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又稱非常規能源。是指傳統能源之外的各種能源形式。指剛開始開發利用或正在積極研究、有待推廣的能源,如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海洋能、生物質能和核聚變能等。
新能源又稱非常規能源。是指傳統能源之外的各種能源形式。指剛開始開發利用或正在積極研究、有待推廣的能源,如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海洋能、生物質能和核聚變能等。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術基礎上加以開發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生物質能、風能、地熱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與深層之間的熱循環等;此外,還有氫能、沼氣、酒精、甲醇等。
一般地說,常規能源是指技術上比較成熟且已被大規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常是指尚未大規模利用、正在積極研究開發的能源。因此,煤、石油、天然氣以及大中型水電都被看作常規能源,而把太陽能、風能、現代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以及氫能等作為新能源。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樹立,過去一直被視作垃圾的工業與生活有機廢棄物被重新認識,作為一種能源資源化利用的物質而受到深入的研究和開發利用,因此,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也可看作是新能源技術的一種形式。
新近才被人類開發利用、有待于進一步研究發展的能量資源稱為新能源,相對于常規能源而言,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科技水平情況下,新能源有不同的內容。當今社會,新能源通常指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氫能等。按類別可分為: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氫能、地熱能、海洋能、小水電、化工能(如醚基燃料)、核能等。
我國是世界上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能源消費國,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能源消費總量持續增長,連續多年位居世界前列,且增長勢頭未減。然而能源需求增加與常規化石能源供應不足的矛盾卻日益突出,發展新能源產業勢在必行。
經過近十年的飛速發展,我國新能源裝機量和裝備制造能力位居世界第一。但新能源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偏低和新能源效率較低的問題逐步凸顯,具體表現在消納矛盾日益突出。隨著國家可再生能源補貼政策支持力度持續減弱,新能源發電陸續邁入平價甚至低價時代。對新能源企業來說,當前是一個比較艱難的階段。一是當前國家大力推進可再生能源補貼政策退坡,支持力度明顯減弱;二是新能源發電項目市場化招標競爭加劇,相互競價壓價比較普遍,新能源企業利潤空間不斷受到擠壓。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新能源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顯示: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1月份至10月份,我國汽車出口392.2萬輛,同比增長59.7%。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99.5萬輛,同比增長99.1%。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快速增長的背后是我國整車產品質量和競爭力持續提升,得到了海外中高端市場的認可。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前三位的地區為比利時、英國和菲律賓。我國汽車出口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增長非常快,體現了多元化的發展趨勢。
作為交通工具的汽車,每天要排放大量的碳、氮、硫的氧化物、碳氫化合物、鉛化物等多種大氣污染物,是重要的大氣污染發生源,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帶來嚴重的危害。節能減排是汽車產業發展的永恒主題,不斷加強節能減排工作,已成為我國經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迫切需要。
通過新能源開發建設和裝備制造業“雙輪驅動”,外送和本地消納多措并舉,內蒙古全區新能源產業發展勢強勁足。2023年1至8月份,新能源項目完成投資1156億元,是去年同期的1.9倍;風光氫儲等新能源裝備制造項目完成投資521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87%,全面拉動自治區工業經濟增長。截至8月底,自治區已并網新能源容量超過7100萬千瓦,已批復待建在建規模達到1.8億千瓦,預計到2025年能夠完成裝機1.5億千瓦,可替代化石能源約1億噸標煤,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約2.8億噸,必將為自治區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降低能耗總量作出更大貢獻。
“十四五”“十五五”期間,為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我國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需要保持合計年均1億千瓦以上的大規模發展,以持續快速地推動能源供給側清潔化、低碳化發展。為推動新能源實現產業和技術升級,中國要推進新能源產業實現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并實現關鍵技術突破和升級;加大對新能源產業智能制造和數字化升級支持力度,實現新能源產業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推動退役風電機組、光伏組件回收處理技術和新產業鏈發展,實現產業鏈全生命周期閉環式綠色發展;推進關鍵技術突破,加快推動關鍵基礎材料、設備、零部件等技術升級;瞄準新型電力系統、安全高效儲能、氫能、新一代核能體系、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天然氣水合物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示范項目。
作為“十四五”時期我國新能源發展的重中之重,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正加快推進。從國家能源局獲悉,目前,第一批大基地項目已進入投產高峰期,第二批大基地項目陸續開工建設,第三批大基地項目正在加快開展前期工作。
業內人士認為,大基地建設的推進將為新能源發展帶來明顯增量,預計2023年全國風電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將突破2億千瓦。考慮到當前產能與產業鏈成本,以及政策支持利好因素,未來新能源發展將進一步提速,以氫氨醇等為代表的新能源應用新場景加快演進。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新能源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新能源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新能源又稱非常規能源。是指傳統能源之外的各種能源形式。指剛開始開發利用或正在積極研究、有待推廣的能源,如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海洋能、生物質能和核聚變能等。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
查看詳情
鱷魚是生態價值、科學價值和經濟價值極高的野生動物。因此,世界上一些國家積極發展鱷魚養殖業。鱷魚全身都是寶,有軟...
真空排水,是一種先進的污水收集方式,是對重力流污水收集方式的一種有益補充。真空排水,是利用真空設備,使真空管道...
植物生長調節劑作用于植物時,與植物細胞內的激素受體結合形成復合物,識別出激素的信號,由此觸發植物體內的一系列生...
TMT是數字新媒體產業,是電信、媒體和科技三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整合在一起,實際是未來(互聯網)科技、媒體和通信B...
工程質量檢測技術如何我國技術創新能力的不斷增強使得工程質量檢測的技術手段亦有大幅度提高,先進的技術工藝不斷被應...
再擔保產業調研 再擔保未來發展現狀趨勢分析再擔保,是指為擔保人設立的擔保。當擔保人不能獨立承擔擔保責任時,再擔...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