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商用清潔機器人總出貨量約為2萬-2.5萬臺,高仙機器人占比60~70%,國內和海外市場的出貨占比為1:1。
服務機器人,顧名思義,即運用于商用服務領域,根據行業需求開發相應功能,主要為銀行、餐廳、企業、大型賣場、專賣店等類商戶提供商用系統服務的機器人。除了常見的具有清潔、送餐功能的機器人,商用服務機器人還包括講解引導機器人、教育機器人、巡邏機器人等。服務機器人能夠幫助人們提高工作效率,代替人力勞動,緩解中小企業或店鋪的招工難題。
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商用清潔機器人總出貨量約為2萬-2.5萬臺,高仙機器人占比60~70%,國內和海外市場的出貨占比為1:1。
國產商用服務機器人也已踏足中東市場。2021年,云跡科技的送物機器人登陸沙特阿拉伯的皇冠假日酒店;特斯聯的服務機器人在2021年迪拜世博會期間擔任導覽、送餐、發放資料、群舞表演等多種工作,累計工作時長超5萬小時。
在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四足機器人廠商宇樹科技相關負責人稱,目前公司機器人海外業務在總營收占比達50%。新松機器人負責人透露,新松移動機器人海外業務布局多年,近兩年在海外部分地區訂單增速明顯。
數千臺銳曼消毒機器人則在疫情期間支援海外抗疫,出口至美國、英國、法國、日本、韓國等30多個國家,截至2022年,銳曼機器人公司的總營收已經達到了6000多萬元,其中海外銷售額占比超過60%。
機器人即將進入“云端大腦”時代。受益于數字化、云計算、5G網絡和 AI 技術創新,服務機器人正在從“功能”走向“智能”,從概念試點走向全面普及,即將迎來爆發式的市場規模增長。而基于“云-網-端”架構的云端智能機器人,或將成為整個機器人產業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
2023年開年,全球最火熱的 AI 技術應用莫過于ChatGPT了。誕生不到3個月,全球已經至少有1億人見過它,今年1月,它平均每天跟1300萬人聊天,月訪問量達到6.72億次,并引發全球科技巨頭開展新一輪“軍備競賽”。
作為一個具備問答、文章撰寫等多重能力的對話式語言模型應用,ChatGPT強大“超能力”背后,大模型(數據)、高算力、無監督學習算法等技術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北京時間3月2日凌晨,OpenAI 公布了 ChatGPT API,價格為1k tokens/0.002美元,相當于每輸出100萬個單詞2.7美元(約合人民幣18元),比現有的GPT-3.5模型便宜10倍。
這意味著,ChatGPT不僅是一款產品,而且未來將開啟一個新的生成式 AI(AIGC)技術行業與生態。
與此同時,由于ChatGPT與 AIGC 在應用層面可以處理音頻、視頻等不同類型數據,市場認為這將利好機器人行業,加速人型機器人應用時代的到來,有望實現人類夢想中具有人類語言、邏輯、溝通能力的“白馬王子”——不僅可以當保姆、秘書,還可以成為最好的知心朋友。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國內服務機器人行業發展趨勢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顯示:
機器人行業迎來智能大模型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去年12月發布的《2022世界機器人行業報告》顯示,由于近幾年大規模投資,使得中國大陸工業機器人密度首次超過美國,位居世界前列。
報告顯示,2021年,平均每1萬個工人就有322臺工業機器人,機器人密度首次超過美國,而且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8倍。機器人密度反映了制造自動化水平和生產線的靈活度,是非常重要的國力指標。
同時該報告還顯示,中國機器人市場已經遠超日本和美國。2021年,中國機器人出貨量達26.82萬臺,同比增長51%,位居亞洲第一,運營庫存突破100萬臺,同比增長27%。
這意味著,中國機器人市場已經遠超日本、美國,實現快速增長。
在各個領域勞動力短缺以及企業“降本增效”趨勢下,餐館、機場、養老院以及手工業等場景中,智能機器人有效地提高了人們生產、生活效率,提高數字化城市建設,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做強做優做大中國數字經濟,從而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根據2022年10月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據,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規模加快增長,全國軟件業務收入從2012年2.5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9.6萬億元,年均增速達16.1%。截至2021年,中國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大數據產業規模達1.3萬億元,并成為全球增速最快的云計算市場之一,2012年以來年均增速超過30%。
