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多位全國人大代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鄉村旅游正成為經濟的下一個“風口”,但伴隨著鄉村游的火爆發展,單一化、同質化的觀光產品也使其陷入多重發展窘境。審視當下,為破解鄉村旅游“成長的煩惱”,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呼吁,鄉村旅游“熱”背后應注入一些“冷”思考,發展鄉村旅游要守住鄉愁、留住本真。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長興縣煤山鎮新川村黨總支部書記張天任注意到,一些地方對鄉村旅游的理念和認識并不到位,對鄉村特色堅守不夠,在發展過程中把城市景觀搬到農村來,使鄉村旅游失去了原有的味道,“部分地區一哄而上,一窩蜂投資建設,不利于長遠發展。”
在張天任看來,鄉村之所以令人向往,就是因為在鄉村能夠看到“鋼筋水泥叢林”城市所看不到的風光、文化、生態、歷史等,失去了原汁原味的泥土氣息和鄉村特色,鄉村旅游就難以為繼。
為此,張天任建議:“真正把農民勞動生活、農村風情風貌、農業產業特色體現出來,努力讓游客‘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農村本真是鄉村旅游賴以發展的基礎。在全國人大代表、浙江農林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教授徐秋芳看來,發展鄉村旅游,可以圍繞農業發展歷史、農民勞動生活和農村風情風貌,注重引入文化創意,深入挖掘農耕文化、民俗文化,推進鄉村傳統文化產品化,變資源優勢、文化優勢為經濟優勢,從而滿足城鄉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個性化、多元化物質和精神需求。
如今,鄉村旅游的發展不僅改變了農村的面貌,更是讓村民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科學論斷中收獲了滿滿的獲得感。
“農村污水管道建設,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現在每家每戶都有了。河流、小溪、農田,都不再有污水直排的現象。”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武義縣柳城畬族鎮青坑村村委會主任俞學文說起鄉村面貌的改變感慨萬千。
柳城畬族鎮是浙江最大的千年畬族古鎮,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特色生態旅游資源。隨著鄉村面貌的改善,該鎮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保護性開發古村落,引得游客流連忘返。嘗到“綠水青山”甜頭的俞學文建議,要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綠色經濟、旅游經濟。
?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2015年,滬深股市跌宕起伏,大起大落,IPO暫停數月都對I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新產品層出不窮的今天,要開發一個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新產品層出不窮的今天,要開發一個