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互聯網界,追捧微信已經成為一件政治正確的事——截至去年年底,這款社交軟件的日活用戶達到7.68億,半數用戶每天用90分鐘。
微信的創始人張小龍成為“神”一樣的存在,他公開的言論不多,但每次演講都會被熱議一番,當然每次微信推出的新產品也都被媒體甚至互聯網從業者“膜拜”,因為這些言論和產品都可能代表著互聯網的新方向。
微信旗下的產品就像名人的孩子一樣,天生就自帶光環,擁有普通人努力一生可能都無法企及的高起點。眾人多驚嘆或羨慕名人們的成就,當然也會對其子女有更多的期待。這是好事,也未必都是好事。
幾年前,有業內人士提出一個問題:假如沒有微信和QQ的光環,騰訊系的產品能有現在的成就嗎?他給出的答案是未必。事實上,帶著微信7.68億日活用戶的資源,有些產品依然稱不上成功,甚至早就被人遺忘。
小程序:“風口”有點撐不住了
還沒出生,小程序就成為了眾人追捧的明星,好多互聯網公司還搭上了1月9日小程序上線的首班車,力求占據天時地利人和再輝煌一把,就像當年的公眾號一樣。可結果卻是,用戶使用了他們的小程序卻卸載了功能類似的App。
1月13日,小程序上線僅僅5天,就遭遇了羅輯思維怒懟,他們不玩了。騰訊則以“有人分手,你還不戀愛了不成”暗指有些不適合小程序的企業退出很正常。
小程序適合什么?來看看小程序的產品設計:無需安裝,觸手可及,用完即走;可通過掃描二維碼啟動。再微信的最新玩法“附近的店”,其重心顯然在于深入開拓線下的場景運營。
正是遵循這種思路,張小龍提出,小程序并不依靠流量分發的方式獲得用戶,小程序只有在用戶有需求后才會被用到,小程序在未來能被搜索到,但搜索能力將會被嚴格限制。
至于線下商鋪,他們愿意使用的二維碼仍然是“微信收款”,而不是小程序。
小程序問題出在哪?微信的優勢是龐大的活躍用戶和流量,微信生態的從業者們希望通過微信為自己導量獲取收益,而不是做公益,無償為微信生態服務。
這不,最近的一個報告稱,只有9.2%的開發者表示要繼續開發小程序,連微信自己都坐不住跑出來說小程序不是風口了。
企業微信:連個聲響都沒砸出來
如果說小程序是從10層樓上墜落,還砸出了個聲響,企業微信顯然比小程序更慘一些——有關它的聲音僅限于上線之初,如今已經完全被遺忘。
企業微信可將微信的關系鏈完全導入,就像微信上線之初支持導入QQ關系鏈一樣,可發消息、發紅包,打公費電話,還增加了“休息一下”的功能,界面設計上更像是縮略版的微信,新版企業微信又增加了工作名片、視頻會議、轉發微信聊天記錄等功能。從產品設計上,企業微信是希望從微信導量,復制當年微信的成功。但To B產品和To C產品還是有本質區別的,To C的社交產品由眾多個體推動,你的關系鏈在哪你就會去哪,而To B的產品是老板說用啥就用啥,用不用企業微信跟小編有毛關系。
在企業微信上線之初,筆者用微信登陸企業微信并綁定了公司郵箱,想體驗一番,卻發現公司還沒有開通企業微信,根本無法使用。后在某領導的推動下,公司終于注冊了企業微信,可領導們依然習慣于在微信群里談工作,企業微信也就成了擺設,從剛注冊完活躍了幾天之后,企業微信中至今都沒人再說話了。
企業微信被遺忘,與其推廣思路不無關系,想要通過微信的關系鏈讓用戶自發到企業微信平臺是不現實的,必須要自老板端向下推動使用;另一方面,在企業微信之前,釘釘、紛享銷客等企業IM產品已經相對成熟且頗具規模,作為新生兒的企業微信從其手里搶奪市場也并不那么容易。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房地產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個國家和地區
當下的裝配式建筑涉及的方面非常廣,影響的產業鏈的鏈條
智能馬桶蓋(也稱智能潔身器)起源于美國,最初用于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