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以人形機器人和通用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蓬勃發展,正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的制高點、未來產業的新賽道和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機器人產業已步入技術創新密集活躍、應用深度拓展的發展機遇期。
在工業機器人領域,產品速度、可靠性、負載能力等各項指標不斷提升,部分產品平均無故障運行時間達8萬小時,最大負載能力由原來的500公斤提升到700公斤;服務及特種機器人創新應用成果顯著,比如: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獲批上市,洞察號水下機器人完成5100米海底測試,排澇機器人、無人機等有利輔助救援隊執行抗洪救災等任務。
當前,以人形機器人和通用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蓬勃發展,正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的制高點、未來產業的新賽道和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不少地方加快布局機器人產業,分類施策拓展機器人應用深度和廣度,形成了一批集研發、生產、服務為一體的機器人產業集群。
今年年初,工信部等17部門聯合印發《“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提出推動各行業、各地方結合行業發展階段和區域發展特色,開展“機器人+”應用創新實踐。
政策引領,各地積極響應。北京亦莊日前發布《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機器人研發投入年復合增長率達50%以上,搭建50個機器人應用場景示范項目,規上工業企業機器人密度達到360臺/萬人,產值規模達到100億元。
馬斯克預計,Optimus的數量將遠遠超過特斯拉汽車。考慮到這一點,如果特斯拉未來的業務建立在其人形機器人基礎上,無需感到意外。“特斯拉的長期價值,其大部分將是Optimus。我對這個預測很有信心,”馬斯克說。
2022年10月:特斯拉人形機器人首次亮相,需要人攙扶,無法正常工作;2023年3月:歷時5個月開發,視頻中顯示人形機器人可以實現基礎的直立行走,且能在另一臺機器人上實現裝配任務,手指關節可滿足抓取電動工具、螺絲、覆蓋在相框上的布等任務要求。
機構研報指出,CHATGPT引領新一輪AI浪潮。機器人是AI技術的重要載體。ChatGPT與機器人的結合,將彌補當前機器人在智能性、易用性、經濟性上的短板,有效提升機器人在各個行業的滲透率。政策力促產業資源整合有望推動人形機器人技術持續迭代,解決痛點和難點環節,助力人形機器人生態建設與平臺搭建,最終推動其商業化應用加速到來。今年機器人板塊在基本面有拐點、政策有催化、市場有主題的共振下,將迎來整體性機會。
近年來,中國機器人產業蓬勃發展,已成為世界機器人制造業中的一股重要力量,不僅在數量和產值方面大幅增長,而且在技術和品質方面也實現了大幅提升,不斷推進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等領域
《“十四五”機器人產業規劃》發布后的第一個完整年度已經結束。盡管2022年疫情更頻繁地在各地爆發,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但我國機器人產業仍然走過了不平凡的一年。不僅萬臺機器人俱樂部實現擴容,而且機器人出口取得突破,國產機器人產業突飛猛進。伴隨著行業大勢及政策紅利,國產機器人發展勢如破竹。
機器人應用規模不斷攀升,應用場景不斷拓展,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機器人產業的前景空間越來越廣闊。這個產業化浪潮正在深刻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和工作,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回到2023年的那個時刻,機器人在制造業中的應用已成為十大重點應用領域之一。機器人不僅僅是簡單的生產工具,更是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在這樣的趨勢下,《方案》的出臺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支撐點,推動著中國制造的升級。而機器人的廣泛應用,也為中國制造業帶來了全新的產業形態,讓中國在“制造強國”和“數字中國”的建設中,邁出了更堅實的一步。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另外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就是機器人產業技術水平的持續提升和產業規模的快速增長。這一趨勢從2014年開始,已持續了整整9年。在這9年中,中國機器人產業的規模不斷擴大。
越來越多的機器人被應用于各個行業中,特別是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領域。這也促使著我國機器人領域產學研用協同創新不斷深化,為機器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國內服務機器人行業發展趨勢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顯示:
工業機器人——重點發展高可靠性、易操作性的弧焊機器人、噴涂機器人,汽車、家電等領域的新一代柔性協作機器人,AGV(自動導引運輸車)、AMR(自主移動機器人)、無人叉車、碼垛、分揀、包裝等物流機器人。
服務機器人——重點發展訓練、手術、護理、檢查等醫療康復機器人;播種、植保、除草、采摘、分揀、打包,以及畜牧業消毒、測溫、糞便處理、畜產品采集、飼料獸藥加工存儲等農業機器人;采掘、巡檢、清理、運輸等礦業機器人;開槽、噴涂、搬運、安裝、檢測、焊接等建筑機器人;以及講解引導、迎賓、餐飲等公共服務機器人。
特種機器人——重點發展水下探測、監測、資源開發等水下機器人,安保巡邏、邊防管理、排雷探雷等安防機器人,消防、應急救援、核輻射巡檢等危險環境機器人,智能消毒、室內配送、輔助移位等衛生防疫機器人。
從市場規模來看,2022年工業機器人的核心“三大件”,即伺服電機、伺服驅動和減速器合計占工業機器人整體銷售額的35%,其中減速器份額占比最高,達到14%,伺服電機和驅動占比分別為11%、10%。此外,控制器作為每臺工業機器人必備的“大腦”,市場規模也達到了工業機器人銷售額的8%;示教器由于可以在多機器人之間“共享”(拆裝并連接在不同機器人的控制器上),雖然屬于單價較高的配件,但不是每臺機器人必備,據測算,銷售額體量僅占工業機器人市場的4%。另外,對于部分精度要求較高的機型,伺服電機中的單編碼器配置不足以滿足需求,機器人本體廠商會額外加裝一個編碼器。這部分“附加編碼器”市場規模僅占工業機器人銷售額的1%,主要來自于協作機器人(普遍裝配兩個編碼器)及部分SCARA機器人市場。
全球來看,以上核心零部件銷售額共占2022年工業機器人本體銷售額的48%,剩余52%的工業機器人銷售收入包含了機器人殼體、線束等機械部分配套硬件,研發、銷售等其他費用,以及本體廠家的利潤空間。
分機型及負載來看,不同機器人類型中零部件的銷售額占比差異很大。
例如,2022年占全球工業機器人產量超過60%的多關節機器人市場中,精密減速器銷售額占本體銷售額比重達到16%,超過其他各機型的6%-8%。這主要是因為多關節機器人中大負載機型所用的減速器,尤其是RV減速器平均單價較高,拉高了精密減速器成本占比。例如,負載小于10kg的多關節機器人幾乎無需用到RV減速器,其配套的精密減速器市場規模占本體市場規模的9%,而負載10-80kg的多關節機器人中,不僅一到三軸需要剛性更好的RV減速器,末端幾個軸用到的諧波減速器平均尺寸也更大,因此這部分機器人配套的精密減速器市場規模占本體銷售額達到20%。
三維或六維的力/力矩傳感器幾乎僅用于多關節工業機器人及協作機器人,安裝在機器人手臂末端位置。其中,力/力矩傳感器銷售額在多關節機器人本體銷售額中的占比僅為2%,在協作機器人銷售額中占比達到13%。雖然用于多關節機器人的力傳感器整體負載較高,平均單價也略高,但其在多關節機器人中的應用滲透率顯著低于在協作機器人中的滲透率。分負載來看,力/力矩傳感器在10-80kg多關節機器人、5-10kg協作機器人本體銷售額中的占比最高,分別為2.3%、13.2%。最小負載的機型中(<10kg的多關節機器人、<5kg的協作機器人),力傳感器的平均單價和銷售額占比略低,而大負載機型中,機器人殼體等機械硬件部分占比上升,伺服系統和傳感器份額占比反而有所下降。
機器視覺配件的滲透率和均價隨負載類型的變化較小,主要與不同的機器人類型和應用場景有關。整體來看,機器視覺(硬件部分)在Delta和SCARA機器人本體銷售額中的占比最高,分別達到14%和13%,顯著高于各機型平均值6%,主要是因為在這兩類機器人常被應用的拾取和小件分揀場景中,機器視覺配套的比例極高。
《2023-2028年國內服務機器人行業發展趨勢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服務機器人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國內服務機器人行業發展趨勢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服務機器人可以分為專業領域服務機器人和個人/家庭服務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的應用范圍很廣,主要從事維護保養、修理、運輸、清洗、保安、救援、監護等工作。中研普華的整份研究報告向您詳盡描述...
查看詳情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健康的日漸關注,開發功能性食品已成為食品研究矚目的熱點,以海洋生物為原料的功能性食品也越來越受...
近年來,固體飲料因攜帶方便、即沖即飲、風味多樣等特點備受廣大消費者青睞。作為食品飲料行業中重要的一個類別,固體...
肉鴿也叫乳鴿,是指4周齡內的幼鴿。肉鴿是人們經過長期選育而形成的品種,由于它體型大,又不善飛翔,人們飼養它是以1...
目前,在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拉動下,光儲充一體化發展正在提速。“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有望提高至30%,今...
黑木耳,木耳科木耳屬真菌。木耳是我國較為受歡迎的菌類食品,年產量巨大,有著巨大的消費需求。但是,由于農產品本身...
分布式光伏發電特指在用戶場地附近建設,運行方式以用戶側自發自用、多余電量上網,且在配電系統平衡調節為特征的光伏...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