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跟朋友聊起了關于化妝品成本的問題:為什么成本只是幾十塊錢的化妝品,市場上卻要賣好幾百?
我用了標準的行業話術回答了她:因為你說的幾十塊錢的成本是生產成本,而營銷成本才是化妝品成本的“大頭”。
事后想想,好像已經不是別人第一次問起這樣的問題了,為什么他們對于化妝品如此缺乏價值的認同呢?
突然想起之前,《哈佛商業評論》寫過一篇文章,叫作《小米而非蘋果將改變智能手機行業》。他們認為,小米的成功是基于商業模式的勝利,這種勝利是依靠小米的商業策略和利潤來鞏固地位。
文章說,小米的商業模式極具顛覆性,與高端品牌蘋果相比,小米推出物美價廉的手機面對年輕一代的消費者,通過配件成本的下降和薄利多銷的戰略搶占中國中端手機市場。原因在于,隨著經濟狀況改善,中產階級渴望去購買新產品,卻無法承受高利潤品牌的價格,從而樂意把錢花在物美價廉的替代品上。
不過,他們似乎忘記了一句話:小米,為發燒友而生。相比蘋果的ISO系統,小米的MIUI系統是一套開放的系統,小組根據測試用戶的反饋意見,做持續的更新。小米的成功,是因為產品給予了很多消費者,有其是發燒友級別的消費者極大的參與感,并依靠大眾參與口碑傳播,從而獲得消費者對于品牌價值的認同,并非只是依靠低價策略獲得的成功。類比我們的化妝品行業,有時候消費者對于化妝品缺乏價值的認同,是因為化妝品讓消費者缺乏一種“參與感”。
有人預測2017年投資行業的熱門領域,直播、VR/AR(虛擬現實增強)、共享經濟、移動支付、云計算等等,在這熱門背后,很多都是基于“大眾參與”的基礎上發生的。
直播,化妝品行業的參與者
2016年被譽為“移動直播元年”,中國的網絡直播用戶已經超過3億,巨頭攜資本入場、相關企業接踵轉型、幾百家創業平臺涌入……一片繁榮景象。2016年是各個直播平臺用戶迅猛增長,其中花椒、觸手、映客及全民直播用戶規模均有飛躍式發展。還有較早進入移動直播領域的斗魚、視吧、映客、YY月活均超千萬,已形成一定的市場規模。老牌直播中斗魚、六間房、龍珠、YY及直播吧等都有相當的人氣和規模,應該說2016年真的是開啟了全民直播時代。
直播能火,是因為互動和彈幕帶給直播觀眾很多的參與感。回想在視頻網站流行的年代,A站、B站之所以能夠在各路巨頭的強壓下生存,主要還是歸功于其彈幕功能,令小C印象深刻的是,當年很多玩AB站的人,很多都是奔著彈幕去的,而現在流行的直播,就是這種彈幕視頻文化的一種升級。
在2016年,化妝品行業應該是抓住了直播的這股風潮。去年4月,歐萊雅做了一個令行業矚目的創新營銷形式,在美寶蓮新品發布當天,Angelababy作為品牌新代言人出鏡,以直播的形式與網友進行了現場活動,2小時的時間,就銷售了10000多支唇膏,開啟了化妝品行業直播的大門,之后,嬌蘭、SKⅡ、資生堂、自然堂、美素、植美村、膜法世家、滋源等品牌紛紛加入直播的隊伍。雖然各自的表現形式和直播的目的有所不同,但是也引發了一股品牌直播的熱潮,甚至于到了后來,直播成為很多品牌發布會的標配。
資本的逐利性決定了資本的走向,2017年,直播依然會是創投行業比較熱門的投資領域,所以可以預見的是,直播熱潮還會繼續下去,化妝品行業的對于直播的參與熱情也將不減,只是在內容和形式上還需要有更多的創新和投入。
VR/AR,化妝品行業的初探者
2016年,虛擬現實增強(VR/AR)發展一路高歌,還被譽為虛擬現實產業的元年,不管是創業者、企業還是投資人紛紛蜂擁而至。但是,2016年對于AR/VR行業的也是一種過山車的體驗,隨著政策收緊、資本撤退的夾擊,原本火熱的市場突然啞火。其實說到VR的產生,其最初的創意有點18禁,但是很快VR被視為互聯網增強體驗的革命性技術,受到廣泛熱捧。
