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傳感器是指具有信息采集、信息處理、信息交換、信息存儲等功能的多元件集成電路,是集傳感器、通信芯片、微處理器、驅動程序、軟件算法等于一體的系統級產品,具有精度高、分辨率高、可靠性高、自適應性高、性價比高等特點。
智能傳感器是指具有信息采集、信息處理、信息交換、信息存儲等功能的多元件集成電路,是集傳感器、通信芯片、微處理器、驅動程序、軟件算法等于一體的系統級產品,具有精度高、分辨率高、可靠性高、自適應性高、性價比高等特點。
智能傳感器的分類方式很多,可按照檢測對象、工作原理、測量方式、作用形式、輸出信號等方式進行分類。
智能傳感器是設備、裝備和系統感知外界環境信息的主要來源。伴隨“雙碳”目標的推進和新能源汽車大規模置換周期的到來,以及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的快速發展,傳感器作為“感知層”的核心零部件倍受關注。
智能傳感器行業政策
傳感器作為智能家電、通訊單元、工業控制系統、汽車電子、醫療設備等產品的核心關鍵部件之一,是實現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物聯網、人工智能、醫療健康、智能網聯汽車等各方面都有廣泛應用。近年來,國家相關部委相繼推出了《電子信息制造業2023—2024年穩增長行動方案》《制造業可靠性提升實施意見》《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關于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支持建設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應用場景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鼓勵和支持智能傳感器行業的發展。
全球智能傳感器市場規模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傳感器技術歷經三代發展,由結構型傳感器到固體型傳感器,再到智能型傳感器發展階段,目前已在各個行業全面滲透。2022年全球智能傳感器市場規模達到432.9億美元,2019-2022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0.59%。預測,2023年全球智能傳感器市場規模將達到489.3億美元,2024年將達541.1億美元。
中國智能傳感器市場規模
近年來,在新能源汽車、工業自動化、醫療、環保、消費等領域智能化、數字化需求的持續帶動下,中國智能傳感器市場規模保持穩步增長。2022年中國智能傳感器市場規模達到1190.2億元,較上年增長16.64%。預測,2023年中國智能傳感器市場規模將增至1429.6億元,2024年將增至1643.1億元。
智能傳感器產品結構
我國智能傳感器細分品類眾多,可按照檢測對象、工作原理、測量方式、作用形式、輸出信號等方式進行分類。從產品結構來看,2022年壓力傳感器占比最高的,市場份額達到18.6%;圖像傳感器、位置傳感器分列二、三位,分別占比13%和10.1%;射頻傳感器和氣體傳感器占比較少,分別為4.6%和1.8%。
智能傳感器產品占比情況
智能傳感器的產品品類主要包括MEMS傳感器、CIS圖像傳感器、雷達傳感器、射頻傳感器、指紋傳感器等,從產品占比情況來看,MEMS傳感器和CIS傳感器的占比較大,兩者分別占比29.7%和26.5%,合計占比56.2%。
MEMS市場規模
隨著我國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消費類電子產品產量的穩定增長,MEMS需求量擴大,市場規模增長顯著。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MEMS市場規模達1008億元。預測,2023年我國MEMS市場規模將達1132億元。
智能傳感器重點企業布局
我國傳感器行業大約60%的敏感元件和傳感器仍依賴進口,高端傳感器的研發與制造能力存在較大短板。從行業競爭格局來看,已初步形成優勢明顯的企業,如韋爾股份、兆易創新、華潤微、華工科技、歌爾股份等,其余市場參與者以中小型制造類企業為主。
智能傳感器應用市場占比情況
智能傳感器是實現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物聯網、人工智能、醫療健康等各方面都有廣泛應用。從應用市場占比來看,汽車電子行業仍是收入占比最大的行業市場,2022年占比約為24.1%;其次為工業制造和消費電子領域,市場占比分別達到22.0%和19.6%;網絡通信和醫療電子分別占比17.6%、9.7%。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智能傳感器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分析
智能傳感器行業發展前景
國家產業政策高度重視
隨著我國制造業的快速發展升級,催生了巨大的智能傳感器應用市場。但是,由于國內傳感器生產企業起步較晚,廠商規模小,品牌和技術還與世界先進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導致應用于高端制造業的智能傳感器市場主要依賴于美國、日本、德國等國際廠商。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發布一系列產業政策,不斷加大對傳感器產業發展的支持,智能傳感器行業同樣也受政策利好,行業前景廣闊。
技術升級帶動下游應用領域需求噴發
隨著國家產業結構調整、高端制造業發展以及智能制造和工業物聯網的推廣,傳感器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呈現出新的技術發展特點。同時,得益于微電子元器件和芯片工藝技術進步,以前需要復雜系統和高成本的解決方案,現在可以用較為經濟的方式實現,以白光共焦為例,其測量系統本身就是一臺完整的微型光譜分析儀,而現在可以很方便地用集成化的方案實現模塊化封裝,逐漸可負擔的解決方案成本使得下游應用領域需求出現噴發。
應用場景多元化為行業帶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智能傳感器目前已經廣泛運用于消費電子、汽車、工業、醫療、通信等各個領域,隨著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技術的發展,應用場景將更加多元。傳感器是人工智能重要的底層硬件之一,傳感器收集的數據越豐富和精準,人工智能的功能才會越完善。隨著聯網節點的不斷增長,對智能傳感器數量和智能化程度的要求也不斷提升。未來,智能家居、工業互聯網、車聯網、智能城市等新產業領域都將為智能傳感器行業帶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了解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智能傳感器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同時, 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4-2029年智能傳感器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智能傳感器研究報告對智能傳感器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智能傳感器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
查看詳情
消費復蘇,糖果成為了對比去年同期恢復最快的品類之一。糖果,是糖果糕點的一種,指以糖類為主要成分的一種小吃。若水...
據IT之家消息,Wi-Fi聯盟宣布將在明年1月9日至12日參加CES 2024,并確認基于IEEE 802.11be的Wi-Fi CERTIFIED7認證W...
在當代科技和工業領域,高水平的精密測量技術和精密儀器制造能力,是一個國家科學研究和整體工業領先程度的重要指標,...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地方研究起草了《招標投標領域公平競爭審查規則(公開征求意見稿)》,現向社...
血液制品屬于生物制品范圍,主要指以健康人血液為原料,采用生物學工藝或分離純化技術制備的生物活性制劑。現有白蛋白...
中國11月份汽車銷量同比增長27.4%中汽協數據顯示,11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09.3萬輛和297萬輛,環比分別增長7%和4.1...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