以養老場景為例,2025年,中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將超過2.1億,2035年將達到3.1億,隨著中國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需要照顧。在未來30年,全球將需要100億人形智能機器人來提供服務,全球智能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將達到30多萬億美元。
受益于數字化、云計算、5G網絡和 AI 技術創新,云端智能機器人已經成為機器人領域客戶的首選,而且是重要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截至2022年7月底,“5G+工業互聯網”建設項目超過3100個,形成一系列新場景、新模式、新業態。全國具備行業、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150個,重點平臺工業設備連接數超過7900萬臺套,服務工業企業超過160萬家,機器人所在的工業物聯網領域已顯著幫助制造業降本增效。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表示,過去十年,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成果顯著,數字基礎設施實現跨越式發展,數字產業創新能力加快提升,產業數字化轉型提檔加速,加快推動工業互聯網、數字商務、智慧農業發展,促進傳統產業全方位、全鏈條轉型升級。預計到2025年,中國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取得顯著成效,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初步形成,數字經濟治理體系更加完善,中國數字經濟競爭力和影響力穩步提升。展望2035年,數字經濟邁向繁榮成熟期,數字經濟發展基礎、產業體系發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人形智能機器人將成賽道“新路標”
機器人被譽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其研發、制造、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在“人工智能與關鍵技術助力中國智能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的主題下,多位院士專家展開探討。
“機器人越來越多地代替人在危險、惡劣環境中工作。”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大學校長李術才長期從事隧道與地下工程突水突泥等災害防控研究,他認為,人口紅利逐步消失,傳統勞動密集型的作業模式逐漸向少人化方向發展,機器代人成為地下工程智能建造發展的必然趨勢。
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鄧宗全講述了“月球、火星探測機器人”。他表示:“機器人服務于太空,助力我國在載人航天、探月工程、高分辨率對地觀測、衛星通信與導航等領域取得令世界矚目的成就?!?/p>
在論壇現場,哈爾濱工業大學、浙江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山東產研院、國家機器人創新中心、中兵智能創新研究院研發人員,以及多家機器人領軍企業負責人作了技術交流。
從工業機器人到服務機器人,再到人形機器人,智能機器人隨著AI、5G、物聯網等技術的飛速發展而得到快速突破。
《2023-2028年國內服務機器人行業發展趨勢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國內服務機器人行業發展趨勢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服務機器人可以分為專業領域服務機器人和個人/家庭服務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的應用范圍很廣,主要從事維護保養、修理、運輸、清洗、保安、救援、監護等工作。中研普華的整份研究報告向您詳盡描述...
查看詳情
農用薄膜是應用于農業生產的塑料薄膜的總稱,對于播種時期的保濕、保溫起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對農用...
反無人機系統依靠各種技術來探測、跟蹤和識別無人機,其中最常見的是雷達、光學傳感器和聲傳感器,這些技術不僅能探測...
胰島素是機體內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時促進糖原、脂肪、蛋白質合成。外源性胰島素主要用來治療糖尿病。糖尿病藥物行...
精品酒店是指位于大型商業圈內,配置一整套高標準硬件設施和酒店服務系統,聘請專業酒店服務公司經營和管理,為城市高...
干線飛機是相對于支線飛機來說的,干線飛機一般是指航行城市與城市之間載客量大,速度快,航程大的飛機。干線航空有如...
減肥“神藥”被曝停藥就反彈12月11日,美股三大股指集體收漲,標普500指數再創年內新高。截至收盤,道指漲0.43%,標5...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