前面也提到,虛擬現實增強和移動支付都被視為2017年的投資熱門,其實在這二者。間是有很強的聯系的,VR/AR的出現,讓消費者的互聯網購物體驗有了更多的參與感,參與感增強是VR/AR最大的核心所在。在化妝品行業,其實也有很多品牌已經開始做一些嘗試,只是目前來說也只是僅僅局限在嘗試階段,一方面也是因為VR本身缺乏成熟的技術,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市場需求還沒有達到這個階段。
不過,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科技的革新速度大大提前,前段時間的亞馬遜Amazon Go讓我們看到未來的零售革新是什么樣的,引發了很多人的思考。這種結合了計算機視覺、傳感器融合和深度學習的AI(人工智能)技術的科技結合體,讓人體驗到了未來消費者對于零售的參與感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VR也是如此,它同樣具有可能改變零售的意義。
分享經濟,化妝品行業的未知領域
2016年,有個一名詞在創投界非?;?,它就是“共享單車”。在普遍認為遭遇資本寒冬的2016年,ofo在10月完成了C輪融資;2017年1月4日,摩拜單車宣布完成D輪股權融資??墒潜蛔u為朝陽產業的化妝品,完成首輪融資的品牌都是屈指可數,完成B輪融資的品牌更是鳳毛麟角。相比之下,這個“朝陽”看上去似乎并不是那樣的“朝陽”。
尼爾森公司之前做過一項調查顯示,有超過90%的中國受訪者樂于跟他人分享,受益于大眾對分享理念的日益認可和積極參與,越來越多聚焦消費、生產的分享服務在中國相繼出現。
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在《分享經濟:供給側改革的新經濟方案》中提到:2015年中國分享經濟市場規模約為1.956萬億元,占GDP2.8%。預計未來五年,中國的分享經濟年均增長速度在40%左右,到2020年市場規模占GDP比重將達到10%以上。
2016年5月18日,阿里巴巴宣布,將旗下閑置交易平臺“閑魚”和在線拍賣平臺“拍賣”業務將“合并同類項”,形成“閑魚拍賣”。阿里巴巴認為,閑魚拍賣將會成為國內最大的分享經濟的平臺,閑魚拍賣的出現,也意味著“人人都可以參與拍賣”的全民拍賣時代的到來。
無論是各個領域的巨頭,還是很多創新型的企業,都在積極擁抱分享經濟,分享經濟也許會成為未來的一批黑馬。從目前來看,化妝品行業擁抱分享經濟,確實還是需要探索可行的模式。當然也有品牌已經開始關注到分享經濟,比如說,今年8月份YSL突然火遍微博、朋友圈事件,就是引發大眾自發參與的結;比如蘭蔻在百度云投放廣告,也是看中分享經濟的傳播價值;卡姿蘭將要在校園開啟自助售賣機,也是希望有更多的消費者能參與其中,雖然這些還不能說是擁抱分享經濟,只是作為行業來說,如果不能開創潮流,那就去適應潮流,不然品牌所做的也只是“自嗨”罷了。
有人說,共享單車遇上了互聯網,出行方式再一次被顛覆。
其實,是共享單車因為遇上了共享,出行方式再一次被顛覆了。
任何經濟的活動主體都是“人”,互聯網僅僅只是一個工具,對于共享單車的關注,我想更多是對于這種模式背后大眾參與這種思維邏輯的關注。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房地產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個國家和地區
當下的裝配式建筑涉及的方面非常廣,影響的產業鏈的鏈條
智能馬桶蓋(也稱智能潔身器)起源于美國,最初用于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