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重要的工業材料,滌綸短纖維被廣泛應用于汽車內飾、家用紡織、鋪地材料、建筑工程、鞋服材料、健康護理、過濾材料等領域。伴隨著下游行業的發展,滌綸短纖維行業將獲得良好的市場機遇。
我國化學纖維產量規模整體呈現不斷增長的態勢,2016-2022 年,國內化學纖維產量從 4,886.36 萬噸增長到 6,697.80 萬噸,年復合增長率為 5.40%。作為全球化學纖維的主要供應國家,中國化學纖維產量在全球占比最高,2021 年我國化學纖維的產量占全球產量的比例達 75.97%。
中國滌綸年產量占全球86%
滌綸在化學纖維領域占據重要地位,是化學纖維產品構成中主要細分產品類別,2021 年滌綸在國內化學纖維產量所占比重高達 82.20%。同時,我國作為滌綸生產大國,產量在全球占據最大的市場份額,2020 年我國滌綸在全球滌綸產量中占比達到 86.21%。
作為滌綸的主要細分類別,滌綸短纖維是重要的紡織、無紡織等產品生產的原材料,下游應用領域廣泛。我國是全球滌綸短纖維的主要供應國,根據 2021 年《中國化纖藍皮書》,2019 年我國滌綸短纖維產量占全球滌綸短纖維產量的比重達到 61.45%。近年來,我國滌綸短纖維產量呈現波動上漲走勢,2016 國內滌綸短纖維產量為 914.89 萬噸,到 2021 年達到 1,077.00 萬噸。
作為全球主要的滌綸短纖維生產國家,我國的滌綸短纖維積極向海外出口,2016-2019 年出口量維持在 100.00 萬噸左右,2020 年滌綸短纖維出口呈現一定程度的下滑。2021 年我國出口量恢復至 94.71 萬噸,2022 年出口量進一步恢復至 99.60 萬噸。
作為重要的工業材料,滌綸短纖維被廣泛應用于汽車內飾、家用紡織、鋪地材料、建筑工程、鞋服材料、健康護理、過濾材料等領域。伴隨著下游行業的發展,滌綸短纖維行業將獲得良好的市場機遇。
作為紡織材料,滌綸短纖維可以純紡,也特別適于與其他纖維混紡;既可與天然纖維如棉、麻、羊毛混紡,也可與其他如粘纖、等短纖維混紡。其純紡或混紡制成的仿棉、仿毛、仿麻織物一般具有聚酯纖維原有的優良特性,如織物的抗皺性和褶裥保持性、耐磨性、洗可穿性等,而聚酯纖維原有的一些缺點,如紡織加工中的靜電現象和染色困難、吸汗性與透氣性差、遇火星易熔成空洞等缺點,可隨親水性纖維的混入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減輕和改善。滌綸加捻長絲(DT)主要用于織造各種仿絲綢織物,也可與天然纖維或化學短纖維紗交織,還可與蠶絲或其他化纖長絲交織,這種交織物保持了滌綸的一系列優點。
滌綸是最重要的紡織原料。我國滌綸工業始于1958年,經過多年的發展,產量持續增長;前幾年國內滌綸產能產量處于快速發展期,而后因存在需求下降與產能增長的反差,滌綸供應過剩,價格下行,行業進入緩慢增長期。
近年來,滌綸維逐漸替代棉花,其應用領域得到拓寬,其表觀消費量也保持一定增長,國內滌綸行業又出現新一輪擴產。2021年中國滌綸的產量為5363.3萬噸,較2020年增長了440.55萬噸,同比增長了8.21%。2022年中國滌綸的產量達5343萬噸,較2021年減少了20.3萬噸,同比減少了0.38%。
中國滌綸是中國化學纖維里最重要的一個部分,中國滌綸產量在化學纖維產量中總是占據了最大的比例,并且近年來這個比例還在不斷的擴大中,2021年中國滌綸產量在中國化學纖維總產量中占比82.21%,較2020年增加了0.51%,2022年中國滌綸產量在成功化學纖維總產量中占比82.35%。
中國滌綸在生產中,主要生產滌綸長絲,且滌綸長絲的產量遠高于滌綸短纖的產量,2021年滌綸長絲的產量為4286萬噸,滌綸短纖的產量為1077萬噸,較2020年都有著小幅度的增長,2022年中國滌綸長絲的產量為欸4276萬噸,滌綸短纖產量為1067萬噸。
中國滌綸總保持著一定的進口數量,是全球滌綸不可或缺的進口國之一,2021年中國滌綸進口數量為28.7萬噸,較2020年增加了1.2萬噸,同比增長了4.18%;2022年中國滌綸的進口數量有著明顯的下降,2022年中國滌綸進口數量為17.9萬噸,較2021年減少了10.8萬噸,同比減少了60.34%。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版滌綸纖維產業政府戰略管理與區域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顯示:
國內滌綸短纖市場價格暫穩,截止5月26日出廠均價在7485元/噸,較周初持平。當前滌綸短纖部分工廠發貨較為緊張,加工費繼續修復,成本端PTA止跌反彈,但需求面仍顯不足。
