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疊加的政策優勢和堅實的合作優勢。我省要更加主動對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積極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完善對外開放合作平臺、打造跨境產業鏈和產業集聚帶、推動人文領域交流合作,共創龍江全面振興新局面。
在“一帶一路”大背景下,跨境電商越來越成為影響世界經濟的新的網上絲綢之路,并在沿線國家互聯互通的“風口”上飛起來。這是15日召開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跨境電商合作會議大咖們的共識。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和跨境電子商務的廣泛運用,新的合作模式、新的發展業態不斷涌現,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一步擴大合作領域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也為傳統對俄合作大省——黑龍江省轉變外貿發展方式、推動外貿企業轉型升級、擴大海外營銷渠道提供了良機。
幾年前,電商還是以老百姓網上購物為代表的電子商務,而如今,大宗商品跨境電商正在興起中。
跨境電商戰事升級
過去兩年,跨境電商風起,國內跑出了速賣通、Temu、Shein和TIKTOK“出海四小龍”。
此前它們的模式還各有區別,但今年以來競爭的維度正在變的更根源,更一致。
一是從垂類轉為全品類,從品牌獨立站往平臺模式發展。去年年底Shein已經在巴西試點平臺模式,今年5月Shein正式宣布將在全球市場推進平臺模式Shein Marketplace,面向第三方賣家,招商品類從鞋包首飾、美容彩妝、家居用品、配飾、3C用品、運動產品等逐漸拓展至全品類。
據霞光社報道,根據Shein招商經理公布的招募信息,Shein招募美國亞馬遜年銷售額200萬美元以上且有美國本土倉儲的賣家,開店前3個月免傭金,且由平臺承擔退貨運費。
二是全員加入全托管模式。今年以來速賣通、Shein和tiktok相繼效仿Temu推出全托管模式。相比較與傳統的平臺模式,全托管的好處在于,平臺更擅長“質量控制+產品篩選”,從而提高爆品率,這樣既能降低企業參與外貿的門檻,釋放產業鏈優勢,還有利于保證產品質量,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務,提升平臺形象。
不過全托管模式成為標配后,也意味著對于產業鏈的爭搶會更多。有Shein商家表示,之所以選擇Shein而非Temu,也是擔心在Temu“卷不過”。此次Shein和Temu的訴訟或許也是產業鏈爭奪的一個縮影。
三是愈發看重物流等基建的建設。除開本就在跨境物流領域深耕多年的速賣通外,今年年初,有消息稱Temu已經在美國啟動海外倉計劃,初步計劃在美國東西部分別建一個新倉庫。SHEIN則計劃到2023年底,在波蘭、意大利、阿聯酋建設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的配送中心。
四是不斷開拓新興市場。根據Temu網站顯示,包括新上線的Temu日本站在內,不到一年時間里,Temu已經開通了18個站點。速賣通也在今年的商家大會上,宣布持續對海外市場加大投入,重點關注北美、西班牙、法國、俄羅斯、巴西、韓國。
《2023-2028年中國跨境電商行業市場調查與投資建議分析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跨境電商行業市場調查與投資建議分析報告
跨境電子商務是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交易、進行支付結算,并通過跨境物流送達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本報告由中研普華的資深專家和研究人員通過長期周密...
查看詳情
硅鋼,含硅為1.0~4.5%,含碳量小于0.08%的硅合金鋼叫做硅鋼。它具有導磁率高、矯頑力低、電阻系數大等特性,因而磁...
隨著現代社會對信息安全的重視程度提高,身份鑒別的安全性、準確性、便利性要求也日益提高,傳統的密碼和磁卡等身份認...
在骨科領域,由于嚴重創傷、骨腫瘤、骨髓炎等多種原因所致的骨缺損十分常見。常用的骨修復材料包括自體骨和金屬假體。,...
生物可降解塑料根據降解程度可分為部分降解和完全降解,其中,淀粉基塑料只能部分降解,而具有代表性的生物基可降解塑...
國家林草局審定林木良種47個,全部為鄉土樹種。目前,全國建成保障性苗圃670個,重點培育鄉土闊葉樹種、灌木樹種和優1...
工程塑料可作工程材料和代替金屬制造機器零部件等的塑料。工程塑料具有優良的綜合性能,剛性大,蠕變小,機械強度高,...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