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3月1日消息,云南白藥或許再也不能叫云南白藥了。速效救心丸、風油精、鼻炎靈,這些名字也屬當改之列。前不久,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了一個中成藥命名指導原則,向社會征求意見。根據原則,人名地名不能入藥名,速效、精、靈,也都不能叫。
藥名該不該規范?應該。起個好名字,夸大療效、誤導消費者,當然該管。有專家稱,特別是近20年來復方中藥出得太多了,有時藥方改變一點點,改個名,就算新藥了。藥名成了忽悠的工具。
然而,應該怎么規范才好呢?真要按指導原則中那么辦,很多人表達了擔憂。歸納起來,主要有兩種。
擔憂社會成本。像云南白藥這樣的老字號,歷經百年,沉淀下的是品牌價值、文化符號甚至情感寄托,一旦改名,損失難以用金錢估算。按照新的原則,涉嫌命名不規范、必須改名的老字號、老品牌不止云南白藥一家,換名就是換牌子,這個成本賬要不要算一算?除了藥材產業的成本,消費者也要付出代價,原來耳熟能詳的,現在要重新識藥,認識成本也增加了。
擔憂認知混亂。改名是為了幫助老百姓防止誤導,別讓夸大的名字帶溝里,還老百姓一個清楚明白。可是,一些家喻戶曉的名字,改了之后,反而會導致模煳甚至混亂。速效救心丸也好、風油精也罷,都知道咋用,改新名字后,會不會一時讓大伙更懵懂?
此外,還有人對有些原則也有疑問。比如,不讓用人名地名當藥名,這為啥呢?王守義十三香、王致和豆腐乳,叫了多少年,沒覺得有啥壞處啊。調料、食物能用人名,中成藥為啥就不能呢?也有人說,降壓、消炎這樣的說法,一定是夸大療效嗎?可不可能只是在說明主治方向呢?老百姓也不會認為帶靈字的藥就一用就靈吧?還有人建議,是不是可以將具有品牌價值的老字號、形成社會認知的老藥品,與那些涉嫌夸大和暗示療效的藥物區別對待?對已上市和新申報的產品是不是也分開考慮?
這些擔憂和建議,應該說,挺有代表性,不乏道理。征求意見稿,有意見很正常,相關部門也表示,會充分考慮代表性意見。希望中成藥命名規范這件事,做起來成本盡量低些,效果盡量好些。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房地產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個國家和地區
當下的裝配式建筑涉及的方面非常廣,影響的產業鏈的鏈條
智能馬桶蓋(也稱智能潔身器)起源于美國,最初用于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