PX市場5月下旬之后,隨著國內部分裝置重啟,疊加國內PTA裝置檢修增加,PX供應緩解,價格也有所松動。但PTA裝置按計劃停車檢修,PTA開工率降至74%附近,迎來短暫去庫支撐PTA價格止跌,本周漲幅為0.66%。
在買漲不買跌的情緒帶動下,下游紗廠開工率略有好轉,按需補庫,在機生產常規品種訂單,原料采購以短單和小單為主。總體來看,目前終端紡企訂單跟進乏力,原料價格波動較大,部分觀望氛圍濃郁,因此造成紗廠走貨放緩。
紡織服裝整體出口降幅進一步收窄
隨著原材料價格穩定和開工率提高,部分企業的出口量在逐步攀升,部分企業訂單已排到了今年9月份。南京海關所屬常熟海關副關長李信軍表示,2023年1—4月,常熟海關轄區服裝出口超15億元,同比增長22.1%。江蘇省常熟市某紡織企業董事長稱,2023年4月銷量同比增長20%,出口量在180萬件左右。這一消息也反映出目前紡織出口市場有了一定的回暖跡象。
對此現象,業內人士也向記者證實,國內紡織企業積極走出去搶訂單,出口產品上化纖原料及化纖紗線出口增長明顯,出口流向增長多集中在亞非拉這些地方。
年前及今年開年后,市場上訂單集中爆發,染廠排隊火爆,這一情況延續到3月。進入4月,訂單數量出現減少,企業庫存積累,部分工廠在“五一”延長了放假時間。
3月下半月至4月上半月是傳統的接單時間,雖然今年總體外貿形勢嚴峻,但面對中國這么強大的紡織能力,市場還是會有一定體量訂單下放。部分有特色或者較為積極的企業確實可能收獲大量訂單。
“但總體來看并沒有那么樂觀。從中上游紗布企業的開工及銷售情況看,家紡市場確實表現較好,但服裝相對偏弱,開工率及銷售均有環比走弱跡象。” 程素敬說。
“從實際織造開工率和調研情況來看,目前外需訂單表現一般,局部略有改善。”紫金天風期貨分析師劉思琪表示,4月整體訂單偏弱,外需逐步走淡,隨著5月聚酯及原料價格下移,織造工廠的利潤有所改善,開工率回升,部分外單也有出現,轉好以局部小單為主。
在中國穩外貿政策持續發力和供應鏈恢復、訂單加快交付以及較低基數的背景下,按美元計,4月中國紡織服裝出口同比繼續保持增長,環比稍有回落。其中,服裝當月出口同比增長14.3%,帶動累計服裝出口由負轉正,紡織服裝整體出口降幅進一步收窄。
國際經濟政治局勢正在發生劇變,美聯儲加息、通脹等問題都在影響傳統的發達國家市場。越南出口也受到嚴重影響,越南統計總局的數據顯示,第一季度越南出口同比下降11.9%。有消息稱,當地紡織品和鞋類訂單下降近80%,這些訂單一部分回流到中國,但更多是歐美國家需求萎縮。
美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美國進口中國紡織服裝產品的占比僅為22%,同比下降4.9%,我國出口至美國紡織服裝的占比較前兩年下降明顯。“我們近期調研也了解到,今年國內出口接到歐美紡服訂單量確實有一定下降,而出口‘一帶一路’國家、東南亞地區的訂單有所增加。”劉思琪如是說。
2003—2015年我國在全球紡織服裝出口市場占比增長較快,2015年占比達到38%,之后繼續增長阻力較大,面對國內成本上升以及海外競爭市場的崛起,我國傳統市場份額有所下滑。目前,我國紡織服裝行業也在主動求變,在保持原有傳統市場份額的同時積極開發東盟、非洲、中亞等市場。
《2023-2028年版滌綸纖維產業政府戰略管理與區域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版滌綸纖維產業政府戰略管理與區域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區域產業規劃是地方經濟發展戰略的核心內容,是各級政府部門發展相關產業的“路線圖”,對于區域發展規劃來說,就相當于一張藍圖對一個建筑物的重要性,有了這張“藍圖”,區域才能在有規劃有計...
查看詳情
隨著人們對健康和營養的關注度不斷提高,天然食品和藥材的需求也在持續增長。在這樣的背景下,黑枸杞種植市場呈現出廣...
阿根廷提高油粕出口關稅提振美國豆油走高,對棕櫚油市場有一定支撐。另外印尼10月棕櫚油庫存低于9月,加之棕櫚油處在1...
文具是每個人生活中都需要的工具,是學生學習的主要輔助工具,現今文具更是許多人的收藏品。文具行業包括書寫工具、學...
電線電纜被喻為國民經濟的“神經”和“血管”,是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配套產業,也是僅次于汽車制造業的第二大機械...
進入“十四五”時期,直面低碳時代的高標準和高要求,環保產業從傳統型向智能化、智慧化、數字化轉型,強化5G、智能智...
攜程集團發布《攜程鄉村旅游振興白皮書(2023)》,對鄉村旅游行業趨勢、戰略落地階段性成果進行解讀。報告顯示,2023...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